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为了报仇看电影》就想写下这篇文章了。
《为了报仇看电影》的作者是韩松落,作者在序言中曾说书名是借鉴了残雪的《为了报仇看小说》,也承认噱头十足。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总觉得有股负能量涌上心头,怎么会有这么消极的名字?报仇么?普通人对此的思维定式莫过于在武侠剧里的冤冤相报或者是现代罪犯作案的常用动机,简言之,将看电影这一娱乐活动与报仇联系起来,确实少见。
作者在第一篇文章中写道“有的时候,看电影,是为了报仇,向庸常的生活报仇”。起初,我不太明白这句话,但仔细想来,确实是这样。可能我们的生活都在沿着一个个确定的轨迹运行,与谁相交,与谁相切,又与谁相隔几丈远都是那么平静,按照朝九晚五的生活作息表,没有一点点波澜,可是我们看电影中的人物,哪怕是一个匆匆一闪的人力车夫,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电影中的主人公总有一种可作为“谈资”的经历吸引着你挤破头颅也要为它的票房做贡献(单纯看颜的,另说)。可能他们有些是生来就注定了要拯救世界的,即使伊始平凡,可因为是电影,便足以让他们在无数的机缘巧合中有了不平凡的故事,足以赚的口碑和,小金人。
我的一位朋友曾在电影院四刷《大圣归来》,那么,在家里抱着屏幕不愿松手的情景就可想而知了。我也把成龙大哥主演的《十二生肖》看了五遍,尽管我对每个角色的下一句话、下一个动作都已熟稔,可每一遍都有新感觉,不断地用已知代替未知,用新的已知代替旧的已知。前段时间,一口气将《速度与激情》系列全部看完,朋友对我的评价就是:“ 那几天极度亢奋,完全不是我认识的人!”生活中无法追求的刺激,在电影中却过足了瘾。
还有一句,印象特别深刻:“一直很佩服一种人,在不正常的环境里,保持正常生活的人”。我总觉得符合这一标准的人或是有这种特性的人都拥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境界,越过世俗的眼光,避开所谓的潮流,独去求得内心的宁静与享受。偏爱这样的人,只因喜欢他们的心志。曾经读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学班主任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将军营里的习惯搬到了教育学生身上,所以这位老师带的学生和其他班有完全不同的气质。后来,老师被调走后,之前在他班上女儿也随着他转学了。多年以后,有人在街上见到了老师的女儿,她穿一身素白色长裙,头发用一块方形的木质卡子别起,提一个浅色手提包,微笑着行走在灯红酒绿的街道,穿过一群群浓妆艳抹的都市女郎,淡然脱俗。在别人看来,她是难以理解的:怎么会有这么清闲的人?她就不需要挤地铁、等公交吗?不,恰恰相反,她也是现代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她也需要为了谋生而四处奔波,也是个“需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可就算身处这样一个快节奏、压迫感十足的社会,她也依然心如静水,活的真实洒脱。那位同学见了她以后,只说了句:“现在看来,我们班只有她一个人坚持了下来”。
了解我的人就常说我“三句不离《琅琊榜》”,所以,写到这里,我就想说《琅琊榜》里的静妃确是这样的人。宫廷复杂,人心叵测,无休止的争斗,各方不光彩的手段充斥着整个金陵皇城。可是,静妃那种从容是她独有的,在不正常的环境里,依然按部就班地过着正常的生活。
特别喜欢“‘放下’的真谛应当是真实面对自己”这句话。“舍”“予”即“舒”,有所舍弃才会被给予,舒心舒畅。放下不一定是不再拥有,也不一定是失去什么,而是摆脱内心的包袱,真正地理解霁月清风。《琅琊榜》中天泉山庄卓家夫妇对谢绮和景睿的宽容和对宫羽的原谅,明白事理令人钦佩,他们放下了老辈的仇怨,如抽丝剥茧般做更潇洒的人。
原文摘抄:
生命中的华美和不可思议都有定数,享用了一点,就是消耗了一点,必须积攒着,等待它在将来,以更盛大的方式呈现。
生活不一定逼良为娼,生活逼良为优。
当一个人不属于彻底的黑,也不见容于自命的白,而是存身于一个灰色地带时,他是被同情,还是被鄙视,关键在于我们对他知道多少。不相干的人的疾病是污秽,亲人、熟悉的人的疾病却永远不在传染期;远处的错永远骇人听闻,身边人的恶行却值得惋惜,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知道”。
知道就是原谅,知情即是牵连。
做了坏事,或者人生的列车出了轨,总要辩解,向自己,或者向别人。通行的办法之一,是找个替罪羊,说明自己的坏,都是学来的。飞进了苍蝇,是因为打开了窗户;官员落水,是因为思想被侵蚀;进了股市赔尽全部身家,全赖亲友招呼。
只有没本事的人,才动不动当真,从戏里哭到戏外;自己卖花,头上就戴朵大红花;看上几本音乐家传记,就当真以为吸毒可以带来灵感;以为挥刀自宫,就能练就葵花神功。
我们相信防火墙确实能够阻挡病毒,所以才敢用电脑上网;我们相信凶徒会有所忌惮,所以才敢走夜路;相信善恶有别各有报,才愿意抑恶扬善。必须得信,不相信也不行,不信,便没法继续生活。
真心推荐这本书,没有心灵鸡汤,不是电影评论,而是一本“有营养”的书。
PS第二次在简书里发文,谢谢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