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拿到这本书是在2015年寒假,曾经不喜爱阅读的我一直深藏着,舍不得打开,真正打开阅读时已经到了在2018年寒假,虽说是阅读也只能算是粗略地翻看了。直到2019年的暑假我重拾起这本书,带给我的依旧是感动,是钦佩!当我真正地沉下心去,经过一番仔细阅读、反复阅读后,我重新被书中感人的情节所吸引,被书中描写的师生间的真实情感所感动,更被李镇西教授那充满爱心、真诚和人性的教育所折服,余心言(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称这本书为李镇西教授的“心灵写诗”。
当我读到“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如果离开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启迪”与“感化”便只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时,我想到了两周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我去年带的班级中的一个女生(今年上初一),她的情况尤为特殊,她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去年的她表面上文静,实际上自卑、孤独,她除了要完成学习任务之外,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我知道她的情况后多次关心帮助她,并利用她的优点,培养她当主持人,她的性格开朗了很多。可就在两周前,她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不想上学,哭着想见我。我问起详细情况时,她妈妈说她只是哭什么也不说,于是我约她来到我家的附近。那天下着大雨,我找了个理由把她妈妈支走了,车里剩下我们两个人。我看着眼睛红红的她,特别心疼,我轻轻拥抱着她,拍着她的背,让她把所有的委屈和难受都倒出来。哭了一会儿后,她才平静下来并告诉我:她在新的学校很不适应,感觉周围的人都特别冷漠,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学习压力大之外,还有与别人相处的无奈,有的时候真不想上学……
她诉说了委屈后,心情平复了不少,我很想让她妈妈先给她请假半天,带她平复平复情绪,她妈妈给老师打了电话,老师却说下午要进行考试,学校还要进行评比,如果请假的话,等于缺考会记做零分,评比时对任课老师不公平,我听到这里很是无语。我是老师,我知道学生考试得零分对老师意味着什么,可能做为一个小学老师真的体会不到初中老师的压力和无耐,但我很想知道,即使学生带着焦虑烦躁的心情进入到紧张的考试中,真的会考出理想的成绩吗?
虽然通过交谈,我并没有带给她多少的改变,但至少那一刻,她的思想是开放的,她的心灵是开放的。
那么什么样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敞开心扉,愿意吐露心声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读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后,答案逐渐明朗起来:我们和学生之间不是母子关系,不能用喝斥打压他们;不是君臣关系,不能用权力来控制他们;不是警察与小偷关系,不能时刻监督着他们;更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不能帮他们诊治、疗伤……我们能提供的只有平等,尊重,信任的朋友关系,让学生在我们面前有一种人身安全感和思想自由感,让学生敢于对老师说真话、说实话。李镇西教授通过她和学生们的生活,真实地写出他怎样的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的爱他,言语之间满满的全是幸福的味道,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都说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是把别人的钱装入我们的口袋,二是把我们的思想装入别人的脑袋,我们老师们不正在做着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吗?怎样解决这种世界性的难题呢?李镇西教授的以心换心、以爱传爱不正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吗?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故事,更多的是领悟、是发现、是沉思。“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时,他们也乐意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的教育之舟,便真正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