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福建省蝶岛文苑国学与传统文化
薙发——明末的百姓为何会积极参与抗清?

薙发——明末的百姓为何会积极参与抗清?

作者: 咸阳古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15:23 被阅读156次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

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个女的,理由是名字有个芹字,而且他的后脑勺拖着条大辫子。长大后才知道,就是为了这辫子,多少汉族同胞宁愿掉脑袋,也不愿留着。

清兵随吴三桂入关后,曾颁布过“剃发令”,一开始并没有强行剃发,而是“革命”靠自觉。绝大数汉人官员都很不自觉,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从小就得接受的儒家教育,因此,几乎没人主动剃发。

然而,不管什么行业,总有人喜欢出头,当汉奸也不例外!

汉人官员中有一个叫孙之獬的,觉得这是一个向清廷表忠心的大好机会,生怕别人跟他争先,私底下偷偷剃发,把原来标准的汉人发型弄得只剩下一条老鼠尾巴在脑后飘摇。

第二天,他带着这个很拉风的新发型上朝,心想一定能够万众瞩目,大出风头,让主子高兴,让同僚敬仰,满人亲切称呼他同志,汉人对他羡慕妒忌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心想着风光无限,结果却灰头土脸,里外不是人。

满人一见他,眼神很不屑,像在质问他,你是什么人,居然也配和我们一样留着条老鼠尾巴;汉人一见他,嘴角一抿,几分坏笑,眼神里全是嘲弄,同样当汉奸,凭什么你比我们出格,更没底线?

如果仅仅只是不屑与嘲弄,孙之獬也只好打断牙齿往下吞,咽下这口气。让他万万不能忍受的是,因为这个新发型,上朝竟然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清初上朝满汉官员左右各站一边,结果两边都不让他站。满人认为,虽然有条鼠尾,也是下贱的汉人,不配站在满人这边;汉人认为,你的发型跟我们的格格不入,不和谐,不统一,也不让他站汉人这边。

这样一来,满腔革命热情的孙之獬同志反而成了谁也不要的蝙蝠,他那脆弱、纯洁的心灵受到深深的伤害,久久不能抚平。于是,他上疏建议全国强行剃发,并找了个很符合儒家理论的理由:“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意思是说,皇帝犹如老子,百姓犹如儿子,父子一体,发型岂能各异?

这摆明是强词夺理,当年满清对明朝称臣,并没有按照“

父子一体”之说,统一发型。如今翻身当老子,却强迫两亿汉人当儿子,跟他们父子同体,这是典型的强盗逻辑。

然而,满清统治者最喜欢这样的逻辑。轻而易举地踏平南京,征服弘光王朝后,摄政王多尔衮觉得时机到了,再次颁发“剃发令”,限十日内,官、军、民全部强行剃发,迟疑者以逆贼论,斩立决。为此,还特地弄了个宣传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几年电视上看惯了清宫戏,可能不会觉得清朝的发型有多丑,但电视上的发型其实是晚清才有的,清初敢留这样的发型,会被抓去砍头的。

清初的标准发型是“金钱鼠尾”,即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一撮圆形的头发,大小不能超过一枚铜钱,结下的辫子粗细要能穿过钱孔。看上去,犹如一个个亮闪闪的瓜瓢上系着一条随风飘荡的老鼠尾巴,能好看到哪去?

绝大多数汉人以为明清交替,只是改朝换代,皇帝换一家当当而已,可以继续当良臣,当良民,因此,很多人放弃反抗,选择投降。一强行剃发,才发现亡的不仅仅是国,还有天下。生活习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等等,全成了殉葬品!

原来抗清只是为了保卫朱家王朝,之后抗清却是为了捍卫民族的文化与自己的尊严。

一部可歌可泣抗击外族侵略的血泪史就此展开!

许多本要降清的改弦易辙,已经归附的降而复反,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而起,树帜反清,奋勇抗争。最为惨烈的当属江阴,在典史阎应元领导下,江阴士民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余人。城破后,清兵连续屠杀百姓10天,直到满城杀尽,最后,仅有53名老幼幸免于难。

那一根小小的鼠尾辫,不知承载着多少汉人的血泪和屈辱。

薙发——明末的百姓为何会积极参与抗清? 薙发——明末的百姓为何会积极参与抗清? 薙发——明末的百姓为何会积极参与抗清?

相关文章

  • 薙发——明末的百姓为何会积极参与抗清?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 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个女的,理由是...

  • 史可法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在抗清时英勇殉国。关于史可法的事迹被后世谨记。今天,要介绍的是关于史可法在抗清时的...

  • 历史上的今天(五)

    1630年9月22日,明末抗清将领袁崇焕逝世。袁崇焕虽为抗清名将,但也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有《袁督师遗集》存世,...

  • 1168-郑成功为什么不成功

    郑成功明末清初人士,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说郑成功要先做从他的老爸说起,他爹也是...

  • 元春爆竹这个灯谜,吴氏石头记的背景是明末清初

    关于元春爆竹这个灯谜,是因为吴氏石头记的背景是明末清初,也就是说作者是把一个个明末抗清的人物都写成了女儿身,元春影...

  • 别解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是明末爱国将领、抗清名将。因为他的存在,后金想入侵明朝,多次劳而无功。后来,皇太极使用了反间计,当时的崇祯皇...

  • 画说张苍水

    张煌言(1620—1664年),号苍水,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明末著名诗人,抗清英雄。 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

  • 一尊石像救了半城百姓

    作者:胖胖和辣辣 明末抗清的历史,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拼死抵抗,如江阴八十一日;有血雨腥风、惨绝人寰的疯狂屠杀...

  • 论袁崇焕

    作者:崖石雨萱 袁崇焕(1584年—1630年)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一说为广西藤县人)万历四...

  • 记北京袁崇焕祠(中华新韵)

    题记: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有功却被凌迟处死,佘氏义仆为其收敛骸骨,世代守墓四百年。后因城市建设此墓在迁移之列,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薙发——明末的百姓为何会积极参与抗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ox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