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在重庆上的,
在那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爱吃的是老四川的牛尾汤,
邱二馆的鸡汤,
陶然居的芋儿鸡和田螺,
还有镇三观的火锅,
江边的柴火鸡和火盆烧烤。
以及冰粉凉虾西米露;油茶;
最喜欢的还是一碗简单的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麻辣鲜香烫,
用料丰富,作料包罗万象,
酱油、醋、味精、鸡精、蒜水、姜水、猪油、麻油、
油泼辣子、花椒面、葱花粒、香菜、宜宾芽菜、
榨菜粒、油酥黄豆、干炒花生碎等,
一碗普通的小面,配料却有二十样之多。
每种调料都有它的独特制作之处,
酱油还要加糖秘制,
油泼辣子只舂不磨,
花椒最好是四川茂汶的大红袍,
还要分微麻、中麻、老麻等,
浇头更是五花八门,
旺实的牛肉砣砣,
红润精致的肥肠,
酥香软糯的秘制杂酱,
泡椒香味浓郁的鸡杂。
从食物最靓丽的三原色,
红黄绿,
油泼辣辣子红亮猛烈,
面条明黄筋道,蔬菜,葱沫翠绿碧玉,
一场与面条约会从此开始......
四年的时光,使得重庆成为我的第二家乡。
喝嘉陵江水,长江水,
吃地道重庆菜,说重庆话,
爬坡下坎在山城的上下半城间......
重庆的色彩、声音,
重庆的味道----当然有小面的味道,
已融入我的血脉中。
直到来了肯尼亚,
发现连吃一碗重庆小面也是奢侈了。
每次休假回国,
必在街头巷尾寻一碗重庆小面。
爽滑筋道的面条,
浮着红亮的辣油,
味觉上的位移总让人思绪漂浮,
重庆那座城市的印象也随着面的热气腾腾海市蜃楼般浮现眼前。
好在肯尼亚今年也开了重庆小面的店,
开业后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小伙伴们拜访了。
装修简单但小细节富有设计感,
小清新的文艺气息铺面而来。
那一碗朝思暮想的美食,
碎花生、豌豆黄、红海椒、肉碎末、细致醇厚Q弹的小面,
再配上特色的凉卤小吃,
好吃到简直停不下来。
《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重庆小面的时候是这样开头的:
“假定早上不吃小面,
都感受仿佛这一天都不酣畅。
一碗喷喷香气扑鼻的小面下肚,
重庆人才真正醒来。”
山既是城,
城亦是山。
你要不要也来一碗,山城的面?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让我们一起在这里,吃吃,喝喝,聊聊美食,看看电影
文字、制图、美编、编辑:博物集
部分图片与文字来源于网络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