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5 人生四问-第十五篇 15/365 成都-阴雨
“我是谁?”“我是我的武器,60万亿个细胞。”
纷杂的思绪来自哪里?突然的灵感和顿悟又来自哪里? 心理研究已经证实,大脑机能是心理现象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想了解自己,从了解大脑开始吧。很多人说大脑在成年时期发育到巅峰,随着年龄增长就会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实验证明,并不是这样噢,只要用对方法。

1.
大脑的进化
大脑的发育是知识、心理状态发展的前提。
人脑体积即脑容量,并不是一直都这样大。人类进化的300万历史中,前100万年,人类脑容量只有600ml~700ml。早在20万到30万年前,人类的大脑重量才开始和现代人的脑量相近,约1500ml。
是什么不断激发着大脑发育和进化呢?答案是,环境和人类自己。
我们现代人的大脑容量是在早期猿人在不断地生产劳动,直立行走及语言发展的多重刺激下不断发育而来。而大脑发育使得人能够更加灵活使用语言、传递知识以及进行协作。
在近20万年来,人类的脑容量体积没有太大变化,但脑结构结构越发精致、脑细胞数量增多且密度加大。
也就是说从宏观而言,人类整体在不断进化,人类大脑也在不断变得复杂、精致。
2.
个体大脑随着时间的变化
毕生发展之神经可塑性理论,即正常大脑根据经验和学习能够重组和优化神经路径是终身能力,推翻了成人的大脑会一成不变的假说。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活动和思考,练习和实践,不断改变和调整神经回路。 即,你练习什么,大脑就会优化什么。 比如,40岁学习驾车的人,虽然会慢一些,也同样能学会。
大脑用实际运行原理告诉你,越积极去用它,它就会变得越积极得帮助你达成目标。
你不仅仅是不以为的自己,你还有超强的可塑性。
既然有这么长的生命,不如塑造一点让自己开心,又有价值的脑神经回路?
【甜菜君】 研究幸福|一切为了过好此生。
应用心理学,三级心理咨询师,现在的主业是研究幸福。
【人生四问】系列文章,每天一篇。用很接地气的方式回答哲学四问“我是谁?”“来自哪里?”“将去何处?”“如何度过当下?”,探索如何让当下更幸福。 此文是[人生四问]系列,第14篇文章:我是谁?我是身体、知识、情绪、社交、三万天。其中,关于身体的篇目。 题图来自互联网 ,基于 CC0 协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