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思辨
求仁得仁又何怨哉

求仁得仁又何怨哉

作者: 097bbe3f4b48 | 来源:发表于2017-02-21 11:50 被阅读70次

    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的感受,善良诚实的人总是受尽欺负,而自私自利、不择手段的人们往往身居高位、富贵荣华;不论何处木讷老实的人常常无人欣赏,甚至被认为是性格缺陷,而油腔滑调、专营取巧的人们却是处处讨好,不可一世。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越向前发展,变得越追求物质和表面,还有那被普遍认为无所不能的科学的理性。

    对于生长在这样一个不复美好的时代环境之下,还在坚持追求完满的那些人们难免感到愤愤不平,却也只能无力的发出一声叹息:好人没有好报。在古时候,社会虽然普遍推崇道义,但少量害群之马总会无视道德观念而迫害他人,造成那些不良风气的存在。而一旦自身遭遇到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之时,人们就会倾向于怨天尤人,不满上天的不公。

    论语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哉”,意思就是我们以仁德的态度处物待人,并不是要求得他人任何的回报,而只是我们想要满足自己内心希望仁德的这种态度,既然我们真的无愧于心地施行仁德,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在这里,我还是想再一次的引用纪伯伦的一首诗中的哲理,“爱,除了自身别无所欲,也别无所求,因为在爱里,一切都已足够”。说到这里,道理应该很明朗,我们追求仁德、善良、正义、诚实等等一切美好的品格,并不是想以它们为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我们的全部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曾经多年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在一场婚礼上,新郎因高兴而忘乎所以地把戒指戴在了自己的右手上,牧师主持婚礼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这个错误,因此满面笑容的提醒新郎官:右手已经够完美了,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让右手成为右手,即是对右手的最高奖赏,同样,让善人成为善人,即是对善良的人最高的奖励。

    诚然,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不公平的现象,付出的并不能和得到的完全成正比。就像那个帮妈妈烤好甜饼的小女孩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奖励,而调皮捣蛋什么都不做的弟弟却得到的是一个甜饼,不是上帝遗忘了那些好人和辛勤付出的追逐梦想者,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成全了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以及选择的道路,只是人们太重结果,而殊不知过程即是奖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从哪来回哪去: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仁义不是手段,而是信仰。天生不会专营,也学不来。

      本文标题:求仁得仁又何怨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ny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