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杂病的症状及治疗
“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疏疏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厥病,上逆之气会导致脊柱两侧疼痛,并直达头顶,头脑昏昏沉沉,两眼视物不清,腰背强直,这是足太阳经的病变。治疗时应取足太阳经腘窝处(委中穴)的血络,点刺出血以泻邪气。
“厥,胸满面肿,唇累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厥病,胸中满闷,面部肿胀,嘴唇肿厚,流口水不止,突然出现言语困难,甚至不能言语的,这是足阳明胃经的病变,应取足阳明经的穴位。
“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厥气上逆,充塞咽喉,致使不能言语,手足清冷,大便不通的,是足少阴肾经的病变,治疗时应取肾经的穴位。
“厥,而腹响响然,多寒气,腹中胀满,便溲难,取足太阴。”厥气上逆而腹中胀满,寒气内盛,肠鸣,大小便不利等,治疗时应取足太阴脾经的腧穴。
“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咽中干,口中燥热,口中津液稠粘如胶状,是足少阴肾经的病变,应取足少阴肾经的穴位针刺治疗。
“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氂,刺膝无疑。”膝中疼痛,应用员利针刺足阳明胃经的犊鼻穴,出针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可以再次治疗。员利针须是像牛尾长毛一样的大针,才适合针刺膝部。
“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能言,取手阳明。”喉痹,如不能说话,就针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如还能开口说话,就针刺手阳明大肠经。
“疟不渴,间日而作,取足阳明;渴而日作,取手阳明。”疟病,如不感到口渴,隔一日发作,应针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如口渴,且每天发作,就取手阳明大肠经。
(原文)
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疏疏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厥,胸满面肿,唇累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厥,而腹响响然,多寒气,腹中胀满,便溲难,取足太阴。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氂,刺膝无疑。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能言,取手阳明。疟不渴,间日而作,取足阳明;渴而日作,取手阳明。
今天学习了一些杂病的症状及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