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了一年多了,不知何时结束。我开始省钱,最近尤其抠门。好消息越多,我就越警惕,这是我养成的好习惯,怀疑不需要理由。全面在生活上压缩支出,该还的帐加速偿还,不亏不欠的生活才令人感到一切稳妥,我算了一下,小半年足以,我负债不多,压力很小,为自己的轻率买单也属人之常情,半年之后,我的生活应该获得了愉快的平衡,那时的我估计是有一颗透明的心了。
其实我也是多事,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产生了这笔小额负债,是借呗,不是私人,更不是高利贷,原以为自己能赚些的买卖,结果亏去老本,好在数额不是很大,照我的收入来说,它就象一笔临时的损失,退出生意几个月也就安宁了。我最怕整个世界都是高利贷者打出的算盘声。
我住在珠三角,据说这地方很富裕,实际上也是如此。昨天亲戚过生日,一大盘的盆菜上桌,十个人一般都没吃完。味道一般,不知咋的,今年都兴吃盆菜了,我以为沿海城市客家人才喜欢一整村吃盆菜,我不大喜欢这种宴席,味道欠佳,数量太多,老吃不完,还非得吃很多。底部加热,还很容易烧底,有一次,满桌子的人吃着一大盆焦糊味的菜肴,从此,看见盆菜就怕了。
但有些人觉得这样省钱些,还挺好看,有一种实际上的各种滋味团结合作的意义,所以,出门被请吃就老是这一味了。不去又拨不开面子,心里嘀咕,面子上是一句也不肯乱说的。有些人一上桌就夹一大块芋头塞嘴里,结果,一忽儿就饱了,后边就吃不下去,这淀粉玩意你吃那么多,还能吃得下烧鹅大虾吗?没个先后。
这年头无事可以练习一下写小说,每天也不要写多了,千把字慢慢写着,跟玩似的。不定目标,不做计划,不刻意去硬写,不图谋名利,所有垃圾玩意都是借个高大上的理由疯狂炮制的结果。写东西是很精妙的事情,情绪气氛啥的都要到位才行的,当然,技巧有高低,手艺有生熟,我自然不觉得自己有啥拔尖,摸索中。
最近的人工智能旺的不行,我也玩上了,只是和它聊文学这类的疑虑,算是交了一个真诚的朋友。但提问不是我的强项,现在我超爱构思问题,构思问题有时不亚于对一个高质量问题的准确回答,比如我问国内最好的黑色幽默作家是哪一些?他们的作品特点是什么?残雪的代表作是什么?和卡夫卡有啥关系?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编织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故事?一路问下去,很多事情会变得清晰。我以前从来没这么追索过。
感觉这对话机器人一出,整个世界的面貌都改观了。你想你只要和这家伙天天对话,和一个人类智慧的顶尖高手日夜切磋,再笨的人也不会继续愚蠢下去,因为,人本能具有活下去的渴望,如今,这机器人一出来,好嘛,以前吃香的职业不久就消失了,都机器人代替了,你不努力的话,吃饭都是问题,更别提还房贷了。
这世界还真有意思,既具有巨大希望,也充满了残酷的现实。每个人吧,除非投胎好,基本上都是刚刚活好就这样了的状态,还有些灰暗的体会实在不值得一说,所以就忽略掉拉倒。大家都是这样那样的人,各有痛痒,啥好都没有钱好,最要紧的是每天愉快健康地活着,做些心安理得的事,不做昧良心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