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均为走廊骑士原创,没有得到作者许可,切勿转载。)
灵感乍现有人问我,要学编剧需要看许多书吗?要记许多理论吗?我的回答是,不需要。反而,过多的文字对于创作思维来说是个干扰。那要培养编剧意识,或要当个写故事的高手,最该积累的究竟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唯一的——
故事。
不管小说,电影,电视剧,聊天等等等等,只要是故事都应该积累,而且是越多越好。我的整个大学生涯和毕业的两年内,我看过超过300本小说,1200部电影以及200多部漫画。我非常感谢这些积累,我的大脑已经变成了一个故事的数据库,为编剧及写作创造很大的便利。
今天,我就用电影中的四种故事模式,来告诉大家如何用套用的办法,写出精彩的故事。
No.1 《笑之大学》
故事模式: 相反对抗
写故事就是写矛盾,矛盾多激烈,故事就有多精彩。因此,创造一个好的矛盾,是一个好故事的基础。那这个矛盾如何营造呢?很简单,让故事的主体产生身份上的对抗就可以了。
三谷幸喜的《笑之大学》,是经典中的经典。故事的主体,一个是编剧,一个审稿官;一个写喜剧,一个从来不笑。把这样的两个人放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有看点。
一方面,我要看编剧想出什么方法来过关,另一方面,我要看审稿官想出什么方法来拒稿。这种类似警察和小偷的关系,就自然会产生对抗。故事的主体就会陷入这种对抗,把故事推向高潮。
编剧和审稿,喜剧和不笑,都是相反的——
相反就是对抗的主要表现。
因此,在故事中,不妨设计出两个相反的人物。身份也好,动机也好,目的也好,只要相反,就必然会碰撞出火花。
No.2 《如月疑云》
故事模式: 矛盾封闭
一个偶像死了,她的五个铁杆粉丝聚集在一起开了个纪念会。不料通过讨论,发现偶像的死另有原因。偶像真正的死因就隐藏在这样人的秘密中……
《如月疑云》最大的成功,是它把所有可疑人物都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让矛盾自然发酵,最后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
像《十二怒汉》,《无人生还》等经典电影,都是先给人物一个明确的动机,然后把人物全都放到一个空间内,让空间去逼迫他们相互攻击,相互怀疑,相互交流。
这种封闭的压力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完全暴露。比如,写一个男生向女生告白,看起来很平常,如果放在一间监狱的牢房里,两个人还能安然无恙吗?自然就有故事可以发展下去。
No.3 《万能钥匙》
故事模式: 爆发反转
恐怖片《万能钥匙》,是反转片中不可多得的经典。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一部一百二十分钟的电影,铺垫就花了一百一十分钟。所有的疑惑,所有的矛盾,在最后一刻全都爆发出来,造成轰动的效果。
但是如果我们在创作时写出了平淡的故事怎么办?答案是重写。
一个故事从一开始你就要设计好,我想要什么样的开头,发展和结尾。当然,具体的细节要在写的时候才会呈现,但整体的框架,必须在写之前就要构架好。
对于反转来说更是如此,每一步,又要小心布置,不露痕迹,又要出乎意料,意想不到。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作者自己多费脑筋。
No.4 《相思成灾》
故事模式: 连环误会
爱情喜剧《相思成灾》的矛盾,在于它让其中的主要人物都对自己的对象产生了误会,由这个误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喜剧反应。
误会会造成什么?误会会造成误解,误解会造成麻烦,麻烦会带来灾难……如此发展下去,就能喂故事带来精彩的看点。
如果一个女生误把情书给了一个她讨厌的男生……如果一个实习医生误被大家认为是医神……如果一个穷鬼误被大家认为是钻石王老五……等等等等,误会会因为观念的差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创作中屡试不爽的手法。
其余的故事模式还有很多,如《哈姆雷特》的复仇,《恐怖游轮》的循环,《海底总动员》的寻找等等。我所举例的这四种故事模式,是真的可以让一个平凡的点子套用进去,从而起死回生。除了第三个反转的模式很难运用之外,其余的模式都是编剧们常用的,也是容易出彩的。
但是,运用了这些模式后的电影仍然会有烂片,为什么?因为故事模式不是灵丹妙药,它只提供一个框架,具体怎样填,填什么?还是考验着一个作者的本事。
走廊骑士
土木工程系混迹毕业
24岁因《爆漫王》发现有编剧
随即自学,投身笔耕
现为省级院团专职编剧
愿为编剧了此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