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潇清妩毓
大约是2000年以后吧,娘家村里兴起了一阵养蚕热,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娘家也种了2亩桑地,开始养蚕。
大家都叫它们蚕宝宝,还不许说它们的坏话,不然它们会不开心。不开心的后果很严重,它们会生病的,哈哈,不知道真假,反正都这么叫。
蚕宝宝也叫桑蚕、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桑叶为食,特别专一。我记得林清玄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当时他儿子养蚕,因为桑叶缺乏,尝试喂过别的树叶,结果它们根本不吃,即使再饿,也坚决不碰。
蚕宝宝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和生理机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从幼虫到蚕宝宝吐丝总共大约50天,因为时间短,收效快,所以当初很多村民都喜欢养蚕。
我没见过蚕宝宝的卵,一般蚕宝宝分到村里,先在村里养一段时间。就是卵到幼虫的时期,因为刚出生的蚕宝宝太小,又叫蚕蚁,不好喂养,于是在村里集体养,请村里一些年轻细心的女人去照顾。
蚕卵和蚕蚁(小蚕宝宝)照片稍微大点,才分到各家各户,蚕宝宝是放到纸上往下分的,每张纸上的蚕宝宝数量是差不多的,具体多少我不知道,据说一张纸上的蚕宝宝大约可以产45公斤蚕茧。
那时的传统养蚕每年从4月开始,10月份结束,一年能喂四季,春夏早秋和晚秋。但是夏天太热,不容易成活,早秋比较忙,顾不过来。所以父母都是喂晚秋那一茬,所以一年就喂两季蚕宝宝。
只记得开春桑树发芽的时候喂的少,可能就喂一张,秋季桑树叶子多了,就多喂半张。村里年轻人聪明能干的,桑树长的好,又不怕受累,2亩地桑树也有喂两张纸的,甚至两张半的,最多能喂三张。
蚕宝宝幼虫领回家,一般在屋子里或者大棚里埋上几排木棍,上面横着竖着绑上几根竹子。竹子上面放养蚕宝宝的草帘子,最多的时候要放置上下两层。
图片发自网络,侵权必删幼虫的时候,放置一张草帘子上,要采嫩叶,一片叶子可以喂好几只蚕宝宝,所以幼虫的时候采桑是不累的。蚕宝宝要经过4次蜕皮,才能长成成虫。
每一次蜕皮蚕宝宝都会休眠,不吃不动,表面上看着在休眠,实际是在蜕皮,才能继续长大。这时候就不能打扰它们,也是人们休息的时候,大约一天时间吧。
随着蚕宝宝的长大,草帘子也分的越来越多。它们吃的桑叶也越来越多,最后一次蜕皮后是最累人的,要不停的采桑才能供上它们吃。
喂蚕的时候,满屋都是沙沙声,像下雨一样,放桑叶的时候,后面的不等分完,前面的就吃完了。好像每隔6个小时喂一次,夜里也不能间断。
采桑更是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的。下雨的时候,刚开始时穿雨衣,雨披,都不行,身上都会淋湿,后来我买了雨衣雨裤才得到改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