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学校的老师学生被人们称为“见不到太阳的人”。真的是这样,尤其是义务教育即将毕业的和高中的师生。
期末考完,我们可以不上晚自习了,可以看到这么漂亮的夕阳了,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放学回到家中,恋恋的倚靠在金黄色流苏的窗帘旁,望着远处高楼上热烈的高扬着笑脸的夕阳,情不自禁的从心里笑了出来:真美呀!
早上,天还没有亮,整幢楼房的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就拎着做好的早点出门了。尽管很轻很轻的放轻脚步,但是我那高跟鞋咯噔咯噔的节奏,恐怕还是将黎明的信息,带进了人们可爱的梦境中。
一出大楼,就要加速度了,说是“疾步匆匆”,那可是一点也不夸张。虽然与学校一墙之隔,可是必须花上18分钟绕着长长的院墙连走带跑,才能赶到学校大门口。
天空刚刚露出一点微曦,笼在日光灯的洁白光雾中,我和学生们已经开始了课文朗读。
每天,是校园琅琅的读书声唤醒了朝阳,但是谁也没有时间顾及到阳光是多么的灿烂。老师要讲课,关心的是学生们在听没有,听懂了没有;学生们要听讲,关心的是这节课讲的是什么,自己的成绩如何。一到下课,那几分钟时间,老师要回答学生提问,要找学生谈话,要把没有吃完的早点扒上一口;学生要提问,要上厕所,要喝点水,要赶着买点早点,甚至可能会叫到办公室挨批评。中午吃完饭,要抓紧时间做作业,运气不好的还可能要灰头土脸的站在办公室门口,等着批评,而他的老师连饭也没有吃,正在汇总他的情况;刚想要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会儿时,“午间外语”开始播放,十分钟以后,下午的课就开始了。
下午放学到晚自习,中间只有20分钟时间。不能什么都不吃,就饿到20:00吧。于是像打仗一样的充军就开始了!跑、挤、抢、塞,处理完毕,接着要快速的去上厕所,晚自习两个小时啊!
等到终于结束了全天的学校学习,拖着疲惫的身子,还要去挤公交回家,不光是看不到太阳,就是连月亮星星,也是都没有时间去看的。晚自习回家,在院子里迎面碰到的就是一帮帮已经开始晚锻炼的人们了。路灯下,悠闲与惬意是别人;而属于我们的,还有作业!
哈哈,熬到了期末了,终于可以从容的看看太阳了!这样的幸福,是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会感受得到的啊。
沙月作于2007年2月
梧桐黄了
一片一片的梧桐绿荫,已经遗忘在故城河湾的脂腻涟漪中;
一球一球的梧桐果铃,早就沙哑在颓垣枯蓬的萧瑟回忆里。
连着两天阴雨,忙得是脚朝天。今天中午,空着手到了教室,想看看学生午休的情况。在高三的一个教室里外,看见一个男生出神的望着窗户外边。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梧桐黄了!不由得也呆了一下。
傍晚,回到家里,把橙红色的纱帘儿拉开,用白色的帘绳儿系出舞台帷幕的效果出来,悄抬眼,一帘秋叶!暗淡的暮色中,正对着我家窗户的校园里,梧桐林都黄了!
细细看去,顶梢的一片,已是焦黄的颜色,零零落落的挂着;一二根细细的,大概是刚刚在燥热的秋老虎时才抽出来的枝条在林子的最上头四下张望着,它们还没有还得及长大,就遇上了梧桐集体接受季节洗礼的仪式。
往下,烟叶般的黄叶满眼都是,像细雨穿梭织就的锦缎,中间还可以看见几片泛黄了了边缘的墨绿色桐叶,似乎是秋雨正蘸着田野的丰收,在这秋的锦缎上皴染着“向往”的主题。
树冠下,居然还有一枝斜伸出来的小小的,但是,是真正夏的绿色的梧桐叶子,还吊着几个赭色的梧桐果,晃晃荡荡的。这一枝绿叶,这属于冷雨的妩媚,显得格外的抢眼。
假如,把这片梧桐林平着倒下去,变成梧桐地,那你会把你的高跟鞋咯噔上去吗?那么美丽的且缤纷着的秋色,自然天成的地毯哪!你怎么舍得?
