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与推己及人

作者: 须弥0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20:37 被阅读311次

人的存在就会生出得失之心,生命得失,即而扩展到物质,因外在物质得失亦影响到生命存在。在内表现为戒惧,对外表现出敬畏。所以对生命不怀戒惧,对人不怀敬畏,就会危及生命,也易失去物质。

得与失本是一体的。得与失在外界是条件的存在,而非仅是欲求的存在。生命是主要的,物质得失是次要的。为物质得失而伤害生命得失就是失本。

仁爱是空洞字眼,加上得失才能诠释。当然生命需求为主,物质为辅。使人人得所欲即仁,为上司得失考虑即忠。使父母得其所欲即孝。为得失讨伐侵夺者,为多数人讨伐侵夺的人即正义。

得失心推及人,明白他人需敬畏,尊重。恻隐心推及人,明白他人需平等相待,爱与被爱,担当责任。

既然得失心是本,放正立场推己及人,顾家人得失,顾他人得失。为得失而不顾立场就是贪妄,即所谓乱臣逆子叛妇等。为自己得失而侵害他人即伤天害理。人人都有得失需求,无度即妄。对取舍合宜与否判断即是是非评判。

有些学派悟到人性本同后,主张离父母妻子爱众生,可父母妻子都不爱何以爱众生,且舍近求远。执于离,反而着了相。得失生出取舍,既然得失源自存在,可刻意离欲断生岂不有违存在。若都如此人类绝亦,人性岂不断了源头。

佛道儒都悟到人性,但在对待人性上佛道走到了歧途。儒家是去掉不合理的欲求,用克己复礼对待人性。不违人性又矫正人性的弊端。至于悟到片面人性,如李宗吾,杨朱,墨子,也只能片面用来格物,后果自然走向偏执。

得失之心来自存在,即生命本性,本性之需是正常正命意识,过多的需求就是尘扰和欲望。

心之本体,非善非恶的,取舍不同,善恶是对取舍评判。是非,善恶评判来自自我的法执。发之于外,立场不同此结果便不同。

怵惕,恻隐,似乎是一切生命体之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怵惕保卫生命,恻隐之心发之于外就是仁爱。

任何学派都对生命是敬畏的,源自生命的得失,即使那些追求长生,求仙,祁福,禳灾都是因为生命敬畏而萌生的。对外都是救世拔苦,源自推己及人,譬如仁孝,慈悲。所以可以说任何学说宗派都是源自存在,及探求如何更好存在。

去人欲,存天理,这天理就是怵惕与恻隐,或换个名字,就是敬畏生命和仁爱他人。那么人生诸多或所有行为是否就是在敬畏与仁爱之前的取舍。比如在战争,就为整个军队存活而取择杀敌,杀叛。杀是为了更多人活,安民安军。

儒家把恻隐扩大到所有人类。佛家把恻隐扩大到所有动物。怵惕与恻隐之心是心之本识,与眼睛能看,耳能听,是自然的本能。人性就来自与它。

心发之于外,对众人即仁;与人分利,处置得宜即义;对待不同关系即礼,所以有轻,重之别;待人接物即信;应用于事即智,既不被欲望尘扰之心观察自己七情六欲,从而通晓他人的七情六欲,从而趋利避害。人在争夺生存资源与外物交集时,利可以是权、色、财、名。害可以是死、伤、失、损。

在父前为子,在军中即将,在敌前为敌,在领导前为臣属,即在人性前摆正自己位置。放对位置,即放对立场,在父前为子就要做儿子该为的事。在军为将就要做将该做的事。这个立场始终随着在各种位置,找对自己身份。佛家讲出离,出离就是出离我执,有我执的人在父前还执自己是将军,发号施令。在子前还觉自己是孩童,任性放肆。在妻前还以为自己是才子,吹嘘不已。在敌前却还当自己是友人。这恰是放不对立场。而出离就是指出离我执,放正放置。所以出离与放正立场并不予盾。所谓是非道德就是没有放对立场的评论,执着僵死的知识与观点,不合时宜的判断。

