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连载小说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第十三讲:百年雄文求贤令 下(三)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第十三讲:百年雄文求贤令 下(三)

作者: 大师兄缪玮76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08:03 被阅读59次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第十三讲:百年雄文求贤令 下(三)

导读: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大家好,欢迎收看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第二篇君臣互选,第十三讲百年雄文求贤令 ,我们讲到了求贤令出,各国士子陆续入秦,秦公设招贤馆迎接,荧玉归秦,言及卫鞅对孝公的评价,无不切重要害,孝公在惊愕之余对卫鞅充满期待。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第十三集

《求贤令》颁布伊始,各国士子入秦,看秦孝公的选用育留人才之策

    卫鞅自从看过求贤令后就决议离魏入秦,但是入秦后是不是真的要通过百里子的关系直接面见秦公,卫鞅还在犹豫,他并不是不相信的的才能,而是对秦公的态度不明,秦孝公在求贤令中只说了求强国之道,但是不是和自己的理念相符,又能不能完全信任自己,卫鞅却毫无把握。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侯赢与卫鞅两人的无酒不成席。候赢是个开小酒馆的,是个性格豪爽的侠士,但又能够跟卫鞅这种尊崇法制的人结交为朋友。所以性格并不等于价值观,并不是说性格不同,就不能成为朋友。卫鞅初入秦国评价秦国酒菜,卫鞅和入秦的其他士子不同,卫鞅是一个逆向思维的人,他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想普通人不敢想的事。秦菜苦酒,说白了就是野菜,野果酿的酒又苦又涩,这么一来士子们又跑了一大半,连国都这么穷,这些士子大都出身大户商贾之家,有几个能受得了。

  初入秦国的卫鞅在见秦孝公之前用了数十天时间去了解秦国的民风国情。就像在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我们想要立稳脚跟,起码沉下心来至少三年的时间。如果一份工作想要做三年以上,起码我们要用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去了解行业和企业。卫鞅用了数十天的时间他是走来秦国的。事实上,一言以蔽之,你既要听到《求贤令》上的好,但是你也要知道秦国现在毕竟是一穷二白。就像选择一家企业,你既要了解他的优势以及发展前景,同时你也要接受他现在的不完美,隐藏着的诸多问题,如果每个企业都完美了那也就不需要招聘了。

    更重要的是卫鞅他不但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他还敢于直接面对问题。所以卫鞅让侯嬴告诉他秦国的不好在哪里?第一,内斗;第二,穷。对于成年人的世界里面只有一种英雄主义,我们承认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我们依然不放弃追求美丽的心。所以《求贤令》上让我们看到了秦孝公的格局以及秦孝公的嘉许,但是我们也得接受秦国现在的种种不完美,如果一个企业连问题也没有了,这也就意味着不需要我们了。

      秦孝公把《求贤令》确定了之后,为什么秦孝公会让景监来负责秦国的招贤。原因其实很简单,甘龙是秦国老世族是既得利益者,甘龙又是秦孝公不能够掌控把握的人。而在这个时候秦孝公要用的一定是自己最放心的人。他要用的人一定是像景监、车英这种忠诚的员工,而不会像赢虔,像甘龙他们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永远让人捉摸不透。做一件新的事情的时候免不了会犯错,所以要用的就要用自己最放心的人,至少任何时候自己都还能掌控到局面。

    景监说负责招贤派自己的身份低微,秦孝公告诉景监,你只要去做就好。关键是你能够把我的想法百分之百的去执行,而不是打任何的折扣。现实当中很多员工提离职的原因是老板你不重用我,你没有把我放到核心层。那问题就来了,老板为什么不把你放在核心层?因为你离职离的太多,一家企业连一年时间都没做到,你就想进核心层,怎么可能!管理说白了就是用人,而用人是用放心的人,但要知道足够多的时间才会有足够多的信任,而足够多的信任才会有足够多的机会。

    秦孝公让景监、车英负责招贤不但是重视这件事情,而且是非常重视,所以秦孝公他要保证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但同时秦孝公他在用景监和车英的时候,他也在不断的在给景监和车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秦孝公给景监树立的就是做事情的信心,而给车英树立的就是你不要觉得只有打仗才是绩效,其实真正做好了任何的工作都是绩效。所以,在选用育留人才里面,包括秦孝公对入秦士子以及卫鞅,秦孝公都是非常用心的在选择。

      但这还只是初见,就像人力资源部的招聘流程,招聘广告发出去了,简历也找好了,但接下来还有电话邀约,还有初试面试、复试,而且不仅仅是秦孝公面试卫鞅,作为求职人员的卫鞅他还三次面试秦孝公。这个世界每一份付出都有回报,但付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只求回报。当你付出并且开始索求回报的时候,那就不是在付出,而是在索取。正如佛家经典《金刚经》所说“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第十三讲:百年雄文求贤令 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jg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