但是,你一定是会出神的凝望着,你一定会拿着相机流连流连,流连在这明天就完全可能不再的梧桐地边。明天,或者那片黄叶,或者那片绿叶,会在某个水沟里,惬意的饮一樽霜露,庆贺自己的圆满功德;会在某个拆迁的废墟里,渐渐的成为尘土的一部分,为后人考古积攒资料。
漫画社的学生,在刚刚出版的作品展板上,刊头赫然是一片真实的黄黄的梧桐叶子,一片很大的黄得很绝对的梧桐叶子!几乎所有走过的人,都会会心的莞尔:我们四中梧桐林的2005!黄叶很骄傲的展示着那硬硬的叶脉、叶柄,像一只硕大的黄蝴蝶,一只2005年很流行的蝴蝶,彩翅翩翩欲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
夜幕根本不跟你打招呼,就迅速的将这片梧桐林隐了过去,黄色的、绿色的,统统都成了黑色,黑黢黢的,肃然的立在沥沥的细雨中。只有晚自习教室里的灯光试图给林子画出一点轮廓来。
沙月作于2005年深秋
摄影 王建
4中名师风采
国家一级足球裁判万业文
沙月
“体育老师叫万业文,他把四中足球队带成全市少年足球冠军,天津南开中学队还到四中比赛过。他带着四中队到大连参加比赛拿到名次,武汉市还奖给学校两堵足球墙。”
“四中简直是个人人打足球的学校,当时的体育老师就是三十年代被追捧的万业文老师,他教出的学生罗敦厚后来还成了湖北队教练,他带出的四中队是全市冠军。”
以上是两位50年代的老校友对万业文老师的回忆。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学生像今日“粉丝”一样追捧着万老师。
不仅是学生,就是老师,也有不少万老师的粉丝,一谈起万老师,个个津津乐道。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老师,能够得到师生这样的敬重和热爱呢?
兼任武汉军区足球主教练
1900年,足球第一次被国际奥委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四中在1901年就在武汉市以足球著称,经过1933年打败挑战的洋人联队“红队”、1934年与张学良将军率领的东北大学联队“握手言和”,更是名声大噪,国内瞩目。为了让学校足球传统延续,更上一层楼,1947年,胡校长找到了军界足球健将、著名足球教练万业文,一个身个精悍,精力过人,动作敏捷的中年人,据说他就是从博学走出去的足球名将。早在1933年和1934年的两大足球赛事中,万业文作为博学足球队队员就叱咤球场,还受到了张学良将军的亲自接见。在国民党军队担任过教官,经常穿一套浅黄色的美式军服。果然,万业文不孚众望,其专业高水准,身先士卒,与运动员一样摸爬滚打的敬业精神,在学校足球队中很快获得了运动员的喜爱和尊敬,并带领足球队在校际联赛中屡创佳绩。
运动员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万铁腿”。万业文老师在足球场上比学生的精力还要充沛,一架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1949年春,武汉解放在即。万老师的足球队成了“护校队”的主力。这些足球队员身体素质好,又有万老师亲自领队,一切行动听指挥,轮班站岗,护卫学校财产和其他物质,立下了汗马功劳。1952年,人民政府接收这所教会学校时,很欣慰地发现,学校一应设施保护完好,整个校园建设全市一流。
全国解放后,足球运动被列为重点体育项目,四中足球队在万老师带领下,所向披靡。武汉军区还慕名聘请万老师兼职军区足球主教练,率队参加了全军首届运动会,取得不俗战绩。这样的教练经历,应该说是前无古人,也一定后无来者。万业文老师理所当然地成为武汉市首批任命的国家一级足球裁判和田径裁判。
1965年,他又带领着四中足球队杨威全国赛场,在武汉市少年足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在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上获得了第七名,得到了国家体委、团中央和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嘉奖。万老师带出的足球小将们走出校门后,好多都成了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主力,有的还当上了地方队的主教练。
老校友们还记得,学校只要举行运动会,学校体育的元老——万业文老师就是最高指挥员——裁判长。这份荣耀一直持续到一直到他1975年离校。
兼任班主任
1957年,作为体育老师和足球教练的万业文老师,年过半百,被学校任命,兼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就是这份工作,让许多人惊喜地看到了万老师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他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一位华侨校友回忆,几十年来万老师的影子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旋,他对我的关心,全出自内心的关怀和爱护。我在武汉四中从初中二到初中三年级,我的班主任是万业文老师,为人和善,他特别喜欢我,经常约我到他的宿舍给我参观他一生中所集的邮票,约有二十多本,很多邮票我没有见过,据他说十分珍贵。我没有集邮的习惯,但每次我印尼家里寄信来时,我都将邮票留给他。