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荣幸听了家庭教育专家谭嘉老师的讲座,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家庭教育讲座,有理论高度,更有接地气的简单方法。
谭老师说中国青少年问题最严重的是在初中。但目光要往五六年级向下延伸去找问题。
以前自杀的是大学生、高中生,现在初中、小学都有了,为什么?
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每个年龄段学生的问题是出现在这个年龄段之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追根溯源。
首先,我们要了解小升初的重要变化。
具体有以上几点初中生为什么叛逆?因为有强烈要求独立。主动追求自我实现,强烈要求获得尊重。所有,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内心。
初中生厌学比例最大,应该从小学去找原因。
家长要给机会让孩子做大人,家里的大件物品摆设、经济问题都可以和孩子讨论,让孩子参与。
其次,了解了小升初孩子的变化后,我们来看家庭的任务有哪些?
二三年级以下的孩子还没有确定的理想。主要是受家庭的制度和风气影响。
做什么人?什么不能做?
为谁读书?怎样立足社会?
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
家庭怎样来保障实现理想?
这些都是家长要和孩子谈论的。有理想之前要先有规矩,理想要落实到当下,帮孩子切分目标。
谭老师还举了几个特别生动的例子。
别用命令和责骂,要用疑问句式和孩子沟通,疑问句式可以帮助孩子动脑,让孩子有选择。亲子关系要双向沟通。
在家里可以实施的具体举措学校都一样,家庭不一样,所以要在家里营造学习和文化氛围。
文化是健康、高级的娱乐,经常被艺术熏陶的孩子会很少发脾气,会比较优雅。
写到这的时候刚好看到在在小朋友的画,她会画故事、画日记,原因就是她们家里有这样的氛围,每周六新闻联播以后就是看动画电影,孩子看完就能画出来。
培育能力从以上几点开始吧!
谭老师说5-10年前我们说孩子要有课余爱好。
现在是要有课外特长,不只是肤浅的爱好了,有特长才会抵消手机的诱惑。
第三个重点是父母的针对性要求:
男人的视角和我们女人不一样,父亲的参与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
男人的肢体能力强,运动起来也更有安全保障。
谭老师说夫妻是有选择的,孩子是没有选择的。所以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不要轻易分开。
接着来看母亲的角色:
妈妈从孩子生下来到长大就是一个不断退出的过程。
妈妈照顾孩子,孩子低能,孩子照顾妈妈,孩子成长。
谭老师曾向一位妈妈提了一个问题:看看你的朋友圈,哪条和吃喝拉撒没关系的?
我们做妈妈的要增加文化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审美,孩子跟着一个懂审美的妈妈,以后自己也会审美。
最后总结一下,孩子出现的问题,不是某个阶段的问题,而是一个家庭体系的问题。
家庭教育越早越好,早到没要孩子之前就要有意识,欣闻民政局开始给新婚夫妇发家庭教育资料了。
谭老师的家长教育讲座实在精彩,不知不觉三个半小时就过去了。真心希望有更多的家长来学习家庭教育,让每个家庭都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