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女子,我们最熟悉的便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与谁都不争,与谁争都不屑”的杨绛、“民国世界临水照花人”的张爱玲。
即便没有梁思成、徐志摩、钱钟书,林徽因仍然是林徽因,杨绛依旧是杨绛,因为美貌、才情为世人所记。相反,倘若没有张爱玲,胡兰成更是不值得一提。
而比林徽因小一岁、比杨绛大六岁的另一位女子,却鲜为后人所了解。这位便是上海滩的名门闺秀严幼韵。

1905~1929: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
严幼韵的祖父严信厚,是李鸿章的幕僚,在宁波、上海两地开设数家纺纱厂、面粉厂、榨油厂,是将现代机器引入中国工厂的第一人,是中国东南部首屈一指的大商人。
父亲严子均是祖父的独子,继承祖父产业。母亲杨氏,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平和、不爱社交、喜欢古典小说、热爱诗歌、喜欢养蚕、养金鱼、喜欢收藏珠宝、爱旅游。
父亲很顾家,尤其喜欢女儿,生性敦厚慷慨,多才多艺。母亲温和、孝顺,有知识、有情调,是个不争的安静女子。父母即使吵架,也从不当着孩子的面。
毫无疑问,严幼韵的童年是幸福的。
1919年,14岁的严幼韵在天津女中读书,20岁到上海沪江大学学习,因校规太严,大三转到复旦大学,成为复旦大学的首届女生。
那时,裁缝每天都到家里来,每天都有新衣服,同一件衣服从来不穿第二次。家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奶妈,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女仆,每个小家庭都有自己的厨师。
居住的房子相当宏伟,绵延静安寺一带半个街区和地丰路的整个街区,一家四代,八十多口人,全靠父亲一人支撑。
出行时,有私人司机和副驾驶员,由于开着牌号84的豪车进入校园,让同学们羡慕不已,故有“84小姐”之称。
严幼韵喜爱网球、排球、滑冰、游泳,经常和朋友一起吃饭,看电影,骑马。
无论从衣、食、住、行、娱乐、学业的任何一方面考察,这都是一位彻彻底底的千金小姐。
1929~1941:追随丈夫、承担职业的外交官夫人
十八岁的严幼韵很认真地对母亲说出她的婚姻观:“未来的夫婿不仅必须赢得我的爱慕,还必须是我尊敬的人,是否有钱无所谓。”
杨光泩,20岁清华毕业,24岁获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法、政治学博士学位,27岁,清华政治学教授,北洋政府外交部顾问,28岁外交部驻上海特派员。生性随和,善于社交,热爱网球,爱跳舞,对弟妹照顾有加。
杨光泩的条件不仅能满足严幼韵婚姻观的两个“必须”,并且家世好,对她进行疯狂地追求。一个青年才俊,一个名门闺秀、复旦校花,二人结合可谓天赐良缘。
外交官的工作性质,每隔几年,会从一个国家搬往另一个国家。婚后的严幼韵承担起外交官夫人的职责,追随丈夫,去了海外。三年里,从伦敦到日内瓦,从日内瓦到巴黎,从巴黎到再次回伦敦、日内瓦,最终回国。短短三年,便经历五六次搬家,每次去往一个国家,需要租房子,招聘佣人、厨师。
三年,从衣食无忧的公主,变成面对着操持家事、招聘培训仆人、指导厨师、策划并主持众多派对的“管家”。初为人妻、人母的严幼韵竟然把这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并且生活得很快乐。
1942~1959:挺过战争、工作赚钱的母亲
1941年,日本轰炸珍珠港,向美国宣战。杨光泩及其他七位中国领事被日军杀害。留下了严幼韵和三个女儿。36岁的她不得不担起总领事太太的职责,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女儿,还要安抚其他领事的妻儿。太太们的争吵,孩子们的疾病,积蓄的山穷水尽,焦虑使她的体重降到41公斤。
后来,她组织太太们种菜,种豆,养鸡,养猪,再加上众多华侨的帮助,勇敢的她带着太太、孩子们挺过了战争。
1946年,去世的丈夫补发的薪水和自己的积蓄已经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于是在胡世泽的推荐下获得一份“礼宾官”的工作岗位。婚前婚后的严幼韵几乎不会早起,但工作后的严幼韵没有迟到过一天。
