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华

作者: 石头在海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09:51 被阅读741次
    秀华

    题记:《孟子‧梁惠王》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就是在孝敬自己的长辈的时候,也要顾及其他老人;抚养自己孩子的时候,也要顾及别人的孩子。

    在江浙沪包邮地区,从前很流行小囡有一个过房爹或者过房娘。

    秀华就是我亲爱的“过房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016年仲夏时节,因缘际会,你我相识在台北。

    《上海人在台北》的故事,起源于此。

    对过房娘的第一印象,两个字形容最恰当不过—“惊艳”。

    她已年近65岁,保养得很是得体。

    这种整体由内而外散发的清新,不是靠任何美容仪器所能达到的功效,这是一股“天然去雕饰”,叫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

    一见就使人念念不忘,铭记于心。

    过房娘,天生丽质,水汪汪的大眼睛,如桃花潭水般深幽幽的,但双眸炯炯有神,仿佛在向你娓娓道来她的各种境遇。双眉似黛,鼻梁挺拔,嘴型多情,身材妖娆。走路摇曳生姿,充满自信。

    她在台湾20年日积月累的艰辛和劳作,化为道道细纹和黝黑的肤色,似乎是在默默诉说她这一路的坎坷和不易。

    但她的着装风格却意外的时髦,大方;比起台北街道上那些本地女性毫不逊色。她非常喜欢各种红色:玫瑰红、粉红、宝石红、绛红、桃红。没有她驾驭不了的红色。她的气质很压得住这种娇艳的色彩。衬托得她如牡丹般雍容华贵,清丽脱俗。

    她天生心灵手巧,擅长各种缝纫、裁剪和设计服装。总是十分热心地帮助朋友们修改衣物,且分文不取。

    过房娘日常所穿皆出自她自己之手,又烧得一手好菜,吃过她烧的上海本帮小菜的朋友,个个都赞不绝口。

    包的馄炖更是一绝,堪称经典。

    她特别舍得放料,又对肉质挑剔,因此馄炖只只好吃,新鲜,汤底也清爽,撒点葱花,即是“舌尖上的上海”。

    她本人就是“蕙质兰心”的代言人。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充满了阴差阳错。

    她的前半生,可谓漂泊频年太坎坷,风霜历尽志难磨。我自流浪到宝岛,遥望家乡在彼岸。

    一路披荆斩刺,孤身奋斗,披星戴月,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如今依旧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她本身就是传奇。

    我和她的缘分始于“一见倾心”。

    第一次的邂逅就注定了我们之间非凡的缘分。

    人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有幸遇见,恰好合拍。能够遇见一个三观皆吻合的“忘年交”是莫大的恩赐。

    人与人之间要讲究个—“眼缘”。

    这便是无法解释的玄妙感觉,如同触电一般,有心灵感应,起了化学作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志趣相投。

    她时常亲切地唤我一声“小朋友”,其实我也已经年近不惑。

    但这种宠溺式样的口吻总叫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温暖。因为我知道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我。

    这份真挚的感情给予了我内心安全感。

    在我最痛苦无助的时期,因为有她,我走出了内心的阴霾。

    在我最需要理解和倾诉的时候,因为有她,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和被照顾的体验。

    我们的人生就像是太极图,周而复始,因果循环,生生不息。

    我相信过房娘在今年10月工作任期届满后,退休生活一定会过得有滋有味。

    守得云开见月明,抱朴守拙。

    在平静的后半生里,含饴弄孙,悠闲自在,衣食无忧,健康平安。

    愿您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尾声:

    过房娘的前半生故事,恰似江南地区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跌宕起伏,千回百转,曲折动人,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但即便面对命运的各种不公,她也始终保持着作为一名上海女人的从容、淡定。

    她说话慢条斯理、做人弹硬(坚强不屈)、落门落槛(光明磊落);这种刚柔并济的人格魅力早已渗透在她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台北市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秀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dt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