德即放对立场仁爱,如爱父母兄弟,但不爱家人却对外人好即伪善,伤害家人取悅外人即叛子,伤害国家取悦外国即叛臣,伤害主人取悦外人即叛逆,对敌仁慈却伤国人即蠢猪。

所以上述都是关于利害及推己及人,为生存资源争夺服务的。利害即怵惕恻隐的扩展,扩展到争夺生存资源上。所以人最大敌人即看不清自己的七情六欲,长处短处。还有放不对自己的立场,即没找对责任圈。立场一错,一切都是错的。立场圈内要守护,立场圈外之敌要对抗,但要尊重人性,对敌人在人性上也要敬畏。

正心,站对位置,这两件事是人生最重的。立对了,就要坚持立场,为立场内的利益服务,立场外的评论一概不要放心上。他们站的立场与你不同。也就是站在另外立场上的看法。

孔子参到仁与恕为止,向外格物。六祖参到非善非恶后,专在打磨心性,去除欲望。佛陀参到人性之后看到欲求之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与生命之苦,生死老病,旨在去除欲求,摆脱生命的外求,避世务,重内修,内修即舍离。从而教化自己所得。

人心不缺巧诈,所以教化目的在恢复人性。现在讲权谋文化作品到处都是,大都远离教化。

看到蒙在人性上的欲望后对待欲望方式并不同:

老子看到欲望后主张空其心适腹,无为。孔子看到欲望主张:克己复礼。佛佗看到欲望主张:泯灭,无欲无求。可见都悟到人的本性,然而在对待方式上有了差异。

相关文章

  • 得失与推己及人

    人的存在就会生出得失之心,生命得失,即而扩展到物质,因外在物质得失亦影响到生命存在。在内表现为戒惧,对外表现出敬畏...

  • 推己及人

    今天听于丹讲论语,一句话让我羞愧了起来,“难道你足够贤仁了吗,都可以对别人评头论足了?”

  • 推己及人

    推杯换盏,欢声笑语,这是热闹又痛快的场面,可是于我,却是一种孤独,因为内向,只能点头微笑,那种苦痛无法言语。 为了...

  • 推己及人

    卡尔·门林格尔曾言:“爱自己与爱他人并不冲突,如果不会给予他人爱,那么很难会真正爱自己。”自爱者,懂得对待人与生命...

  • 推己及人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

  • 推己及人

    今天是复工的第一天。按照要求,大家都做好了各种防护措施,戴起来医用口罩甚至N95口罩。就这样在口罩的关照下工...

  • 推己及人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374: 宜阳县董王庄乡赵坡小学教学点 小王子中的道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系统来讲。一个道理可以...

  • 推己及人

    自己是做销售了,讲真,什么样的客户我都遇到过,更多的还是通情达理的。 我也希望在他的眼里,自己是那个通情达理的客户...

  • 推己及人

    “如何把各种各样的关系把控到一个很舒服的距离?” 网上其中有个高赞回答让人印象深刻:“最大程度地换位思考,理解对方...

  • 推己及人

    两个月前,心血来潮,在网上下单了几盒冰淇淋,快递员到了家门口打了电话,但是我当时手机没在身边没有及时接到,所以电话...

网友评论

  • 府东茉茉:得失,得到也失去
    舍得,舍了才得到
    🌺🌺🌺
    须弥0芥子:@须弥0芥子 错别字,得失之心到推己及人,个人性到社会性。二个到都写成的了。
    须弥0芥子:@府东茉茉 我们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你说的是在舍得之间的辩证。我想表达的是从得失之心的推己及人。从水源到水流。由个人性的社会性。
  • 江五圆:克己复礼🌹
    须弥0芥子:@修十二 🌹🌹🌹🙏🙏🙏
  • 剑字如舞:得失得失,有得必有失
    须弥0芥子:嗯,是相对的🌸🌸🌸🌸
  • 吻过地平线_8781:👍👍👍
    须弥0芥子:@吻过地平线_8781 🌸🌸🌸🙏🙏🙏
  • 修农:🌺🌺🌺🌺🌺🌺👍👍
    须弥0芥子:@修农 🌸🌹🌼💐🙏

本文标题:得失与推己及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nb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