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修心得
想度众生 就是个妄念

想度众生 就是个妄念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20-12-28 10:12 被阅读0次

        看到朋友这样说:有人讲《金刚经》,说灭度一切众生挺难的,不是一生能办的事,又说度众生要和观空结合起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观空。到底怎么观空,一直搞不明白。

        解读经典,也是见仁见智。个人看法,“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并不是观空,而是空观,即站在空性的角度看众生。就像禅宗说的过“三关”,过了最后牢关证得无我后,“见山还是山”。

        佛家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度尽众生方能成佛的说法,如果像讲解《金刚经》的人那样理解,释迦牟尼成佛后,我们这个世界应该就没有众生了,都灭度了嘛,而实际上,除了释迦牟尼佛,其他所有人,还都是迷中众生。

        由此看来,度众生一定是度自己心中的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等等所有众生。

        度众生,其实是度自己。

        即使是释迦牟尼佛,也只是自度之后讲了些自度的道理,至于别人相信不相信,理解不理解,照做不照做,做到做不到,那完全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怎么度?“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就是所谓观空的方法,即观“无余涅槃”,观念与念之间,最后达到舍观为空,成为无余涅槃,成为念与念之间,而彻底灭度,包括“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的我自己

        如果把度众生看成是度别人,度禽鸟鱼兽,别说是度尽所有众生,就是一个众生你也度不了;别说不是一生能办的事,就是八万四千生也办不到。

        想度众生,其实就是想改变别人,典型的妄想一个,不放下这个妄想,永远不会得到解脱,不会得到安宁。释迦牟尼做太子时,就是起了要度众生的念,为此,王宫太子的生活,无论多么优渥,他也无法享受,过不下去。

        因此,释迦牟尼开悟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得现前。


参考:【金刚经第三品 大乘正宗】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相关文章

  • 想度众生 就是个妄念

    看到朋友这样说:有人讲《金刚经》,说灭度一切众生挺难的,不是一生能办的事,又说度众生要和观空结合起来,“实...

  • 清净

    没有妄念,方堪法座。不起心动念,就是度众生。 坚信佛法,坚信修道是因为我相信: ——自性本清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 想度众生,先要度己。

    最近一段时间产出的东西并不多,痛苦了一段时间,打着鸡血立下的flag又被打脸了。虽然我知道痛苦的时候就是在成长,倒...

  • 离幻即觉是圆满,随缘不变是智慧!

    众生犹如海浪泛起的泡沫,妄念席卷习气,习气裹挟妄念,错觉川流所现幻垢众生;我们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过去未来是妄心现...

  • 成所作

    众生就是众生,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花就是花,草就是草。金刚实相之后,度众生,要根据众...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第十章

    佛祖如来继续说道:“为什么说,我度了众生,众生已度,实无众生可度,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学道的菩萨,若存我应度已...

  • 修道先无念

    修道,最要紧是无念;无什么念?无妄念。你若没有妄念,也就是不生;没有妄念,也就是不灭;没有妄念,也就是不垢;没有妄...

  • 佛度众生,最平常!

    阿弥陀佛度化众生,是用光明名号度众生,本身就是不露痕迹,是自自然然的,像我们的呼吸,像阳光普照大地。 佛度众生,就...

  • 度众生

    今儿一早,计花联系我,度众生的白大姐到了她家。 我早上早早来到她家。白村大姐正在吃饭,一看到我,饭量就减少了。她说...

  • 妄念

    什么是妄念? 冯唐对妄念有个定义:如果你有一个期望,这个期望长期挥之不去,而且需要别人来满足,这个期望就是妄念。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度众生 就是个妄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hc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