大办钢铁的时候,有一个晚上,由于灯光不足,或是过于疲劳,我不小心将铁锤砸在自己左手手指上,顿时血流如注,万老师马上带我到校医室包扎,我也痛得脸色发青,包扎好后,万老师叫我回宿舍休息,我说不用便回到工地,我把受伤的手,套上两个手套又继续干活,这时广播啦叭传来好消息,初二(3)郑和丰同学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虽然手受了伤,但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干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全校同学们学习!广播完了,我发现班主任万老师才回来,我想一定是他写的广播稿。万老师虽然是班主任,但不教书,只教体育课,他虽然一把年纪,由于经常运动,身材特好,他擅长单双杠。他的太太在长沙教书,有年放寒假他太太来四中和老师团聚,专门请我吃了一顿饭,还送了一些长沙土特产给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她,心里感到十分过意不去。
摄影 王建《汉语大词典》编委李绍正
沙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恰似李绍正老师的真实写照。李绍正老师,是中国《汉语大词典》的编委,是中国一流语言学专家学者,单身未娶,终身任教于武汉四中,忠诚教育之心天地可鉴。
小居室,大殿堂
李老师的业余爱好只有一个:读书。他的生活极其简陋,饮食简单,多素少荤,都是在学校食堂解决,从未看见他添置服饰或家具。学校食堂周末休息,李老师就给小炉子升火,每天煮两餐面条了事。他所有的积蓄都用去买了书。他很认真地说:“书就是我的亲人。”
李老师住在一个单间平房宿舍里,不到十平米,卧室兼作书室。在挤仄房间里,四壁皆书,幕天席地,汗牛充栋。桌子上、柜子上、架子上、床上、墙边,只要是可以放东西的地方,就是成摞成摞的旧书旧报;只要是可以钉上架子放搁板的地方,都给钉上了,层层摞摞堆的都是书,有中文版,更多英文版。
在学生眼里,李老师是一个传奇,他什么都懂;他的居室是一个神秘的宫殿,什么知识都有。许许多多的书,书边都被翻得起了卷。老师就是靠书活着?他的肚子里有多少学问啊?
李老师一肚子学问,治学严谨,领袖群伦。有一次一位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李老师在当场作了解答以后,第二天,竟然拿着几张写得满满的纸,亲自来找这位求教的老师,引经据典,就出处、考据以及运用,详细地讲解了将近一个小时。那位受益的老师草草计算了一下,李老师为了让他对所问的问题了解更多,为他查阅了十几种文献书籍!
甘做人梯,培养后学
他的小居室,是全校老师释疑解惑的地方。任何一个老师,有了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在他那里研究交流,获取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法。他有最老的书友,像古典格律诗词楹联张口成诵挥毫立就的李辛觉老师,像颜体小楷写得令人倾倒的李霜枝老师;他也有中年的忘年交,像三十而立就领衔这所百年老校教研组的张伯湘老师,像才华横溢不修边幅学富五车的曾宪祝老师;他更有众多的崇仰膜拜他的年轻老师。
李老师一生,毫不吝啬自己的一肚子学问,教人待人,都是倾其所有。武汉四中语文组团队以业务素质高称著业内,与李老师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李老师的这份奉献精神已经成为了语文教研组的精神财富,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有一位老师学养扎实,加之勤奋,在业务专长上睥睨群雄。就这么一位非常个性的老师,却拜倒在李老师的门下,老老实实做学生。后来回忆起李老师的时候,他非常动情地告诉大家,李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人品质朴,始终赤子情怀示人,大度淡泊。无论风吹浪打,他真的是闲庭信步。在李老师70多岁辞世的时候,就是这位老师以弟子身份主持后事。
有一位学生,文化大革命中期进校读高中,在学校住校,因其勤勉上进,得李老师青睐,亲自教授。白天要上课,或者要去学工学农,于是每天听李老师辅导的时间都只能是夜晚。这位学生后来被留校任教。在从学生到当老师的那几年中,李老师为了辅导他学习,每天基本上都是到凌晨两点钟才休息。李老师从《古文观止》讲授到《古代汉语》,进行系统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让这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文言文的年轻人,学习古代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语感。1974年,李老师就要求已经留校任教的这位老师系统读书。他老人家开的读书目录上,第一本书就是《论语》。事实上,那个时候,怎么能够读《论语》呢?当时不是正在批林批孔吗?而李老师借这个运动的由头,让年轻老师通过当时发行的《<论语>批注》完整地通读《论语》,真是充满了人生智慧啊。这位老师成了一方“掌门”以后,才感慨万千:“可惜,李老师这份智慧,我现在才领悟到。”
为孩子们编书
中华优秀文化如何传续下去,是李老师一直忧心忡忡的一件大事情。
