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文亮出于提醒同为临床医生的同学注意防护的角度,敢于在同学微信交流群发布关于新型肺炎的消息,成为疫情吹哨人。
张继先凭借超强的专业敏感意识,最早判断并敢于坚持上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
张笑春不忍眼睁睁看着暴增的病人严重超出现有医疗资源的负荷。人命关天,她马上想到了征用酒店、学校等,改建成临时隔离点,但又怕判断失误给医院带来麻烦,曾三次辞职。她来不及再三考虑,决定在朋友圈振臂一呼,她成为公开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的第一人。
……
他们无所畏惧的“勇敢”,造就了这个疫情时期的英雄。我们在褒扬英雄的同时,想没想过面对实情为什么众人“不敢”?
“敢”和“不敢”之间到底隔着什么?
其实敢是责任亦是风险,不敢是自保亦是安全。
2
我从小内心自卑,从小学到高中,不敢单独跟老师说话,甚至不敢直视衣着漂亮的女生和高大帅气的男生,总觉得他们高我一等。
直到上大学,我意识到自己将要步入社会,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
下决心改变,决定竞选学生干部锻炼锻炼。
可决心易下,改变太难,每一次改变都要经历一场痛苦内心挣扎。
大一开学第一天上午军训,我靠边站在队伍的第一排,副班主任站在我身边,他可能离我最近,随意指定我担任班级女生临时负责人。
想到下午上课前要站在讲台上提醒同学们打扫卫生,我的心砰砰跳的浑身不自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也不是,心慌意乱。
走上讲台,脸部发烫,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走下讲台,心依旧跳个不停,整个下午都平静不下来。
慢慢适应这个角色之后,学生会竞选文件也下来了,我毫不犹豫报名竞选。
竞选演讲时,听别的同学都阅历丰富,中学时担任过什么什么职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等。
而我身感自愧不如,强烈的自卑心让我甘拜下风,但更强烈的自我改变欲望似乎占了上风。我把演讲稿卷成直筒走上演讲台,实打实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我没有当过学生干部的经历,没有任何经验,但我相信,所有的经验都是从没有经验开始的…”
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评委,或许是前期担任临时负责人的经历给评委们留下了些许印象,总之,过关了。
但更痛苦的事来了,因为不善跟领导打交道,更确切的说不知道怎么跟领导打交道,又再加上我不善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总结,也提不出合适的方案,更不知道怎么汇报工作。那颗玻璃心又接受不了领导批评,总觉得每次见领导内心都是沉重的,最起码没有见普通老师那么轻松。
就这样当了四年学生干部,谈不上锻炼,但进步还是有的,至少见了老师不会像以前那样远远躲避或低头躲避以防目光对视,甚至与老师的关系更亲密了。
工作几年后无意当上了中层,每周一例会汇报部门工作。有的部门说什么什么任务都高效完成了,有的部门说我们正在干什么什么,每次轮到我,我都会傻不拉几的好事一件不提,光说存在问题,不提解决办法,在领导面前,我自然无能,甚至还受批评,玻璃心承受不了,没少受委屈。
时间长了,我也学会光挑好的说,她高兴我也免受批评,两全其美,反正领导又不经常调查,我也学会做面子工程,做了什么事都在微信群里发图片,出现的问题只字不提,反正还有我的直属领导在前面档着呢。
记得有次大会上,有两个不经常参会的同事提到存在的问题,我在旁边干着急,多想让他们少说点少说点,结果他们被领导批评的一无是处,说什么不顺时事,不会想办法,同事面无表情很难过。
可是,我虽然学会了免受批评,但我每天都不快乐,这样做违背心意,特别不舒服。所以我多次辞职,最终怀上小女儿,总算脱离苦海。
所以根据自身经历,我觉得“敢说”与“不敢说”都是一种选择。
但我永远支持“敢说”的人,并视他们是改变社会的英雄,倡导大家都要敢于吐真言。
时下作为把职业当成饭碗养家糊口的普通人来说,“不敢”也没错,“敢”是冒险,“不敢”反而安全。
为何?体制使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