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开学一个多星期了,在中心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环境卫生到学校秩序,从课堂教学到课下辅导,从培优补差到关爱留守儿童,一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可能过了一年,长了一岁,现在只要超过晚上十点,就再也不能入睡。
打开手机,学校工作群里,还是老师们海量的工作信息。让我惊讶地是,吴老师最后发的每日辅导工作总结,时间竟然是23:49!
这么晚了还在工作?我被震撼了,这已经是许多年没有的感觉。我有了一种强烈地写东西的想法,反正睡不着,干脆翻身起床。
办公桌上,邯郸市肥乡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特别的醒目耀眼。
就写精细管理吧!
本学期开学以后,学校制定了师生一日常规,共33个节点,觉得已经够细了。但现在突然发现,和领导的要求还差的太远,深度和细节还需要再行挖掘。
我想到了衡水模式。

02
前些年上级大力推进学习衡水模式或者是衡水经验,我总认为没有什么好学习的。只要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踏实有效,坚持下去,自然水到渠成。
但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坚持更难。就像一个人端一杯水,5分钟可以,60分钟也能坚持,24个小时就坚持不了一样。
我师专的两年是在衡水度过的,1986年实习时也到过衡中。现在衡水、冀州、武邑、枣强,也还有当年的同班同学,依然在讲台上辛勤耕耘着。
2007年,在衡水学院1个月的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期间,参观了一中、二中等学校,使我感慨莫名。
“穷则思变”。我想,衡中的成功,一方面起源于衡水历史上没有支柱工业,农田多是盐碱地而造成的贫穷对教育改变命运的顶礼膜拜,另一方面是衡水教育者长期默默无闻的无奈坚守和绝境中的反击。
想到1999年,我在实中任教务副主任的时候,衡中的老师就到实中来挖生源。而我们这儿许多学校对生源问题的觉醒,足足晚了8年。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守和一代又一代人辛勤的付出,而生源就是起跑线。
优质的生源必然导致学校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和学校声誉的迅捷鹊起,劣质的生源使老师们疲于应付毫无建树,磨灭了激情变得消极倦怠,学校也逐渐走下坡路。
一个学校想兴旺不容易,想一夜间败毁也不容易,就像温水煮青蛙。长期的彼长我消,导致了今天衡中独家坐大的局面。
既然人家成功了,我们就要学习,这是胜则王侯败则贼的铁律。

03
衡中学生一天的时间是这样的:
5:30起床铃声大响,学生穿衣和整理床铺时间是5分钟。要求:被子叠出角来,铺面要平整,外面不能有一件多余物品。卫生差的宿舍会被检查的老师拍下来,连同宿舍成员的名字,一起张贴出来。
5:40必须站在操场上拿着小本背东西,迟到则下一周每天早上加跑三圈。然后跑操,要喊“高考必胜”之类的口号,喊的不响重新喊,要不就加跑。
6:00-6:30,一三五是语文,二四六是英语。每个早读教师都布置了明确的任务,列在黑板上或提前印出相应的资料下发,学习目的性更强。
6:30早饭。
6:50-7:35早预备,预习上午上课的内容。
7:45开始上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10分钟,教师不许拖堂,查到后罚款。课间教室内要保持安静,要讨论需小声,不能让第三人听见。上课前2分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进班,但不能讲课。上午上课四节,11:10结束。
11:10-12:15是一个多小时的公共自习时间,学什么都行。
12:15午饭,12:40必须进宿舍门。
12:45-13:45午休。不许听歌、看书、学习、聊天,要保持绝对安静。
下午两节课,三节学科自习。
6:15晚饭,6:35必须到教室,安静下来学习。
6:50-7:10是看新闻时间。
7:15-9:00,上两节学科自习。
9:00-9:50,上一节公共自习。
10:10熄灯。
下面简单说明一下上面说的两种自习方式。
学科自习就是在某节自习课内只允许做规定的科目,规定范围的题目。全部题目预先印刷成试卷样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选择题涂卡,录入微机排名,主观题由任课教师阅卷,统一讲评。
这样的自习,每天5节,也就是要考试5次,第二天老师要打出成绩单,排出名次。
公共自习是给学生留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有三节,主要用来整理笔记、改错和探究难题。

04
了解衡中的作息时间之后,自然联想到,这魔鬼一般的时间表怎么执行下去。
人懒散是一种天性,是靠什么让衡中的学生们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而且不知疲倦?
答案自然是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1、起床时间5分钟要叠好被子,还要有角,否则会被老师曝光,因为每天都有教师检查。
2、起床铃响后10分钟必须到操场,因为在此前班主任就在操场等着了。
3、跑步的时候会有老师盯着你的嘴,看你喊不喊口号,喊的不响重新喊,因为班主任一直跟着你在跑。
4、早读任务目的性很强,因为老师提前已印出相应的资料。
5、就餐时间从教室到餐厅和回到教室共20分钟,学生不敢跑步只能竞走,学生吃饭的速度必须快,否则吃不饱会饿晕,因为有老师在监督。
6、早预备不会迟到,因为老师会每天准时站在讲台上,清点人数。
7、上课前2分钟进入学习状态,因为老师到的比学生还早。
8、午休的1小时没人看书闲聊等,是因为老师一直在走廊里巡查或偷听。
9、晚自习结束回宿舍到熄灯前的20分钟,需要疯狂的洗澡,是因为10:10后教师的严查。出问题会被通报,班主任轻则罚你跑圈,重则停你的课。
10、每天5节的学科自习相当于考5次,是因为老师们对试卷的评分和排名。
11、衡中学生不用现成的参考书,是因为老师们已经自己编好了各类学案、作业和自助。
12、学生每人都有纠错本,而且内容不少,因为老师每半月就检查一次。
13、周测一周一次,月考整体排名,师生都很重视,因为排在后面必须要强制加班。
14、学生对学习有着宗教般的狂热,丝毫不觉得每日学习的辛苦,是因为老师们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

05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固然不错,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和老师们忘我地工作,却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对照衡水老师们的作息节点,我们明显有很大的差距。
但再一想,这些差距却不是天然的鸿沟,也不是什么多深的学问,只要再精细一点,再吃苦一点,再坚持一点,就好。
任何一所学校的崛起,都不是吹出来的,都是一代又一代老师们的汗水,堆积起来的。没有吃苦,没有坚守,什么都是一事无成。
学衡水,学什么?
学习他们以苦为乐的敬业精神!
学习他们爱生如子的慈母情怀!
学习他们坚心从教的崇高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