我之前有很多理想,英雄,大人物,科学家,博士,后来发现这些理想很难落到实处,便不再乱说乱想。一天检查自己一年内借书清单,有几样东西出现的频率很高,文学,建筑,美食,风俗。浑然不觉中,已把自己活成一枚吃货。
讲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舌尖上的中国甚至几年跟拍一种美食,从地域和气候上阐述一粒米的成长过程直至进入饭桌上。这样大张旗鼓研究美食再加上良好的摄影技术,是对传统美食文化一种创新。它在传达一种观念:我喜欢美食,我喜欢创造出它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
吃饭要讲究火候,讲究合理的搭配;不同时令不同吃法,不同食材不同做法;就连请人吃饭也要提前至少三天邀请对方。这是大吃客袁枚的看法。在厨子不受待见的时代他甚至用轿子请厨师,并尊称为对方为老师。这是将美食作为一种正统文化,好比孔子开创儒学提出尊师重教。
国内群体对美食有较高追求的人要数潮汕人,这一点广州人也会赞同。一次,我在苏州和一个潮汕人同桌吃饭,谈到饮食他很是不服,要么放马到潮汕来。古代岭南以南地区,避开中原地区的战乱和民族融合,至今保存有古老的语言和风俗。加之面朝大海,对于海陆物产,有足够耐心一辈子一辈子研习。不能再说下去了,口水要流出来。
国际上法国菜口碑一直很好,份量不多不少,加上红酒作陪。高雅,浪漫,艺术,美食的最高境界是把饮食作为一种生活追求来看待。有人做过统计,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比如纽约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各国餐馆数量环比,总是法国餐馆拔得头筹。
我曾做过一件傻事。在一家米其林星级饭店只点菜,没要红酒,事后还为人均消费低而沾沾自喜。这大约证明我在美食上依旧下里巴人,仍有许多提升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