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华

作者: 石头在海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09:51 被阅读741次
秀华

题记:《孟子‧梁惠王》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就是在孝敬自己的长辈的时候,也要顾及其他老人;抚养自己孩子的时候,也要顾及别人的孩子。

在江浙沪包邮地区,从前很流行小囡有一个过房爹或者过房娘。

秀华就是我亲爱的“过房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016年仲夏时节,因缘际会,你我相识在台北。

《上海人在台北》的故事,起源于此。

对过房娘的第一印象,两个字形容最恰当不过—“惊艳”。

她已年近65岁,保养得很是得体。

这种整体由内而外散发的清新,不是靠任何美容仪器所能达到的功效,这是一股“天然去雕饰”,叫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

一见就使人念念不忘,铭记于心。

过房娘,天生丽质,水汪汪的大眼睛,如桃花潭水般深幽幽的,但双眸炯炯有神,仿佛在向你娓娓道来她的各种境遇。双眉似黛,鼻梁挺拔,嘴型多情,身材妖娆。走路摇曳生姿,充满自信。

她在台湾20年日积月累的艰辛和劳作,化为道道细纹和黝黑的肤色,似乎是在默默诉说她这一路的坎坷和不易。

但她的着装风格却意外的时髦,大方;比起台北街道上那些本地女性毫不逊色。她非常喜欢各种红色:玫瑰红、粉红、宝石红、绛红、桃红。没有她驾驭不了的红色。她的气质很压得住这种娇艳的色彩。衬托得她如牡丹般雍容华贵,清丽脱俗。

她天生心灵手巧,擅长各种缝纫、裁剪和设计服装。总是十分热心地帮助朋友们修改衣物,且分文不取。

过房娘日常所穿皆出自她自己之手,又烧得一手好菜,吃过她烧的上海本帮小菜的朋友,个个都赞不绝口。

包的馄炖更是一绝,堪称经典。

她特别舍得放料,又对肉质挑剔,因此馄炖只只好吃,新鲜,汤底也清爽,撒点葱花,即是“舌尖上的上海”。

她本人就是“蕙质兰心”的代言人。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充满了阴差阳错。

她的前半生,可谓漂泊频年太坎坷,风霜历尽志难磨。我自流浪到宝岛,遥望家乡在彼岸。

一路披荆斩刺,孤身奋斗,披星戴月,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如今依旧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她本身就是传奇。

我和她的缘分始于“一见倾心”。

第一次的邂逅就注定了我们之间非凡的缘分。

人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有幸遇见,恰好合拍。能够遇见一个三观皆吻合的“忘年交”是莫大的恩赐。

人与人之间要讲究个—“眼缘”。

这便是无法解释的玄妙感觉,如同触电一般,有心灵感应,起了化学作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志趣相投。

她时常亲切地唤我一声“小朋友”,其实我也已经年近不惑。

但这种宠溺式样的口吻总叫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温暖。因为我知道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我。

这份真挚的感情给予了我内心安全感。

在我最痛苦无助的时期,因为有她,我走出了内心的阴霾。

在我最需要理解和倾诉的时候,因为有她,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和被照顾的体验。

我们的人生就像是太极图,周而复始,因果循环,生生不息。

我相信过房娘在今年10月工作任期届满后,退休生活一定会过得有滋有味。

守得云开见月明,抱朴守拙。

在平静的后半生里,含饴弄孙,悠闲自在,衣食无忧,健康平安。

愿您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尾声:

过房娘的前半生故事,恰似江南地区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跌宕起伏,千回百转,曲折动人,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但即便面对命运的各种不公,她也始终保持着作为一名上海女人的从容、淡定。

她说话慢条斯理、做人弹硬(坚强不屈)、落门落槛(光明磊落);这种刚柔并济的人格魅力早已渗透在她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台北市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相关文章

  • 随笔

    很多人看不起余秀华,因为他们比余秀华有钱,他们比余秀华幸福,他们不是脑瘫患者,他们不会疯言疯语……然而,余秀华,确...

  • 秀华

    五点半了,该去接儿子洋洋了,秀华心想,安顿好正在输液的婆婆,和公公交代好,秀华就出发了。 电动机电也不多了...

  • 秀华

    题记:《孟子‧梁惠王》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就是在孝敬自己的长辈的时候,也要顾及其他...

  • 每日推诗

    余秀华

  • 余秀华,余秀华的诗

    “诗人”余秀华现在很红,被一些所谓的评论家吹得很红。 "她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 “...

  • 读余秀华梦余秀华

    昨晚睡前读了余秀华的诗 昨夜便梦见了她的人 我们围坐在一个圆形书架前 指着有埃菲尔铁塔封面的书 我说 那一本是我从...

  • 和Maia谈诗:“低矮的东西是风吹不走的”

    (二)读余秀华的《低矮》 (沈睿说: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 有几样东西,让我很在意和喜欢余秀华的这首诗《低...

  • 我们爱过 又忘记

    我到朋友的家里,鞋柜上的一侧放着余秀华的诗集,《我们爱过 又忘记》。 我没有读过余秀华的诗,但知道余秀华的人——那...

  • 第376篇:说说余秀华

    今天说说余秀华。 余秀华的爱情劫难,恰恰说明一个道理,门当户对的感情,才能长久。 余秀华也曾说过,和比自己认知低的...

  • 朗读者一一《青春》主题词

    这次朗读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余秀华,余秀华的诗歌和诗集最主要表达的就是爱情、亲情和生活。 余秀华她也是个不甘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秀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dt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