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消费者密码

作者: 杨尚奇 | 来源:发表于2018-02-02 08:20 被阅读44次

    营销主要做什么?得到的大部分答案是:广告、媒体、公关和线上线下活动。当然,这些答案没有错,不过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营销的本源:需求是如何形成的?

    需求的形成=缺乏感+目标物+消费者能力

    来源:李叫兽
    缺乏感:理想与现实之差

    正常情况下,消费者不想改变,但不改变则不会购买,商家是没有销售机会的。因此,需求产生的第一个支脚就是缺乏感,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诞生的某种欲望。

    例如:小米手机出来之前,智能手机的价格都在3000元左右,这个时候那些买不起高价位手机的消费者就产生了对低价智能手机的欲望,于是小米手机以其超高的性价比赢得了市场。

    如果现在,你能做出一款性价比比小米更好的手机,可能也难以超过小米,因为这个欲望缺口已填补完了。即使价格更低也没用,因为消费者已经没有对低价手机的缺乏感了。

    目标物:填补落差的方案

    有具体目标或者产品才能形成动机。如果目标物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缺乏感,需求也难以形成。

    例如:短途出行这个需求一直都存在,但是政府的有桩单车,因为取车不便,未能完全释放用户需求,直到共享单车面世,有了合适的目标物,短途出行这个需求才被完全释放。

    能力:采取行动的成本

    最后一个支脚叫做消费者能力,也就是消费者采取行动的成本。成本过高,便难以形成需求,最常见的就是这个东西你很喜欢,可是买不起……

    不过货币成本仅仅是所有成本中的一种,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几种常见成本:

    形象成本(震动棒目前销量比之前上涨几倍,正是由于观念开放带来的用户形象成本的降低)

    行动成本(时间/便利)

    学习成本(美图秀秀相对PS/练习打字)

    健康成本(可乐/薯片/方便面)

    决策成本(选择和信任门槛高)

    心理成本(电瓶车的以旧换新)

    ……

    由此得道:

    1、当新品上市表现不佳的时候,我们首先先检视构成需求的三个支脚是否存在,其次才是检核营销和渠道。

    2、需求三角仅仅存在还不够,还需要警惕3个常见陷阱:

    a.目标物大于缺乏感

    b.目标物小于缺乏感

    c.目标物与缺乏感不匹配

    3、这个理论可以作为底层逻辑,进行其他层面的延伸:

    例如执行力的构成三要素

    a.缺乏感:下属愿意去做这件事

    b.目标物:布达的策略是否可以填补缺乏感

    c.行动成本:策略的执行成本

    (说明:需求三角理论来自李叫兽在混沌大学的演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营销|消费者密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vj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