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韶华易逝日更100天俱乐部
823.《曾国藩家书》:骄兵必败,知已知彼,做事不偏激,不随波逐

823.《曾国藩家书》:骄兵必败,知已知彼,做事不偏激,不随波逐

作者: 亦然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15:36 被阅读0次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建者,在长期与太平天国的作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军事思想。

比如,“凭壕对击坚忍不出”的作战方法,“最戒浪战”的用兵主张,“暇与浑”的思维方式等等。

这些经验和方法,是曾国藩长期作战不断总结的结果,也是他善于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剖析的真知灼见。

他经常把这些经验和思想,通过家书的方式分享给弟弟们,希望他们从中有所收获。

01 审机审势先贵审力

在《致沅弟·审机审势先贵审力》中,曾国藩提出了“审机审势先审力”的原则。

“审机审势,犹在其后,第一先贵审力。审力者,知己知彼之切实工夫也。”

曾国藩所说的“审力”,就是指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要知道自己的能力,也知道敌人的底细,才能在战争中占领主动,取得最终的胜利。

如果不先审度敌我双方的力量就贸然进军的话,就犯了“骄”的毛病,很容易导致失败。

“弟当初以孤军进雨花台,于审力工夫微欠。自贼到后,壹意苦守,其好处又全在审力二字,更望将此二字直做到底。”

他用弟弟打仗时的用兵实例,对审力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审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希望弟弟一直坚持下去,把审力做到极致。

02 骄兵必败

“古人云兵骄必败,老子云两军相对哀者胜矣。不审力,则所谓骄也;审力而不自足,即老子之所谓哀也。”

这里曾国藩提出了“骄兵必败”,认为不审力就是骄。

《汉书》有云:“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历史上,有许多战争的失败都是由于骄傲导致的,例如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等以少胜多的战役实际上都是利用了强者的骄傲与大意。

曹操就曾经因为骄傲而将战船全部连起来,自以为志在必得,很是得意,没想到却中了对方的计谋,吃了败仗。

关羽也是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掉了荆州,后来被吴军所俘,败走麦城,招致杀身之祸。

在历史的教训下,曾国藩在带兵打仗时尤其强调不能轻敌,他反对单兵轻进,而主张合兵一处,联合出击。

他认为单独的军队就像分开的五指一样,虽然更加灵活,但是各自的力量较小,比较容易受伤;而合兵则像紧握的拳头一样,力量聚集在一处,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他手下的将领并不完全听他的话,例如,郭松林曾遇到埋伏损失了大半兵力,而张树珊和彭毓橘则落得兵败身死的悲惨下场。

所以,曾国藩对此感触颇深,也希望弟弟引起高度重视。

03 以讲求将略为第一义

曾国葆是曾国藩最小的弟弟,他比哥哥小十八岁,二十二岁考中了秀才,但后来却一直未能更进一步。

后来曾国葆决定弃文从武,他做了军队的统领,没多久就“以训导加国子监学正衔”。

这具体是个什么官职呢?“训导”是学官的一种,负责管理一个县的教育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本来是从八品的官。但后面加了“国子监学正衔”,这就变成了正八品,相当于县丞也就是副县令。

多年没有进升的曾国葆刚刚从军就获得了嘉奖,难免会有些骄傲。因此曾国藩在写信庆贺他的同时,也对弟弟进行了一番告诫。

在《致季弟·以讲求将略为第一义》中,曾国藩就对弟弟提出了希望。

“惟弟此次出山,行事则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上下大小,无人不翕然悦服。因而凡事皆不拂意,而官阶亦由之而晋。”

曾国藩告诫弟弟,做事既不能偏激,也不能随波逐流,所处的位置可以高也可以低,这样一来上上下下都会心悦诚服,不但办事会顺利,官位也会得到晋升。

相反,如果办事时过于偏激,或者只会随大流,只想在人上,不甘在人下的话,那么不但事情办不好,也就别想着升官了。

“吾湖南近日风气蒸蒸日上。凡在行间,人人讲求将略,讲求品行,并讲求学术。弟与沅弟既在行间,望以讲求将略为第一义,点名看操等粗浅之事必躬亲之,练胆料敌等精微之事必苦思之。品、学二者,亦宜以余力自励。”

曾国藩还对弟弟说,湘军中人人都讲究将略、品行和学术,并且激励弟弟在军中要以讲求将略为第一要务,希望他能做一位优秀的军事统领。

曾国藩还鼓励弟弟,让他先做湖南省内出色的人,然后才能成为全天下出色的人。

这句话有着很深的用意,也很巧妙的。一方面告诫弟弟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做起;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他对湖南人才的信心,认为湖南在全国的地位已经很高,如果能够在湖南出类拔萃,那么在全天下也一定不会差。

相关文章

  • 823.《曾国藩家书》:骄兵必败,知已知彼,做事不偏激,不随波逐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建者,在长期与太平天国的作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军事思想。 比如,“凭壕对击坚忍不出”的作...

  • 随手一挥

    保有正念,保持觉知 ,以清明之心活在永恒之当下,以清趣之心探索未知之世界 ,不随波,不逐流,不趋炎,不附势,不谄媚...

  •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

  •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晴

    今日看了一个百家讲坛关于讲曾国藩家训的视频,郦波讲的,其中说到曾国藩家书里写到“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我很有感...

  • 宁静致远

    坎坷人生路, 往事不回首。 不经历风雨, 怎么見彩虹? 不随红尘波, 不逐世俗流。 宁静能致远, 淡泊可养心。 胸...

  • 坚持(二)

    听了郦波教师解读《曾国藩家书》,深感到这40多个春秋活得太累,只因不宽容,不大度,不洒脱。从今以后,我一定每天坚持...

  • 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精华》Day 1

    今天开始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精华》。 在第1讲的末尾,郦波说道:曾国藩的家书家训主要写于他外出做官以后,教书的教...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学做人做事,汲精英智慧

    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 上卷《曾国藩家书》有10个主题。下卷《哈佛家训》有15个主题。 今日结合...

  • 分享

    《曾国藩家书》记述了曾国藩先生一生主要活动,反映其从政、处世、治家、治学、治军的重要思想,成为后世做人做事、为官从...

  •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01 既然是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那就先来讲讲手中这本《曾国藩家书》,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23.《曾国藩家书》:骄兵必败,知已知彼,做事不偏激,不随波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jf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