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影飘摇
两本书里识东坡不敢写人物,因为所知多是道听途说。读过陶文鹏先生编著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集》和林语堂先生所写《苏东坡传》,忍不住还是记下了一些,只做我的读书笔记。
1
看林语堂对苏东坡的勾绘:乐天派、道德家、好朋友、散文家、画家、书法家、诗人、酿酒师、工程师、佛教徒、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练瑜伽、对民心肠慈悲、政治上坚持己见、生性诙谐爱开玩笑。
如此说来,这苏轼岂不是享尽天下美事、尽露生之傲骨、豪洒旷世奇才、几乎人见人爱,还能有如他洒脱、活得尽兴之人吗?
苏东坡一生,从杭州起任,经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最后仙逝于常州。期间多次于各地往返京都,所去多地为谪贬。
按一般俗世的看法衡量,苏东坡一生坎坷多舛,饱经忧患拂逆,但我们很少看到他的怨和恨,他没有变得尖酸刻薄,相反,他的人性温和厚道,浩然之气在他的诗文书画间荡漾,在他于各地留传的惠民举措间回旋。
这是我最喜欢的人生态度。想起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密州,苏东坡在最难过的日子里写下了最好的诗歌。愤怒与苛酷的火气全无,只有安详平和与顺时知命的心境。思念第一任妻子王弗,苏东坡写下《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还有《 望江南·超然台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写于密州。
在杭州,苏东坡建医院,疏通运河,修西湖,不间断向朝廷请命赈灾,与民同吃同住。他对弟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不好之人。”
在黄州时,一次夜游,在江上小舟中饮酒,夜晚天空极美,苏轼一时兴起,唱词一首: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竟引起他顺江逃走的谣言,太守去查,见他在住处卧床未起,鼾声如雷。当时他属被贬,无圣令不得离开,他就在那蛮荒之地开山种田,植树桑麻。
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精神上的变化遂表现在写作上。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被贬谪到海南儋州时苏东坡六十岁,已近暮年,从中国的北方到潮湿蛮荒的最南方,“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对他来讲,是真正的流放。
且看他都做了些什么。
在村民的帮助下,他自己盖陋室,取名“槟榔庵”;带着大狗“乌嘴”,与村民随意畅谈,轻松便过半日;去乡野采药,考订种类,记了大量的医学笔记;习书之人爱好墨,岛上没有,他便自制,差点儿烧掉房子;指导陪伴他的儿子过写诗作画……
2
苏东坡一生的颠沛流离,与宋朝的另一位文人息息相关,王安石。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狭路相逢,伴随着宋朝命运的跌宕起伏。
王安石变法八年,百姓遭涂炭不止八年,变法失败之后是长期惨烈的当权派与反对派的党政之争。那场政争悲剧之发生,一个人个性上的缺点是重要起因,王安石不能接受忠言,不愿承认自己犯错。也因此,变法的余孽大大动摇了宋朝的根基,不可逆转。个性坚强是一种美德,但要看用坚强的个性来做什么事。千万不能把固执当做美德。王安石的这一个性,铸成民之难,国之殇。
王安石下野以后,苏东坡去看他,与他讨论诗与佛学。一次,苏东坡对王安石说:“我另有一些话要跟你说。”王安石立刻脸上变色道:“你要提起往事?”苏东坡说:“我要说的是国事。”然后他力陈由王安石引发的战事、对读书人的迫害。王安石先是烦躁,之后不语。
苏轼之旷达与赤情,由此可见一斑。
爱妾朝云得一子,苏东坡想自己半生流离,爱子情深,写到: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惜这个儿子只长到三岁,在他去贬谪之地的途中夭折。
苏东坡与弟弟子由关系非常好,谦恭礼让,一生相伴,兄弟情深。弟弟才学稍逊,但性格内敛,做事圆融。东坡则才气袭人,且性情刚正,在官场远没有弟弟顺遂。
3
读书人能用别的方法谋生,最好不要做官,苏东坡的一生际遇既如此。可个人的命运总是脱离不了他所处的时代,才情横溢的一个人,不走仕途,出路何在?一入仕途,便身不由己,想退,都不行。苏东坡后半生多次拒做京官,只想于一清净地聊生,皆不能如愿。他的才华与性情皇上和太后爱,当权对立派大臣们嫉妒且恨,苏东坡又不愿蝇营狗苟般周旋,就注定他仕途劫难频频。
即使在天堂般的杭州,也不是遍地荷花牡丹,歌舞升平,苏东坡他不可能一直放声大笑,纵情高歌。他是通判,还有他不愿见的犯人,不忍判的罪,所以他在诗中鄙夷自己,不忍放弃那一点薄禄。再超然的人,也得有世俗的衣食养他几尺之躯,否则那超然何处安身?
难得苏东坡,有能力让他的郁闷与沉重在诗中以别样的洒脱自然呈现,不回避,入心以后,也可流于山水风物。
最喜欢这首《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何等俏皮,有灵气!禅性思维表现得如此举重若轻。
苏东坡主张在写作上内容决定外在形式,一个人作品的风格是他精神的自然流露。他后来的文字,既无道德目的,又乏使命作用,却深得人们喜爱。这充分说明,人们,多是喜平和愉悦,不喜冲突与争斗。檄文,只少数人会钟爱,且目的,超乎文字的意义本身。
4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不移;二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以上两项的彼此成全,中国历史上有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风骨与才华兼具,谁能抵得过此中魅力的诱惑,从古至今,有骨,有肉,有血,还有趣,他称得上男神级人物。他一生长遇不淑之人,他不与之为舞,可以直言,却不恨,足见他大智大勇,天真烂漫之性情。
天下才情斐然的人很多,可因少了一些男儿的风骨在,很难如他千古被人称颂。人与才,不能绝对分开来看,这也是人文精神的灵魂。
真正的苏东坡如同一只虚幻的鸟,这只鸟也许直到今天还梦游于太空星斗之间。所谓浩然之气,孟子曰:伟大的道德动力,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至大至刚。
网友评论
狂点头。对的对的对的。🙈🙈
失意不失志
荣辱不变色
不朽之苏轼
最爱之一,还有李臼,王维。
他们都爱佛与道。😄❤🙏🙏🙏
心有灵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