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看完《乐队的夏天》总结赛,很感触乐队对于摇滚乐的追求与执着。现在乐队的市场极小,却还有那么些人一边工作一边组建着乐队,实在太难得了。
这对我很触动,我在看着他们的表演时,我大脑的杂音全部去除,他们唱的每一句轻易的烙在我的大脑里。我被他们带进乐队的音乐里,感受着他们对音乐的喜爱,这份喜爱深深的打动到我。
我一边看一边想,我崩溃地度过大学四年,毕业后又颓废了半年。曾经的生活给我带去深深的绝望,时常对生活丧失希望,一次又一次的堕落,随着生活的节奏被无情的摩擦。
直到两个月前,我又开始写日记,又开始阅读心理学文章,两者的结合给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那时重拾的动力就是那段时间因工作崩溃,希望写日记能把自己分析清楚,读心理学能读懂自己心理。我读的心理学文章是武志红老师在得到的专栏,写的太精妙了,对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
我在那以前希望从事法律行业,后来因为考律师证需要本科学位证,我本科毕业只有毕业证没拿到学位证,所以当律师的念想就放弃了。
我在写日记与读心理学文章时,我想到自己可以从事心理咨询行业,查阅资料得知心理咨询资格证取消。我后面了解到一个小白从事心理咨询行业非常难,因为心理咨询需要知识量巨大,还需要自己被咨询上百小时,接受督导上百小时,这时才能成为心理咨询师。
如果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学历也是硬性,一般都要达到硕士。我定了一个目标考中山大学的心理学系硕士,我本科毕业没有拿到学位证,进了一审还有二审。如果我进了一审,我怕二审被学位证的原因刷了,所以在这期间我打算考一个自学考试的教育学。自学考试没有心理学,最接近心理学的就是教育学。
我在无杂念看《乐队的夏天》时,我想到了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意义,我的生活被心理学改变,我也想通过心理学去帮助他人。我希望能帮助到像我在大学时那样对生活绝望和无助的人,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光和热,让他们能活出自己。
我在写活出自己时,我突然有些伤感,我在生活中是一个配角角色,在生活中为了取悦他人而丧失了自己。我感觉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有真正的活过,是为自己活过。我感觉不出自己面对生活有某种韧劲,有的更多是对生活的妥协和退让。
我今天听武志红老师的得到专栏时,有一个故事特别触动我,这个故事是我第二次听,我在大二时读武志红老师的文章看过一次。那时没有多大的感觉,这次对我触动极大。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女孩,父母在她两三岁离婚,他由她的爸爸带着,他爸爸是一个花花公子,对她的关爱很少。
她爷爷奶奶对她不错,但在她五岁,她奶奶去世,六岁时,她爷爷去世。她惧怕他人的评价和疏远,为了讨好同学使用了各种办法,但没有一个同学喜欢她,反而嘲笑她穷,穿的衣服难看。有一次,学校要求交几十元把木书桌换成铁书桌,因为没钱全班只有她一个人没有换书桌,她显得分外显眼。
这样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她忍受不了生活带来的层层打击,在她小学四年级她想到了自杀。她一连想了好几天,在她一个人的时候拿出一张,一边写下活着的理由,另一边写下死去的理由。活着的理由极少,死去的理由写着长长的一列。
写完之后,她看着这张纸无比伤心,慢慢从啜泣到嚎啕大哭。她哭了很久很久,哭到最伤心时心里蹦出一个声音,“你很惨,非常惨,但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因为这句心声,给了她活下去的理由。
此后,她不再关注他人对她的评价,也不再惧怕他人对她的拒绝和嘲讽。奇怪的是,之后很少有人欺负她了。
我很喜欢《全职高手》里面乔一帆的角色,我后来想了想大概是乔一帆的角色投射到了我,我化身为这个角色,希望这个角色能有很了不起的未来。
故事中的小女孩,她改变的原因是她意识到自己真的非常惨,她接受了这个事实,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她才能对生活做出巨大的改变。
我还没意识到自己很惨,我天天自己一个人,没有朋友没有情侣,工作做得不好,未来没有着落。
我最近看真人版《全职高手》时,有把自己的希望投入到乔一帆这个角色中,希望能看到乔一帆变得强大的时刻。即使到后面乔一帆变得强大,我也不会认识到这是角色的强大而不是自己的强大。
我自己依旧面对周遭的糟糕,丝毫没有变化,傻傻地把现在的生活归结为挺好,不能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狭窄。
我虽然不认为自己生活得很惨,但是我能意识到自己处于很惨的下一阶段很糟。我需要付出真正的努力去改变生活,不是说说而已,我需要的是真正付出行动把生活改变,不是那些虚假的想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