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记忆
当海马体进行信息编码,并将之传递给长时记忆存储的区域时,记忆就发生了。这个编码的过程,需要花费时间,通常是在深度睡眠的时候。当一个学习者在一节课里准备接受新的信息,或者技能的时候,并没有办法确保他能在课后永久记住这些内容。我们如何能知道长时记忆发生了呢?如果学生能正确地在既定的一段时间之后,准确的记住所学的内容,那我们就说长时记忆发生了。由于研究表明新学的内容损失最大的时间范围,是在18到24小时之内。24小时这个时间段,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验证信息是否为进入长时记忆的一个指导性时间点。如果一个学习者在24小时之后无法记忆所学内容,所学的东西有极高的几率无法进入到长时记忆。这一点给我们的提示是,我们如何检测学生是否记住了所学的内容。可参见本章最后的实践角:测试信息是否被长时记忆。
有时我们只记住了某段经验的大概其,而记不住具体内容。这通常发生在我们看过某部电影后,只记得故事情节,而极少记得其中的细节。
大脑如何学习-信息加工模型(26)在表2.1中,长时记忆的区域被比喻为文件柜。在文件柜中,信息以某种特定顺序被存储。我拒绝用时下更流行的存储器或闪存的概念,来替换文件柜的概念。如果你还记得,我前面就认为,用人脑和计算机相比较是以偏概全的。如果采用存储器的说法,就和我之前的理论冲突了。
尽管为了简单起见,用三个文件柜代表长时记忆。但其实我们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区域涉及信息的长时储存。记忆并不是整体被存封在某个部位,一个记忆的不同部分被分别存储在不同区域,需要回忆时被重新集结组装。长时记忆是动态,互动的系统,这个系统激发整个大脑的多个存储区域,以便找回及重建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