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每天写1000字
比海更深│家庭成员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比海更深│家庭成员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作者: 韩金芮 | 来源:发表于2016-11-29 22:29 被阅读0次

继去年的《海街日记》,今年的《比海更深》里,是枝裕和依旧延续着温馨的调子,讲述一种说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家庭联结。


是枝裕和自编自导新作《比海更深》曝光中文预告 - 腾讯视频

一直以来,我们的存在都是原生家庭的投射。

父亲和母亲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俩的结合带来的“我”,却与他们分别有着血缘关系。小时候的“我”以为,自己联结着隐形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似乎“我”很重要,因此理想做一个伟大的人,将来会有所成就。如果父亲不合格,那么“我”更要有成就,不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我”肩负着这个原生家庭的未来的责任。

而现实是,长大的“我”是普普通通的民众里的一位,并没有成为理想当中的人。

《比海更深》里的良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良多是一个颓废的小说家,曾经一本小说获过不是很有名气的奖。他理想成为地方公务员,可是至今靠侦探他人私生活过日,赌博,离异,拖着儿子每月5万日元的生活费,搜索离世老父遗留的古玩,甚至有心觊觎老母的退休金。完全没有存在意义的一个人,感觉生活都要抛弃了他。

事实上,良多的妻子美丽温婉贤淑,儿子也很老实可靠真诚,良多很有文学才华和天赋,良多爱妻子,儿子爱良多,如果良多步入正轨,这其实是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只是,用妻子的话说,良多不适合和别人生活在婚姻里。这个点也埋伏在一次良多和侦探所老板的对话里,老板告诉良多:“敢于沉睡历史的才是真男人。”

片尾,一次台风夜晚,良多和老母的走心对话,老母说良多:“总是不能珍惜眼前所爱,总是追逐那些已经失去了的东西。”

言外之意,良多是一个纠结过去,眼高手低的人,之所以纠结,是过去的良多不够自我满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良多正是活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里,其实就是一片虚构的空白。良多看不到眼前所有,只看得到这片空白。

所以,片子开始,从老母和姐姐的对话中可知,这个家庭的老父刚刚去世不久,也就是说整个片子里,老父本人不曾真实存在。片子开端埋下一个老父的“空白”,这个“空白”不是良多的空白,而是与良多的眼前所有形成对比的“空白”。

片子里,老父的每次出场都是在老母、姐姐、良多和其他人的记忆里。

老母说,老父除了字迹漂亮,其他还不如良多。老母在老父葬礼的隔天,便把老父的东西全都扔了。

姐姐说,小时候,老母为了防止老父偷拿家里的现金,苦心积虑想出各种地方藏匿。

良多说,和父亲吵了一架,他至死都看过良多的一本小说。他不想成为父亲那种人。

似乎老父过世后,全家人都不是追忆,而是“讨伐”。可看过全片之后,老母是思念老父的,甚至觉得老父化身为蝴蝶,觉得老父一直未能称心如意,甚至纠结人到底是一死百了好还是卧床不起好。

姐姐有空便去陪老母,和老母回忆老父的点滴。良多告诉儿子和老父吵了一架并不是讨厌他,良多最后才知道老父其实把良多的小说分发给街坊,站在当铺窗口前,准备用老父的砚台换日元的良多,内心应该能够感受到老父发书是脸上的得意吧。只是良多还是没能成为想象中的人,或者良多还是老父那样的人吧。

所以,妻子宁愿带着儿子找了良多口中那样的人,也不回头。妻子爱良多,可是只有爱没有责任,是不能生活的。

《比海更深》讲了这样一个家庭的故事,叙事不急,节奏平稳,依然有是枝裕和拿手的固定镜头。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此片获得一种关注奖的提名。片子格局小,毕竟讲的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与去年《海街日记》相比,多了一些人物冲突和戏剧化,但是片子足够人沉思。

家庭成员,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我今年买了一件羽绒服,第一年穿着特别保暖,可我知道,以后每年它的保暖程度一次递减,直至边际效益为0。这件羽绒服失去了使用价值和商品属性,但它的价值仍在。家庭关系犹是。

但是我们极少有人感受,极少有人全面思考,整体衡量,我们的家庭关系到底是什么?我们作为智人的后代,基因决定我们是群居动物。社会发展至今,家庭是一个群居的最小单元,我们每天生活这里,但仅此而已么?

如果仅此而已,就不会有纠结的良多,不会有不会有爱比海深的老母,不会有虽然离世但依旧被说起的老父。

心理学上,有父有母有子的家庭,叫做原生家庭,这是一种有机形态,里面每一个人都互相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子长大了,会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响组成次生家庭,也是一个新的原生家庭的开始。

所以,有很多家庭关系的问题,很多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纠葛,都是原生家庭的排列模式出现了问题。我们每个人不思考,不反思,任由问题对我们造成或深或浅的影响还不自知,哪里幸福。

可是,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幸福,我们的本能反应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老父、老母、妻子、孩子,从自己眼睛里看他们。若他们让自己高兴,就是好的。若他们让自己不高兴,就会烦躁。只是我们自己从未真正想过他们对于自己是怎样的存在。其实,我们觉得他们让我们不高兴的时候,其实他们仍然是他们,仍然是希望我们好的他们。而这里,真正出问题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并未真正理解家庭关系,也就不会真正理解他们。

所以,“我们要趁人在的时候,好好对待才行。”

就像东野奎吾在一本书里说:“我更想知道,是他们能否在孩子面前自信地问:‘作为我们的孩子,你觉得高兴吗?’耗子是否会回以‘我非常庆幸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其实是永远的迷。”

我觉得,这会是迷,但不会是永远的。

相关文章

  • 比海更深│家庭成员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继去年的《海街日记》,今年的《比海更深》里,是枝裕和依旧延续着温馨的调子,讲述一种说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家庭联结。 一...

  • 2018-05-28

    比海更深 ——致那些“没能实现最初的梦想的人们” “你还是没有看懂比海更深。”“嗯?”“比海更深的是什么?”“是什...

  • 比海更深

    那时候坐在大巴上,环着山穿过一个又一个彝族自治州。五六小时的车程都在国道行驶,仿佛永远驶离不了绵延的高山。回程也没...

  • 比海更深

    这是我第一次读是枝裕和的书,以前很少接触日本文学,读完了这本书的同时,又把这本书的同名改编电影看了,我觉得...

  • 比海更深

    对于是枝裕和的电影,我是从步履不停开始入坑的,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海街日记、比海更深、无人知晓、如父如子,还有今年...

  • 比海更深

    老师洞察到小王的佛性,在期末评语的结尾留下疑问——“你的佛系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我也不知道。 处事淡然无争,...

  • 比海更深

    part1 场景1: 场景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517743/an...

  • 《比海更深》

    初见这几个字,好像是在毒舌电影里,提到这部片子《比海更深》讲述了失败者的人生,存了想看一看的心思。 再次在电影中听...

  • 比海更深

    阿部宽 真木阳子 治愈 文艺 平凡 有爱

  • 比海更深

    于2015年期中考前一个礼拜确定喜欢你。 于2017年7月24日决定放下你。 还是很喜欢你, 却也只能陪你走到这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海更深│家庭成员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yz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