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几乎一成不变,总是抱怨人生无聊、无刺激感,却又不愿迈出当前的舒适圈,殊不知,你迈出舒适圈的那一刻,你的人生已经改写了,不再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
舒适区(Comfort zone),又称为心理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在舒适圈内,我们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擅长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却很少,甚至学不到什么东西。
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我们时常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却又安于现状,不愿迈出现有的舒适圈,提升自己。殊不知,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我们没有承受的苦难、愤懑、不舒服,以此不断地提升自己,当机遇来临时,他们早已做好准备。
26岁的闺蜜,最近总是抱怨工作没劲,完全提不起心思做事,每天处于懒洋洋,得过且过的状态。去年就跟念姐说想辞职换工作,工作岗位做了三年了,没提升空间,也学不到什么新东西。现在却还是在原岗位坚持着,归根到底,还是顾虑太多,没勇气做出改变,只能这么继续无意义的混日子。
相信大家身边像我闺蜜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很多朋友都是一边抱怨着工作的不顺心、没前景,一边继续混工资,却很少有人作出没有辞职换工作的决定。可是我们并不是处于混吃等退休的年纪呀,年轻的我们不就是要有拼劲吗?职场如战场,贪图眼前的舒适,却看不到背后潜藏的危机。现在不迈出舒适圈提升自己,等到有一天机会来临,你却没能力抓住,那就后悔莫及了。
为什么不愿迈出舒适圈?
1、惰性
人都有惰性,它是大脑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的可怕在于,它会逐渐地把我们变成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类人,而最终远离了我们最初想成为的那类人。
即使是再优秀的人也有惰性,所以区分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持之以恒和半途而废。很多人的坚持都不能善始善终,激情澎湃的开始,默默无闻的结束,最终回到原点。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一个懒女人,会对自己的仪容不加修整,蓬头垢面,早早进入黄脸婆角色;而一个不懒的丑女人,也可能依靠精致的化妆技能,和白遍内在的调养,翻身成为有魅力的美女;又懒又丑的女人,那大概没得救了,只能期待她哪天觉醒顿悟开始自救吧!
2、危机意识不够强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严格说,我们这代人并没有生于忧患。所以,安乐窝长大的我们,忧患意识远没有前人那样强,20多岁的年纪,却甘于过着媲美70岁的安逸养老生活。而人一旦陷入安逸,就会像“温水煮青蛙实验”的青蛙,很难再迈得起来。
不要被眼前的安逸舒适迷了眼,毕竟职场没有白吃的午餐,你能混到退休的概率无限小。
3、对未知的恐惧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根源还在于自身能力不足,害怕承担失败的风险,从而产生了恐惧心理。
害怕迈出舒适安全区后要承担的风险,改变后万一还不如现在怎么办,万一失败了又怎么办?在改变现状这件事情上,我们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要考虑改变的结果是好是坏,坏的机率有几成,自己是否能够承受最坏的结果。有时候,折磨我们的往往是想象,而不是真实,改变的痛苦,远超过现状下失败的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