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45—61
1.孩子们基于对自己生活经历的理解,总是在对自己、他人以及周围的世界做着决定并形成着信念。他们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
决定之上,建立在他们对于自己为了“生存”和“成长”而需要怎么做的信念之上,非常普遍的情况是,孩子们会把自己和兄弟
姐妹相比较,而且会认定,如果自己的某个兄弟姐妹在某个方面做得很好,自己的唯一“生存”选择只能是以下四项之一
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竞争,努力做得比家中其他孩子更好
反叛或者报复
因为相信自己赢不了而放弃
2.有时候,一个家庭里的所有孩子可能都会选择在同一方面出色——尤其是在家庭里的氛围是一种合作而非竞争的气氛时。但是,大多数孩子相信,为了有归属感和价值
感,自己需要与其他孩子不同。
3.排行最大的孩子
在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的相似性是最容易预测的,因为这是个变数最少的位置。例如,排行中间的孩子可以有多种情况,比如三个孩子的中间或七个孩子的中间。排行最小的孩子的相似性与老大几乎同样容易预测。独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以能像老小,取决于他们是像老大那样被赋予更多的责任,还是像老小那样被溺爱。
4.排行最小的孩子
我们最先想到的描述老小的特征就是娇惯。很多老小不但被父母娇惯而且被哥哥姐姐娇惯。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错误地认为,他们必须不断操纵别人为他们服务,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排行最小的孩子常常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来激励别人为他们做事。他们常常富有创造性,并且爱玩儿。他们大部分的创造性、精力以及智力都会用在通过魅力操纵来得到目已的价值感。
通常,老小会因为身处父母的偏爱与哥哥姐姐的怨恨中而感到困惑。对于受到娇纵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危险是只要他们没得到别人的照顺或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往往认为生活不公平。他们经常感到自己被这种不公平伤害了,并且认为自己有权爱牌气、为自己感到难过,或者会以一种对别人有破坏性或伤害性的方式来报复。他们可能会产生这种想法:“当别人照顾我时,我才觉得他们爱我。”
5.独生子
独生子对自己的期望往往与他们感觉到的父母对他们的期望一样高。因为他们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他们大都愿意并欣赏独处一或者他们也可能害怕孤独。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独一无二,而不是成为第一。
6.一些特例
有许多因素会造成例外。其中之一就是性别。如果老大和老二性别不同,两个孩子就都可能形成老大的特性,尤其是在那些
性别角色泾渭分明的家庭里。两个孩子都会承担起自己性别的老大的责任。例如,如果老大是个男孩,他就会有男性角色的老大
的特点。如果老二是个女孩,她就会发展出女性角色的老大的特点来。
另一个例外是,孩子们有时会专断地转换其排行位置的特点。老二可能会变成一个“支维斯型的孩子”一竭尽全力赶超老大。这时,老大可能会放弃作为家里第一个孩子的典型特点,一个确切的迹象就是他放弃完美主义。这个孩子可能决定“如果我不可能成为最好的或第一,干嘛还费劲啊?”一个因此而“放弃”并让位给比自己小的“艾维斯型孩子”的老大,有可能变成生活的“辍学生”。许多父母都提到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帮助
他们理解了老大的苦楚一一他被老二赶下了台。这种理解为他们提供了给老大以鼓励(而不是发火或沮丧)的基础。
如果老小变成了“赶超者”,本属于他的娇宠地位自然就空缺了出来。排在老小前面的那个孩子则可能填补这个空缺,从而形成老小所特有的个性。
7.家庭氛围
导致出现例外的另一个因素是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既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孩子之间的不同。在一个推崇竞争并且塑造竞争气氛的家庭里(正如很多美国家庭那样),孩子们之间的差异就会增强。在一个推崇合作并塑造合作气氛的家庭里,孩子们之间的不同就会减少。很多父母没有认识到,当他们彼此在养育方法上存在分歧时,就营造出了一种竞争的家庭氮围。那些对彼此的养育方法认同的父母,营造的是一种合作的家庭气氛。
8.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最恨父母对我们说“你只要努力就会做得好”?这句话背后的态度常常是说教或者失望。
这种态度会让所有的孩子都丧失信心。对绝大多数老大来说,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会做得更好是灾难性的。老大做得可能不尽人意的原因,在于因过于追求完美而造成他们过于紧张,以至于表现得没那么好。告诉排行中间的孩子说,只要他们努力就会做得更好,也可能会让他们丧失信心,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错误观念,认为自己不可能像已经在某一方面独占整头的哥哥姐姐做得那样好。老小也不喜欢别人来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因为他们的观念是唯有別人照顾他们时,他们才会得到更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恰当的做法应当是一种鼓励的态度,而不是失望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