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不乏一些一鸣惊人的故事,在这些一鸣惊人的故事之后,往往是尘埃落定般的寂静。即使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波澜壮阔,当波澜壮阔过后,仍然会有尘埃落定的宁静。某些方面来看,那些一鸣惊人的背后,常常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细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某个层面上来看,蔺相如能够在赵国的尊严面临受辱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并且有勇气以死相搏,逼着秦国的国君不得不低头,这样的成绩就在赵王的眼皮子底下发生。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彼时的情况应该说是发生在瞬间,在瞬间发生的事情,需要在瞬间做出反馈,这种反馈的迅速,可以说近似于本能。
人都是感性动物,那些君王也不例外,这些手中握着无尚权力的人,可以任由自己的喜好封赏那些有功劳的下属。反过来看,正是有了这样的先例,才会有了后来那么多的逐利者,在这条逐利的赛道上,可谓是竞争的异常激烈,乃至于催生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近臣攻略。
这样的状况现代社会亦然有之,那些远离京城的封疆大吏,见到在京中坐官的人也时常会有矮半截的现象,其内在逻辑就是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那些在外死命拼杀的将士,职位升迁的速度往往没有那些在皇帝身边的近臣快。
究其根源乃人性使然,某种程度上来看,人们更愿意相信眼睛所见的事实,对于一些潜在的信息却常常会有忽视的现象。即便是今天,那些一把手和手握实权的人身边总是会聚拢很多寻找机会的人,反之亦然,那些二把手和没有实权的人则会有身在闹市无人寻的尴尬。
从蔺相如的迅速升迁中可以看到,一些文化的传播具有很多的变量,对于一些具有正义感的群体来说,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榜样,大丈夫理当如此。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一些机会主义来说,这也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与其在君王看不到的地方拼搏,不如在君王面前表演,一旦那些表演获得了君王的认可,各种各样的好处自然就会随之而来。
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都说是在学习各自的人生榜样中完成了自我的塑造。于是,在自我的塑造中形成了一种可以看到的价值观。殊不知,在人生博弈的舞台中,那些价值观成为了冲突的重点,乃至于,在某些事物的争论中各持己见,有些观点甚至于吵了数千载也依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观点。
回到题目中的问题,从一鸣惊人到尘埃落定到底有多远?可以说很近,近到只需要改变一下曾经的执着,就可以有演绎出历史上那些一鸣惊人的戏剧人生。也可以说很远,远到一生都在追逐尘埃落定后的宁静。一鸣惊人的故事不会停止,尘埃落定的故事也会经常在身边上演,该走向何处,全凭身处其中人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