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中医就不能落在空处,学中医的起步就应该从经络入手。喜欢中医多少年了,穴位也掌握了有三十多个了,但对12条经总是知道,总是不理解,更重要的是记不住。
昨天听了一节老师的公益课,觉得讲的很细致,更重要的是让我能记住了。
首先从五脏开始:心肺肝脾肾。
心肺是皇上大臣,所以它们有护卫,在壁垒森严的胸上部。
肝脾肾只是长官,听从心肺的领导,所以它们都在胸的中下部。
我们把这个五脏都装入圈内,因为他们都属于阴经。
除了五脏还有六腑,我们先为这五脏添加上他们相表里的五腑。
还有一对就是心包(阴经)和三焦(阳经)。
心包经和心经他们俩是什么关系呢?老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便于理解。
我们常说你走入了我的心房,心房就指的是心包,既然可以走进心房,那么心房里面必定有主人,这个主人就是心。
如图我们再画一条11点到4点的斜线,这条斜线就把十二条经络分成了六对儿。左下部的六对经络都是在下肢运行的,右上的三对经络都是从上肢运行的。
为了便于记忆经络的运行方向,我们把两支胳膊举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所有的阳经都是从太阳光的方向发展,就是从上往下运行;所有的阴经,都从地下向上冒出,就是从下向上运行。
心对舌,肺对鼻,肝对目,脾对口,肾对耳,
如果你能把这张图刻在脑子里,你就大体知道了这12条经在身体运行的方向和大体的位置。下一步就是要记忆12条经的重点穴位啦。
心经: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少海、极泉;
肺经:孔最、 鱼际;
肝经:阴包、太冲、期门;
脾经:地机、三阴交、太白、公孙;
肾经:大钟、水泉、照海;
心包经:天泉穴,郗门穴;
三焦经:四渎穴、消泺穴、翳风穴、角孙穴;
小肠经:天宗、后溪、肩贞;
大肠经:合谷穴、手三里、曲池、手五里;
胆经:肩井、环跳、风市、悬钟、足临泣;
胃经:髀关、梁丘、丰隆;
膀胱经:八髎、委中、承山、昆仑;
任脉:中脘、膻中;
督脉:长强、大椎
十二经的子午流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