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的过程虽然痛苦但却奇妙,我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改变,是伴着随风飘散的白腊树叶还是跟着学校钟楼昼夜不停的钟声?也许就是一个朋友,就是他带我走出了自己四四方方的自闭小世界,融入了更广阔的人际交往之中,还让我收获了最宝贵的友谊。
2008年9月,社团初体验——加入羽球社。
军训结束之后,我才有时间有精力开始审视我的大学,以及大学社团。我对社团用以“交流情感”的活动的印象就是社团男女闲暇无事时在食堂、咖啡馆、书吧、桌游室里无聊的消遣或者是为了勾三搭四之前做的铺垫。当然他们会美其名曰“社团凝聚力活动”,其实不过就是学长花花学妹,学姐亏亏学弟的勾当。
可能我天生就是个独行者吧,我初中开始接受羽毛球训练,加上我性格比较内向,说话又特别直接,从小到大朋友少得可怜,也很少和“团体”二字扯上关系。我印象中我所有的时间除了读书,全部交给了碧绿的球场,我最亲近的朋友就是我的球拍。大学之后,我更是一个人来往于教室、图书馆、球馆、宿舍、食堂。我甚至不屑参加舍友组织的任何聚会,我不懂这些聚会里所谓的交流价值和投射出的人脉关系,我只觉得不过是一群寂寞的男女相互的慰借或者是压抑了多年的青春的荷尔蒙的集中释放罢了。
可是后来我慢慢发现,我可能有失偏颇。
2009年4月,清明节假期。
大一下学期开学没多久,校内羽球社组织的比赛和校外联谊的比赛就陆陆续续开始打起来了,除了上课、自修,我所有的时间都在准备一场一场的比赛。由于我自身的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社长和教练决定让我改打男双,并开始逐渐地减少我男单的比赛。他们希望通过两个人的相互配合,能够配出一对质量较高的男双来。于是,我便结识了郭骁。
3月初的一个周末,我从图书馆来到球馆准备开始下午的训练,一个个子比我高半头的男生正在我即将要训练的场地上热身。我知道,这个人就是我以后的搭档了。他见到我,礼貌地笑了笑,简单地寒暄之后我们就开始了训练……
他身高188cm,属于精壮类型的男生,体能和肌肉的爆发力都胜我一筹,和他搭档我只能用我灵活多变的网前球和机智刁钻的落点来弥补我体能上的不足。而他,则用一个个完美的扣杀hold住我们的整个后场。磨合半个月之后,我们已经打败了很多对实力不俗的选手了。
4月初,从开学到现在一直在准备各种比赛,我的身体感到有些疲累,决定利用清明节小长假的时间去趟苏州散散心,放松一下身体。郭骁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跟社长提议说社团这次在联赛中成绩不错,我们俩也拿到了不错的名次,为了庆祝,社团出一部分资金带全社团一起去苏州旅行。
于是,一个人的旅行,变成一群人的狂欢。
也正是这次狂欢,我才第一次真正参与到了羽球社这个集体之中,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群人的乐趣。出发之前,郭骁跟我特别强调:“陆呆子(郭骁给我起的绰号),这次出行是集体出游,不是你一个人的旅行,别太有个性,有脾气球场见,别让大伙不开心!”这似乎是一种警告更是一种善意的提示吧——我想,似乎是我平时没有什么大局观念,难怪郭骁会那么严肃的跟我说这些,我在心里想——我尽力而为。
每天的行程虽然很充实,但每晚回到宾馆,这些一个个精力充沛活跃在球场上的健将们就围在一起,打牌、桌游或者真心话大冒险。虽然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有点蠢,但是还是碍于郭骁的“备忘录”,我尽力地融入到大家的活动中。其实说起来我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关注的人,不论是娱乐八卦还是国际风云,我还是能够说上几句的,平时只是不愿意与人交流而已。
最后一晚,大家出去通宵,我本想一个人留在青旅休息,结果郭骁拿着两听啤酒来敲我的房门。他倒是开门见山:“这几天看你应付大伙真的够辛苦,来犒劳犒劳你!”说着便把手里的啤酒塞到我手上。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和大家通宵,他笑笑说:“我看你最近快疯了!这辈子都没说过这么多话吧?跟大伙打成一片对你来说有那么难么?来说说吧,经历了什么你变得那么自闭啊?”……那一晚,我们聊了很多,虽然我跟他搭档将近一个月,但是所说过的所有的话都不如那一晚多。
2009年12月24日,平安夜。
自从苏州之行结束之后,我就慢慢开始融入了羽球社这个大家庭,慢慢开始和社团内的朋友有了交集。之前我在羽球社里分类的标准就是:对手和队友,我甚至没有好好了解身边的队友。其实他们也有很多可爱之处,甚至是我自己之前从来没有感觉到的。
平安夜那天,接到郭骁的电话,听他那边的口气是兴高采烈的,他说组织了社团几个球友一起去一家咖啡店通宵打桌游。其实越到年末越在忙考试的事情,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出去放松一下,我立马答应,直奔目的地去了。
那晚具体赢了多少输了多少,我已经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一晚,我们散了牌局以后,郭骁带着我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那街道似乎还带着刚才欢腾的余温,我似乎能嗅到刚刚褪去激情的街道那热闹非凡的场面。而此刻,只有我和郭骁,一前一后,两个人的影子倏尔很长倏尔很短。他说让我陪他走走,然后并没有说话,我只是看着他的背影,跟在他身后,仿佛这条路永远都走不完一样。
他突然回头看我,依然是眯起眼睛笑,说:“陆呆子!我们一起打一辈子球吧!”
