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佳,这是不是职业习惯?
说不到两句话,就要把我往沟里带。
那我能那么听话吗?
不能!我挣扎~
挣扎无效。
还是带沟里去了。
哭两回。
哎……
就当自己捡便宜了吧,免费做一回心理咨询。
就是情绪消耗太大了,人都傻掉了,做错两回地铁。
第一回,坐过四站,再坐回来。
第二回,深圳汽车北站和深圳地铁北站不是一个地方,又错一回。
第三回对了,特别求助旁边一位大哥,到站提醒一下我,地铁声音太杂了,我怕听不清,又坐过站。
这回没出事故,发生了故事。
旁边一个小伙子,向一个姑娘,倾诉。
我,小伙子,姑娘,三只手扶着同一根杆子,距离很近。
小伙子说,我最近做个案又失败了。
小伙子脸上特别惆怅。
姑娘问,你到现在为止做了几个个案了?
小伙子说,两三个吧。
我心想,是不是我不太了解,其他行业是不是也有说个案这个词的。不止是心理咨询会说。个案说不定是项目的意思?
我继续听~
小伙子说,感觉自己还是找不到那个点。
姑娘说,你别着急,总是一个个做出来的。
这时候我发挥了我的特长:搭讪。
我问,你们说个案,是心理咨询吗?
两个人转过头来看我,是啊,我们学家庭系统排列的。
我去,在地铁上随随便便碰到两个人就是学心理的?这概率是不是太高了点?还是深圳做心理的人就是很多?不是世界很大,心很小,而是世界很大,我很小,是我没有见过世面?
非常有可能!本来我也没见过什么世面。
今天见了一回,千万富豪,走的时候,我还握了一下手。
我说,我才刚见过一个学家排的老师。不过我不是学家排的。
姑娘问,叫什么名字?
我说,Z德佳。
他们说,没听过。回头可以问一下我们导师。
我说,他是郑立峰的学生。
他们说,学家排的基本上都是郑立峰的学生。那你是哪个流派的?
我说,客体关系。
两个人面面相觑,说没听过。
我再解释,精神学派的。
他们说,哦。
……
他们问,你是学做心理培训的吗?
我说,我不是,读的心理学专业,教了三年书。你们呢。
他们说,他们接受了半年的家排培训。
为了显示我懂家排,我问,那你们做角色扮演的时候,这个角色扮演的人挑选会不会很难?
他们说,不会很难。在那个场,就会被激发。
我说,那你们这个家排跟心理情景剧有点像。
他们说,是差不多。但是你在现场能看到很多毁三观的东西。
这话我就有点听不下去。我好歹也是一学心理的,行不行了?还能毁三观,全套十季的《犯罪心理》够不够毁三观?你说的毁三观,哪个学派没有案例?
我们客体关系还有个名字,叫美人的黑粪便呢,以说明其黑暗面。
这是觉得我外行?
我不服,憋了个大招,我说,郑立峰那本书我看了,主要讲整体,平衡和秩序,我看了半个月。
姑娘说,不是这么简单。很多很多东西没办法解释,比如,遗传啊,一些东西就在你身上了,不是科学能解释的。
我心想,哈哈~
我说,你是说,那个欠债的那个?情债,钱债和命债的轮回?
这姑娘想说啥,感觉又说不出来。她应该是想说,有些东西不好解释。
正聊着着呢,我到站了,小伙子和我匆忙加了微信,晚上姑娘加了我。
小伙子,姓郭。
姑娘,姓蒋,是个年轻的妈妈,真看不出来,太年轻了。
翻了一下他们的朋友圈,男的做商业培训的,好像还信佛。
女的做公益家排的。
今天给自己的表现打7.8分。
德佳明年要正式开一个心理培训室了。
也就是说,我很有机会从事心理相关的工作。
此处应该有掌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