现在,国学的传播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自觉。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挽回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经济衰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发展就是硬道理”上,很少有人去关注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很少有人在中华文化传统被捣毁殆尽的废墟上,重拾一砖一瓦,默默接续中华文化传统的薪火。李绍正老师,这位《汉语大词典》的编撰者,他挺立起孱弱之躯,以一份高贵的文化自觉意识,抓紧时间,开始为中小学生编辑古代诗文阅读选本,并自费出版发行,赠送到周边学校,给学生们阅读。在武汉市中语界,他是第一人。
他所编撰的一本《小学生读古诗》,至今还被他的几代弟子们珍藏着,每每备课,都会用到。这本薄薄的小书,收录了100首小诗,每一首诗都被精心做了通俗的注解。
为了这几本小书,他有多少个通宵达旦?谁也数不清。人们只记得,在那些日日夜夜里,李老师书桌上的烟灰缸每天都是漫了起来,烟蒂头堆得像小谷堆。他哪里是在编书,他那是在搏命啊。
李绍正老师1961年起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市委委员,一直到1984年,先后担任过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市政协委员。20多个年头里,他是以振兴教育为使命的。为振兴教育鼓与呼,是他坚持做了20多年的事;为振兴教育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是他做了一生的事情。
摄影 王建翻译《复仇女神》的李辛觉
沙月
五十年代,四中有“三李”老师,名震武汉三镇。“三李”是三个一级教师。一级,就是当时国内中学教师的最高职称。哪“三李”呢?他们是全国科普积极分子李永铮、《汉语大词典》编委李绍正、教坛才子李辛觉。后两位老师还是私立博学中学的同班同学呢。
李辛觉没有前两位老师那样显赫的荣誉,是的,他除了拥有文革前的一级职称以外,他没有任何荣誉,所有的先进都与他没有关系,因为,他是一个所谓的“白专分子”。
李辛觉老师教语文,精通英文,翻译过不少英文诗歌和英文名著,如1980年出版的译著《复仇女神》等。文化革命结束后,他调到了老江汉大学英文系任教。1989年《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他的署名文章《译诗管窥》。他认为,译诗是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是两回事。诗所传达的是诗人头脑中的产物,是诗人的最深沉,最关于个性的,而且是稍纵即逝的思想感情,否则便不是诗。南宋诗人陈与义有句:“忽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最能说明这层意思。诗的语言和诗的思想感情是融合无间的,这里头浸透了诗人故土的历史与文化。
他的这个观点,与他扎实深厚的国文功底,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学养,是分不开的。早年到学校任教的年轻语文老师,大都见识过他对于古典诗词的熟悉程度:“张口就来”、“信手拈来”。还有与他比较接近的老师,都在他那里受过教:随便提起哪首诗歌,李老师都可以从作者谈到背景,谈到创作趣话,谈到诗歌意象及其蕴涵。惊人的记忆,脱俗的分析,你无法不对他油然而生敬意。国家著名工艺美术师林子序早年就是师从李老师学习古诗文的。而《译诗管窥》则是李老师当上了江汉大学英文教授后发表的论文。
有位老师告诉我们,有两句诗他记忆十分深刻。那是某次政治运动的时候,他正面临着这个同事那个朋友的揭发与批判,愕然中不禁十分悲凉。李老师看到了,特意坐到他的身边,递给他一张日历纸:“你看过这两句诗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行诗句工整秀丽地写在那张从日历牌上撕下来的纸上。这一定是李老师找不到合适的纸,仓促之间直接从日历牌上撕了下来,写给他看的。杜甫的《秋兴》名句。李老师压低声音地讲解了起来。家国多难,壮志难酬,寂寞独居,杜甫为天下苍生恨,为民族灾难忧。你看,杜甫是如何借自己境遇来描绘百姓疾苦的。杜甫希望返乡,离开成都,但是兵荒马乱,被迫留居长安,次年又被迫耽留夔州,眼睁睁看那丛菊花开两度,这条返乡的船就是开不出去,只好停泊在异乡,不由泪从中来。
讲完,李老师又叫来语文组才女李霜枝老师,李霜枝老师的毛笔小楷是四中一绝,端庄凝重。就着写大字报的办公桌,提笔濡墨,在一张白纸上把这两句诗写了下来。李绍正老师也走了过来,看着李霜枝老师的墨宝,频频点头。
这位老师回忆起这件事,说道,李辛觉老师跟另外两位李老师一样,是一个经历了多次政治风雨的人。多年的历练,已经让他看淡许多事,唯有中国文学,唯有士大夫牵挂在心的民族命运不敢看淡。两句秋兴,不单是来转移他被负能量影响到的情绪,更是用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良知启发他,开悟他。《译诗管窥》里所阐述的,不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李辛觉老师那份可贵的文人胸襟吗?
