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东风御柳斜
——咏寒食节古诗词赏析(一)
王传学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已经延传了二千多年。传说春秋时期,介子推辅佐晋献公的儿子重耳,由于朝中出了奸臣,只能在外流亡。一次他们迷路于山中,粮绝无缘,介子推割大腿肉以啖重耳。十九年后,公子重耳做了晋国的国君,成了晋文公。在他分封大臣时,竟把“割股奉君”的老臣介子推给遗忘了。当派人去请介子推时,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亲躲到当时的邬县绵山上隐居起来。重耳于是下令焚山,企图逼介子推母子出山,但事与愿违,介子推至死不出山,与其老母抱着一棵树死于林中。晋文公懊悔不已,为纪念这位忠诚、淡泊的大臣,即把绵山改为介山,邬县改为介休县,而且把放火烧死介子推的那一天,即清明节的前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这一天家家不许生火,只能吃冷食,由是形成禁火吃冷食的习俗,称为“寒食禁火”。相沿成俗,即成寒食节。
据南朝•梁朝宗懔撰《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据历在清明前二日。”寒食节最重要的习俗是吃冷食,虽然它渐与清明节同过,但在中国的一些地区,现今仍保持着寒食节不生火的习俗。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此外,寒食节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踢蹴鞠、牵勾(拨河)、斗鸡、咏诗等传统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历史长河,不过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如一的。
寒食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在历代诗词作品中,题咏寒食节的诗歌,从战国、汉代、两晋从未间断,到唐代达到高峰,宋以后也有不少佳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众多咏寒食节的古诗词中,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非常著名: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寒食三天禁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 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
古人很重视寒食节,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句写白昼,三四句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唐•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日暮” 两句正是写这种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画面。写赐火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那得得的马蹄,恍如身历其境。同时,自然而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首先,风光无处不同,家家禁火而汉宫传烛独异,这本身已包含着特权的意味。进而,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则是“五侯”之家。它使人联想到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中唐以来,宦官专擅朝政,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诗中以“汉”代唐,显然暗寓讽谕之情。无怪乎清人吴乔说:“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也。” (《围炉诗话》)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载,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此诗,为此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
此诗撷取寒食节宫中传蜡烛的一个细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虽然诗中止于描绘,诗人本意也未必在于讥刺,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由于诗人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唐代诗人孟云卿的《寒食》,借寒食禁火表现士子生活的困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于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诗人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三句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此诗作者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诗人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寄寓着深切的不平。
此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做文章。诗人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似乎是诗人的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像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此诗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再看唐末诗人伍唐珪的《寒食日献郡守》:
入门堪笑复堪怜,
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
不知厨里久无烟。
诗的大意是:进了自己的家门便感觉可笑又感觉可怜,看到的是那长满青苔荒草的门前小路和一只破烂不堪的渔船。真是惭愧呀,左邻右舍的人都跑来通知,嘱咐我把旧火通通灭掉,但他们哪里知道啊,我家的灶膛里好长时间都没冒过烟了。
此诗用白描手法,写自家贫穷如洗:“三径苔荒一钓船”,“厨里久无烟”,直接写出生活的贫穷,语言直白。诗题曰“献郡守”,
似是诗人向郡守反映自己的苦况,兼有自嘲的意味。
寒食节由于与清明靠近, 后来又渐渐与清明混而为一, 由此寒食节又是纪念先祖的重要节日。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诗人张籍的《北邙行》对寒食节特有的上坟祭祖作了描绘:
洛阳北门北邙道,
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
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
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
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
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
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
请君暂向北邙游。
诗人通过对北邙扫墓的叙述, 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诗人写道:洛阳城北的北邙道上,丧车粼粼,送葬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墓地里,有的花千金竖立的高百丈的墓碑,终究作了别人房屋柱子下面的基石;而山头墓地上栽种的众多松柏,有一半都没了主人。寒食节家家送的纸钱,都被鸟雀衔到树上做了鸟巢。诗人感叹道:人生终有一死, 那么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倍加珍惜, 没有什么烦恼是不能抛弃的, 面临了死亡, 才加深了对生的理解与渴望。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写道: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
萧萧墓雨人归去。
此诗描写了寒食清明的扫墓情形。诗中,诗人以景衬情,将寒食节哭祭之俗描绘得很是细致:墓地里,风吹得纸钱到处飞舞,一座座古墓上长满了青草。雪白的棠梨花映着白杨树,这里尽是人生死分别的地方。扫墓人哭声再大,墓里的死人也听不见,人们只会在潇潇暮雨中伤心地归去。从这些描写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诗人以凄清之景衬悲伤之情,感叹生死别离的“无情”。
唐代诗人熊孺登的《寒食野望》,寄托了沉痛的哀思:
拜扫无过骨肉亲,
一年唯此两三辰。
冢头莫种有花树,
春色不关泉下人。
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指出一年之中只有寒食清明这几天是拜祭亲人、寄托哀思的日子。后两句则生发议论,说坟头不要种有花的树,因地下之人再也看不到美丽的春景了。表达了对死者的深切哀思,和生者由于无法传达对死者的思念而产生的痛苦。
再看五代诗人云表的《寒食诗》:
寒食时看郭外春,
野人无处不伤神。
平原累累添新冢,
半是去年来哭人。
寒食时节,春光如画,田野上到处都是心神忧伤的扫墓人。仔细望去,平原之上又新增了众多新坟,这些新坟的主人一定有一半都是去年的扫墓人吧。
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寒食日城郊墓地扫墓的情景。诗人从佛家的生死轮回和避世思想出发,指出今年躺在新坟中的便有很多是去年扫墓的人,言外之意是今年来祭奠扫墓的人也必定有不少明年将被埋入坟墓。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不可取,然而也客观地道出了人生代谢的自然规律,而此诗也写得流畅,准确生动,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寒食上冢》,充满了愁思: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诗的意思是:寒食去扫墓,通往墓地的的小路是多么细长!路过高桥时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破屋显得很孤单。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去年的小路消失了,今年又走出了新的小路。寒食清明时节梨花开得正盛,每到这个季节我的愁思就充满心间。诗人用细致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寒食时节墓地的凄凉氛围,表现了自己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之情。
(下月就是寒食、清明节,我的《咏寒食古诗词赏析》共五篇, 每周发三篇,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