我没有回答,收回闪烁的眼神,看向远处,好像在思索什么……却又躲不开郭骁炽热的眼光,那种热切的期盼和焦急地等待。
他似乎有一瞬的失神,却又开心似地圆了自己的话:“我么这不是一直在一起打球嘛!”
说完,他自顾走在前面,准备向学校的方向走回去,我急忙跟在身后,不再多话。
2011年9月,各自忙碌的日子,各自前行。
时间过得飞快,我的大学就在一次次考试和一场场球赛的交替中慢慢度过。我和郭骁搭档也两年多了,这两年以来,我俩不仅成为了学校男双的标杆儿,也成了社团里的灵魂人物。然而大四了,自己的事情越来越多,照顾社团和参加比赛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我和郭骁都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学习和实习上,固定下时间每周两次打羽毛球对我们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为了让新人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我们俩双双从社团退下,将一号男双的光环卸下,开始了每天混迹图书馆和寝室的生活。
后面的日子各自忙碌,到后来每周的固定的羽球时间也变得那么奢侈,偶尔叫大家出来打打友谊赛也只能得到:“我在复习考研,很忙。”、“我不在学校,在家实习呢!”……看着宿舍墙上挂着的郭骁送我而我一直舍不得用的一只球拍,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这是满满的大学回忆,关于羽球社,关于郭骁,关于我的全部青春。
这个时候,我也开始进入状态,开始申请德国的大学。
Aps、德福考试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2012年6月,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从家中匆匆回到学校,这个时候我已经通过了aps审核,考过了德福考试,正忙着申请学校的事宜。看到学校里各位同学和以前羽球社的队友们,我心里特别感慨。都说这是个分离的季节,总感觉再坚强的人也会在心里默默难受,看着我们一起奋斗过的球馆,一起吃过饭的食堂,仿佛回忆历历在目。毕业典礼当晚郭骁打电话给我,说要找回大学的记忆,抓住这最后的几天时间,重过大学生生活。我想这才是一直以来都天马行空的郭骁的作风。
毕业典礼之后,我们每天几乎都在打球、聚会。这似乎成了我们在大学里最后的疯狂,酒桌上不管是醉是醒,大家说的都是感人肺腑的话。无论是第一次在球馆里训练的尴尬,还是比赛过程中的相互埋怨;无论是搭档受伤时的担心和焦虑,还是取得胜利后的激动和喜悦都是我们一起回忆往事的素材。我知道,这样的日子以后不会再有了。
离校前的最后两天,郭骁叫我去球馆打球,大汗淋漓之后,他坐在我旁边,一边喝水一边说:“以后和你打球的机会还有吗?”
我嗯了一声。
他没有说话,只是嘟囔了一句:“你这个呆子!”
然后擦擦汗继续叫人来战。我当时没懂,其实到现在我也不懂。
最后那天要离开的时候,郭骁找我,送给我一个小铁盒,说是毕业礼物,让我回家再拆。
就这样,我们这群人唱着“当我想念闭上双眼你在心里面”各自走上天南海北的站台,开始了新的人生。
2013年9月,德国的最后一年。
在德国的这段时间,我还是会时常回忆起我的大学。我真心地感谢郭骁为我做的一切,是他带我,让我从一个自闭的人变成一个能够交流的正常人。无论在德国的日子多难多苦,每当我看到小铁盒里的那张纸条还有那对护腕,我的心里就会变得特别坚强,因为我不再是曾经独来独往的怪胎,而是有朋友支持的人。那张卡片上的文字,那是他留给我的毕业赠言,或者说是一段总结吧。
陆呆:
第一次见你,想揍你,高冷的家伙
后来,知道你没有朋友,可怜的家伙
比赛,你用心却谦和,做人,你优秀却低调
开始敬佩你
带你去各处旅行,希望你能多交朋友
送你一对护腕,代表朋友的保护
不想让你拒人千里之外
放下你的防备,可能会走得更远
你是我亦师亦友的伙伴
祝德国留学一切顺遂
友骁
2012.6
2014年8月,归来。
直到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虽然已经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了,但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羽毛球维持了我们的关系。
这一切都要感谢郭骁,也是我这个呆子的蜕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