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二十九
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势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有言:人类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的进入社会化、集约化、协同化的大规模社会,依靠的既是生命本能的同,也是文明理智的本能的同。
即使语言、文字不同,所有人几乎都可以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即使文化、习俗不同,所有人几乎都可以理解他人的善意与谎言。这就是因为人类之情感是相通也,心中所发之情绪是相通也,人类之思想行为的基础逻辑也是相通也。何止于人类,如:猫猫狗狗,猪马牛羊,皆可有感而通于人类情感之可能,即使其所感并非人类之所感,然而并不妨碍人类以自己所熟悉的方式来体会和表达这种情感和情绪。推而广之,即使是有生命之花鸟鱼虫,即使是无生命之风花雪月,亦可以被人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所描绘与感召,形成某种方式的联系。于是伤春悲秋者,赋情比物者,皆人类之移情作用也。
所谓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是也。本乎人情世故者,交感而互通者也。有所同而有所通,有所感而有所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