进入联合国工作之前,严幼韵从未正式工作过,但外交官夫人的经历给了她信心。高情商的她很快就琢磨到工作的要领。就这样,非常享受地在联合国工作了十三年半。
1960~1985: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晚年伴侣
1959年,严幼韵和顾维钧在墨西哥城完婚。顾维钧的经历和品性自然满足她年轻时婚姻观里的两个“必须”。
婚后的严幼韵终于能彻彻底底地结束了每隔几年就要搬迁的生活。安定下来后,严幼韵一直以丈夫为中心,她说:“我非常喜欢全身心地照顾维钧,使他更健康、更舒适、更开心,而且我相信在我的关心下维钧会活的更滋润。”
早晨为他准备一杯热柠檬水,下午三四点,为他准备汤、饼干、面包,晚上十一二点,为他准备一杯阿华田和一些点心。让他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做口述史研究。
严幼韵是顾维钧的第四任妻子,也是他最爱的一个。除此之外,她和他的子女们相处的也很融洽。
顾维钧的女儿菊珍这样写到:
最亲爱的幼韵:
我从您的身上学到了惜褔。您为我带来的最大福气之一就是认识您并从您的智慧和力量中得到了启迪。您对父亲的关爱,使他享受了多年的幸福生活。对此我想表示感谢,我还想感谢您让我和德昌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感谢您使顾家聚集在一起……
1985年,顾维钧97岁,平静地离世。
1986~2017:优雅一整个世纪的百岁老人
晚年的严幼韵,不仅目睹了子孙们令人满意的事业和生活,还帮助过很多孩子在美国立足并且取得成功,这些年,她依然生活得很快乐。
1992年,幼女因大肠癌去世,让她不愉快了一段时间。
2003年,自己因患大肠癌,接受手术,做完手术,五天后就回家修养,便将生病之事抛之脑后。几个月后和为她做手术的医生在寿宴上跳起了舞,那一年,她98岁,化着妆,穿着高跟鞋。
为何她能优雅一整个世纪
1.能享福亦能吃苦
虽然,严幼韵不曾在各行业留下骇世之作,但从小在物质和精神上被父母双重富养的她,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既能享受千金小姐的富裕生活,也能忍受战乱时期自力更生的穷苦生活。
苦难究竟是磨练意志,还是摧垮意志,全看受苦者的素质,不能承受苦难的人,同样无法承受幸运,素质好的人既能承受大苦难,也能承受大幸运。
2.不恋过往向前看
读完严幼韵的口述《一百零九个春天:我的故事》,她总会提到自己生活地很开心。好像,她的一生与烦恼无缘。
其实,仔细一想,真不是。杨光泩惨遭杀害;战乱时期的颠沛流离;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生病;顾维钧的离世;三女儿因癌症去世;自己被确诊大肠癌……这其中的任何一件事对当事者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打击。而严幼韵总会乐观地面对,虽然痛苦,却不夸大。
知道痛苦价值的人,不会轻易向别人泄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
所以,当很多人纠结往事,在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时,严幼韵在思考如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3.有智慧有爱心有使命感
严幼韵总会说:“在我的一生中,不管遇到何种困难,我总是认为会有人伸出援手,事实也的确如此。”她说她的一生中有很多贵人,殊不知,她自己却是很多人的贵人。
严幼韵这一生最让人称赞的是,她的教养。在和别人相处时,她总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人很舒服。
“让别人因为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或许这才是严幼韵的过人之处。
智慧、爱心、使命感,正是这种大格局让她优雅了整个世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