文化革命中,四中1969届毕业的初中生们,还有幸聆听了李辛觉老师三年教诲。他们回忆道,那时简直认为李辛觉是个神,从唐朝宋朝穿越过来的神。不管讲什么内容,什么社论啊,什么文件啊,什么著作啊,李老师都可以扯到中国古典文学上去。博大精深啊,他该读了多少书啊。算是知道这所学校为什么过去叫“博学中学”了。他们打听到,李老师从博学毕业,解放前就回了母校做国文教员。当然很“牛”呐!
传说中,上个世纪50年代,武汉市第四男中的李辛觉,第十七女中的金月波,江北两大才子,虽然年龄相差一二十岁,但是在国文功底上,两人伯仲比肩为汉上翘楚,且交谊深厚。
“做文字,还是‘璞’和‘真’最好。”李辛觉老师虽然“学富五车”,才子盛名远扬,却是最看不得“穿靴戴帽”一族的作秀。他说,“人民”就是“人民”,为什么还要加上“革命”变成“革命人民”?难道还有不革命人民,反革命人民吗?所以大凡发言,李老师的讲话总是简明扼要,不用形容词修饰。
摄影 王建
全国十佳体育教师黄仲藩
沙月
2007年,法国的波尔多市。在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五星红旗多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多次奏响。武汉四中代表队代表中国中学生出征本次比赛荣获四枚金牌,开赛第一天,武汉四中健儿就以遥遥领先的成绩一举夺得男子三项冠军:黄辉200米,董龙400米,董文崇110米栏。扬威中华,震撼世界!
英国一所学校校长当即通过世界中学生体联的代表找到中国代表团团长,要求与武汉四中结为友好学校,互派运动员和教练员。同时参赛的台湾代表队也表达了由衷的祝贺,表示出与四中长期合作与交流的愿望。迄今为止,武汉四中荣获世界级冠军11个,国家级冠军51个,打破全国中学生记录7项。
2013年,武汉四中田径队第四次代表中国,出征在捷克举行的第21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2015年,第22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将落地武汉四中,拉开亚洲举办这个国际赛事的序幕。
一所高中学校,体育特色为何如此显著?
如果你愿意探访,问个究竟,不妨走进四中,去找一个人,他就是承续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带领四中田径冲向全国,走出国门的始作俑者——黄仲藩。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1985年,黄仲藩老师从田径教练做到了教练主管,从一个校队的田径教练做到了国家一级教练,个中艰辛,不在局中,无法体会。没有一个好的教练队伍,就没有一支优秀的田径队;一个好教练,就意味着一批优秀运动员。这是黄老师自从执掌田径队以来,坚持不变的理念。对教练的严格管理,就是对优秀运动员的负责,是对国家体育事业的负责。
他的教练生涯,是四中体育特色创品牌上台阶的辉煌历程。四中作为全国优秀田径试点校、全国足球传统学校、中国中学生体协田径协会会员学校,学校成功举办了1985年湖北省第四届中学生运动会,1995年全国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2005年武汉市第七届城市运动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学生田径俱乐部,连续22届夺得武汉市中学生运动会基层学校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9届夺得湖北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男子团体第一名。2005年学校田径队代表中国中学生在葡萄牙夺得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国首次),2006年在四川绵阳夺得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冠军(湖北首次),又在黄梅夺得湖北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实现了全市、全省、全国、世界中学生田径比赛大满贯!
