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最短时,半开半放不逢枝

作者: 若水胡杨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21:55 被阅读0次

题记:

这几天北方的气温渐暖。

前天,在全家自驾出游的路上,我好奇地看向大地的远处,隐隐的看见有一丝丝绿贴在大地上——那是越冬的小麦,已经钻出地面了。

我心中不禁畅然高歌起来:冬天要走了,春天要来了!

迎春。

迎接春天到来的时刻,总是掩不住心中的喜悦,真想现在就给春天写一封短信:

亲爱的春天啊,你在白云间,用手托起蓝天,洒下一片光芒吧!  花儿会笑,会比赛似的纷纷挺直腰杆。翠绿的叶子也会欢快地跳舞,伴着微风。你在一块一块土地上播下希望吧! 就连小雨点儿也会带着风铃打马而过,帮你滋润万物的。

春天多美好!

春天的到来让人多么喜悦。我想,就连那位“人比黄花瘦”的易安居士也会回到她的少女时代,我们再也听不到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悲春叹息了吧!


红楼梦里有个美女,也叫迎春。

红楼梦我看到了第73回,这几天,一心想着把整本书看完,今天看到这里,我又停了下来,在想迎春这个人了。

因为好像整本书中,大段提到迎春的,只在这一回有。

在我看来,迎春这个人活的很被动,她好像一直在等,可是在大观园里,那却是她永远也等不来的春天。

说到红楼梦,总会说到‘金陵十二钗’,迎春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可每次都是在提到‘元迎探惜’时才一笔带过迎春。

迎春仿佛就是红楼梦中一场被遗忘的梦一样。在大观园里,每个人都有少年心事,宝玉有心事,宝钗黛玉有心事,探春有心事,就连丫鬟袭人、平儿、小红都有心事,可是,唯独迎春不见。

在大观园里无人欣赏她的风姿,也无人顾及她的悲欢,她仿佛就是大观园的红墙碧瓦上的一粒尘埃,也像一团极普通的蒲棉柳絮一般,飘零在那一场纷争莺乱的梦中。

迎春,在心里我叫她“天选配角”,我想作者曹雪芹也是这样想的吧,要不怎么没有多少关于她的笔墨呢!

在曹公的笔下,迎春就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人,黛玉进贾府时,对迎春有描述,是通过黛玉看到的:

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迎春如花

美好温柔的封建淑女一枚嘛!  这和黛玉宝钗一比,有平凡之美却毫无自己的特色。

记得,在后来少男少女的诗词王国里,迎春是极少作诗的,海棠诗社在第37回,迎春在李纨的安排下作了副社长,只消出题限韵,当然李纨也是在众人都认为迎春不会作诗的情况下,才这样安排的。在第63回,群芳开夜宴时,也没有人记得去请迎春。

到了第73回,迎春终于当了一回主角,可这却是一出悲剧的主角。

迎春的奶妈赌钱,惹得贾母大怒,邢夫人好强就迁怒于迎春。面对邢夫人的责难,迎春只是自顾自地弄衣带,半晌答道:“况且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

看到这里,我有些惊愕,以往只有管家、小姐们斥责下人,在大观园里,奶妈也是下人,迎春却不敢批评有过错的奶妈。

面对下人们利用迎春的软弱,昧了金凤首饰,丫鬟绣橘都要据理力争,迎春却想息事宁人草草了事,后来探春出现了,她的话锋尖利至极,我想这更是对比着迎春的懦弱吧。

红楼梦我曾囫囵吞枣地看过一遍,记得到了第79回,题目触目惊心地写着“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因孙绍祖家里富饶又有职权在身,贾赦就不顾贾母贾政等人的反对,把迎春许给了他。

谦卑、懦弱的迎春和豪横无德的孙绍祖没过几天好日子,有一次回家时,迎春控诉:“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从小没了娘,幸而过了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有这么个结果”。

有人说她后来被‘中山狼’折磨而死,有人说她自溢而死,不论是怎样,迎春后来死了。

迎春,迎接春天。

那是一朵花,一朵最早迎接春天的花,可她迎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真是‘黄花翠蔓无人顾’、‘新年都未有芳华’啊。

有人说,个人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的人生起点和未来走向,这句话放在现代社会,放在‘草根’照样逆袭人生的今天,有太多的人是不信服的,可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还真的是这样吧!

迎春从小没有娘,她并不是邢夫人所生,虽说她的父亲是承袭爵位的贾赦,可贾赦不受贾母待见,她更没有得到父亲的宠爱,在贾府这样的环境里,她就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物,我想在曹公的笔下迎春的性格命运,早在她的生命之初就埋下了一个悲剧的伏笔。

迎春姿色平平,没有才气,对比青春王国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们,迎春活的无声无息,记得有一出戏是,迎春的丫鬟司棋,因为偷情的事,将要被赶出去,司棋苦苦哀求迎春留下自己,迎春不过是含着泪眼,说道:“岂不连我也完了”,可见,一个大小姐害怕为了保自己屋里的下人,而怕丢掉自己的身份,她在贾府里是多么的无依无靠,多么的卑微啊!

