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607296/cc9ddd24e32ed929.jpg)
很多人都会问我,内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我们来从另一个角度深入解析,帮助你理解为什么会内耗,以及如何真正解决它。
我们先来想象一个场景:小李是一位年轻的职场新人,他每天上班都要花好几个小时调整状态,明明很想工作,却总是磨磨蹭蹭拖延。工作没有进展,心里又满是焦虑。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困惑?为什么明明知道要做某件事,却总是停在原地,无法真正开始?内耗的本质是什么呢?
其实,心理学告诉我们,内耗的根源常常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存在着冲突,而这些冲突大多与自我评价有关。比如,小李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拖延,但实际上是他在工作中感到无力,他内心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质疑:“如果我做不好,别人会怎么看我?” 于是,他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漩涡。
这种“我必须完美”的思维是内耗的根源之一。你总是在想,“如果不能做到最好,那还不如不做”。这个完美主义的标准让我们害怕失败,害怕被人看到自己的不完美。于是,我们选择拖延,表面上是为了逃避压力,实际上是避免自我评价的崩溃。
但现实是,没有人天生就能完美。回到小李的例子,他其实是在用拖延来保护自己,避免直接面对失败的可能性。这种保护机制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理,然而,它消耗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让我们陷入内耗。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内耗呢?首先,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失败”和“成功”。把成功定义为每次行动中的一点进步,而不是最终结果的完美。比如,小李可以把“每天提交一份完美报告”的期待,改成“今天我先完成前两段文字的草稿”。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从追求完美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开始真正行动。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内耗往往来自于我们对自己过于苛刻的评价。我们常常对自己不够包容,无法接受自己会犯错或者不够优秀。这个时候,告诉自己:“我可以不完美,但我依然值得被认可和爱。” 这种自我接纳并不是放纵懒惰,而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让我们有足够的动力去持续改进。
再回到小李的例子,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再苛求自己每份工作都必须达到满分标准,而是以“完成即成功”的心态去应对任务。很快,他发现内耗减少了,行动力增加了,甚至他逐渐能够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
当你意识到内耗不是问题,而是一种避免痛苦的解决方案时,你就能够带着更多的理解去看待自己的行为。也许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所谓的“懒惰”其实是对未知的恐惧,你的拖延是为了逃避评价和失败。当你能够接纳自己的普通、允许自己犯错时,内耗会自然减少,而行动力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下次当你觉得自己陷入内耗,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在追求完美?我是不是害怕失败?” 通过这样的反思,你会发现,减少内耗的第一步是对自己更加包容,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你准备好尝试了吗?
如果你心理有什么困惑,可以随时找我聊聊哦,我们拥有系统的方法,协助你梳理出真正的问题,帮你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