田径教练们敬他畏他,在教练工作中不敢越雷池半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黄仲藩治军严格。黄老师可以在平时与你谈笑风生,兄弟交往,但是一到了工作上,他就是丁是丁卯是卯。他的口头禅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他制定了教练员条例,并根据国际赛事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完善,他自己首先带头执行。30年如一日,每天凌晨6点他准时出现在运动场。当教练,是全天候的“露天作业”,不管什么天气,无论寒暑,教练都与运动员们训练在运动场上。没有见过黄仲藩在运动场上带什么帽子,打什么伞,他的样子,就是运动员的样子。教给运动技术要领,反复示范;给运动员推拿按摩,他细致入微。在遵守纪律上,他带头示范。运动员们都记得黄老师掷地有声的纪律承诺:“我如果迟到一分钟,运动员可以迟到一小时。”传说,市教育局领导为了确保黄老师评先的说服力可信力,还微服私访一周,每日凌晨6点蹲守四中,发现那个“30年凌晨6点到运动场”的事迹就是事实。在运动场上,那个比运动员还要黑还要壮还要刻苦的人就是黄仲藩。1983年,他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以后又被评为“全国十佳体育教师”。
他要求每位教练以对国家体育事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不管是带领哪一支队伍,都要严格治队,与运动员同甘共苦,要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运动员队伍。四中教练队伍大都是国家级教练,不乏有托关系走后门来的教练。有一回,一位教练因为动“怜悯”之心,允许了一位运动员的“伤病”请假要求。黄仲藩知道后,大发雷霆:“你这样做,会断送这个运动员的前途。”他力排众议,坚决把这位教练“请”出了教练班子。
管理要动真格,不能出虚招。这是黄仲藩亲力亲为几十年的信条。四中特色体育的巅峰奇迹,与他对于教练队伍的建设管理是分不开的。一批批有实力出业绩的年轻教练在他的“调教”下,脱颖而出,在教练班子中独当一面,这是黄仲藩倍感欣慰的。他坚信,他的事业必将后继有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04年,年届退休的黄仲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申报各级教育部门备案,自己投资百万在四中办一所校中校——四中天力田径学校,自任董事长。当年经过冬训,便有5名学生达一级运动员标准,一名学生达健将级标准,17岁的罗雯在女子三级跳远比赛中跳出13.72米,相当于田径世锦赛前十名的水平。于是创校刚刚一年,黄仲藩非常有底气地率领着运动员,经教育部批准,自费进入2005年6月在葡萄牙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代表中国基层学校参赛,一炮打响,勇夺女子学校队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300米栏、三级跳远、铅球、800米四枚金牌。2007年率队再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在法国波尔多赛场上,一举夺得男子200米、400米、110米栏三项世界冠军。优异的成绩不仅受到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的嘉奖,运动员亦读亦训,学练结合的办学模式被广泛认可。中国中学生体协在给学校的贺信中勉励黄仲藩和他的学校:“按田径特区的模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再创佳绩。”
思想活跃,锐意创新的黄仲藩,在自己搭建的平台上,如鱼得水,他大胆探索多种渠道,体教结合,与湖北省田径管理中心签订联合兴办短跑队的协议,将省队教练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吸纳海归硕士进入教练班子,有效提升了基层学校的训练水平和档次,开创了体育后备人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业校——体校——专业队”一条龙的运作模式。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十分赞赏他的“以学为主,学练并重”的“教练体”办学模式。国家教委原副主任邹时炎曾翘起大拇指说:“武汉四中校中校的运动员培养方向就是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中国学校体育》曾经发文《“全国十佳体育教师”的今天》,其中隆重推介了黄仲藩老师,标题是“黄仲藩:再回到从前”。提起他19岁就当体育教师,30年四中工作后下海经商,10年后又重返四中创办校中校的传奇经历。他告诉记者:最难割舍的就是中学体育教育情结。10年经商的都是体育科技企业,赚了钱,回来办田径学校,就是要圆自己终生的体育教育理想梦:为中国田径事业输送更多的可以为国争光的优秀田径人才!办企业,很多人可以办,但是办田径,可能我办最合适。所以六旬办校,七旬还在运动场上与运动员、教练们奋力拼搏。
2005年黄仲藩获教育部颁发的“突出贡献奖”,2010年获教育部“终身突出贡献奖”。
站在“古来稀”门口的黄仲藩,完全“不知老之将至”,他兴趣正浓,斗志正酣,招数迭出。他雄心勃勃地给自己绘画了远景蓝图: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他的学校要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田径人才供应库”,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