贾府金门绣户,富埒王候,可以锦衣玉食,可以挥金如土,可就在大观园人的眼里,迎春仿佛是大小姐行列里的一个例外,有人怨她,有人“怒其不争”,连平时做人圆滑的宝钗,也说她是“有气的死人”,可见迎春的卑微和无声无息。

我在想,是迎春天生就懦弱吗?

我们知道,在大观园里,封建等级制度处处有体现,封建家庭里的趋炎附势俯拾皆是,还记得吗?迎春被家里的小厮骂作“二木头”,我在想,这个‘二木头’,应该是这个环境里的人情冷暖和纲常世故,让她变成这样的吧?

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大多数女性被教导要温柔,要敦厚。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家境可怜的女儿家总是被卖来卖去的,更何况还有妇道,还有“三纲五常”的枷锁。

还记得吗?王熙凤这样精明的管家媳妇,在贾家也是要遵守家规,严守妇道的。

还记得吗?王夫人极不喜欢宝玉房里的那个牙尖嘴利却精明能干的晴雯,晴雯就是被赶出去的下场,迎春是个大小姐,怎么也不至于被赶出去,但是,她却是逃不出父权给她的婚姻枷锁的。

她被推向哪一个男人的怀里,她的婚姻,是没有人和她商量的,她只有被通知,被命令的份儿,她的婚姻完全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一场交易,完全是她的父亲一个人说了算,她只是父亲贾赦手里的一个筹码而已,她的价值何在呢?她的命运何在呢?她的悲剧命运难道不是早就被预言的吗?

在她的丈夫孙绍祖的嘴里,迎春不过是‘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像迎春并不是他的妻子,不值得他尊重,她只是不能花又作践过的五千两银子而已。

是啊,迎春还值五千两,而其他那些普通的女子呢?那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这样,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女子而言,能温饱能暖身就是生存的目标,爱情就是奢侈品,被贩卖才是铁的事实。

她们只是被平凡所过滤,筛出的却是千篇一律的悲惨命运,连迎春这个极度缺爱的‘大小姐’也不例外,她短暂的一生只是封建制度早已写好的一个悲剧脚本而已。

红楼梦里写尽了大观园闺阁里不寻常女子的芬芳与美好,却没有更多地着墨那些与超脱无关、自生自灭又无法挣脱囚笼的女子们,我们都在赞叹着,品味着那些不寻常,却很少有人追索寻常背后的美好与破碎的原因。

婆子丫鬟的勾心斗角是寻常,王熙凤的优渥精明也是寻常,可是,纵观整个贾府里,有几个王熙凤呢?大厦将倾之时,王熙凤尚且自身难保,又何况是那些无根无基的普通女子们呢!

这样看来,‘金陵十二钗’这些女子的命运和劫数,是不是也是早已预设好的呢?

迎春,一朵半开半放的迎春花,它开的最早,也开的最短,红楼梦里的迎春,走过了她短暂的不尽如人意的少女时光,就走向了她婚姻的坟墓,像迎春花一样,它最早品尝了一点春日的暖意,就成为百花园里最早肃杀的一朵。

我以此文怀念迎春和迎春花,还有那些封建制度下困于苦海的平凡女子们。

对此,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一起品评。

读红楼,看世界。品人性,过好这一生。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轻轻踏破白雪堆, 半为寻僧半探梅。 僧不逢兮梅未放, 野猿笑我却空回。

  • 一枝桃花 011172020

    一枝桃花,半帘清风。老树春逢,枝头粉红。

  • [少年游]余生之梦

    半歌半酒半清茶。半杖半天涯。 半书半画,半弦半管,诗赋半词华。 余生有梦非高远,墙角一枝花。 半开半谢,半缘半命,...

  • 无言

    罗敷使君阡陌行,放翁小婉沈园逢。 梁孟黛眉轻轻描,半由人来半由天。

  • 半开和半谢

    我撑过了飞雪和日落 才得到春风一抹 摊开冬天紧缩的落寞 向春天敞开怀抱 不要问我何时会绽放花朵? 不是时候未到 只...

  • 一日一书

    《探梅访僧》 元·赵孟頫 轻轻踏破白雪堆, 半为寻僧半探梅。 僧不逢兮梅未放, 野猿笑我却空回。

  • 赏梅

    梦里踏遍千层雪,枝上初绽小鹅绒。 半开半掩疏影秀,时断时续淡淡香。 隆冬欣美景,乱絮洗尘埃。 野岭风光秀,虬枝喜笑...

  • 小岛游有感

    文/江月 明暗自得分青黛 合欢努力闭柔枝 会逢波浪争锋势 敢放浮萍碧海只

  • 每个人的歌词里都有一段微醺

    花开半开,似放未放;酒饮微醺,欲醉不醉;若即若离,似远还近。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含苞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的时候感觉...

  • 逢旧枝

    花落成行泪成诗 别君欲语泪迟迟 它年若能重相见 定如飞鸟逢旧枝 注 迟迟象声词 通假嗤嗤 有刷刷及漓漓之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昙花一现最短时,半开半放不逢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bk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