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豆·心艸集文艺鉴赏人间烟雨
『书法文札』|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枯枝断墨“写”唐诗

『书法文札』|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枯枝断墨“写”唐诗

作者: 简书_红豆 | 来源:发表于2018-01-19 22:52 被阅读120次

唐诗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都存有一些斑驳的印迹,时常让我在春华秋实的亦步亦趋中,重拾美的启迪,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久魅力……

杜甫行吟图

杜甫 —— 纵横唐史无虚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诗,有一种雨后泥土的清香,它们带着情景,带着动态,也带着一种对世间万物深深的情怀。尤其是他对春天的描写,总是给人一种细雨拂面,清风满襟的重生体验。仿佛季节的变化,在他的诗意中,也显得格外富于亲切感。那一枝一叶,一草一木,皆随细雨微风,点滴入情。

富贵于我如浮云 —— 诗圣杜甫《丹青引》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种意蕴和对仗别开生面的佳绝美句,似乎不是杜子美先生的清新“风格”,古来也常被引作别意而流传甚广。尤其是“蓬门今始为君开”一句,更是启发“色”意联想的名句,成为古今风流才子们尤其喜欢借用的“暗喻”。杜甫的诗,名句甚多,涉猎的题材也纷繁广阔,绝不仅只《春夜·喜雨》的温润,也绝不限于《春望》的忧绝,其中《旅夜书怀》的幽深纵远,气韵深沉,笔底开阔,给人更多情境交融的思考和顿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诗史杜甫《登高》

杜甫固有“诗圣”的美誉,他的很多经典的作品,从小学就开始在语文课本中点化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审美。那些我们曾经背诵过的菁句,也随着时间湮化在心灵深处,启发着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悟读和感受。在唐诗三百首中,他的律诗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抑或是人物描画,唐代的律诗因受格律的“束缚”一直都是以自然写实为主,如能在表现自然风致的同时夹带内心情绪,往往难度就非同一般。而杜甫的诗,则属"例外"。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 杜甫《徒步归行》

因字数所限定,格律所制约,真正能表现出思古情怀的作品,便显得尤为耐人寻味。就如他的《春夜·喜雨》,能把五言律诗截断出如此连贯又优美的对应衔接,实为经典唐诗不二之选。又例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名句,把律诗的景观之变化与事物之哲理有机结合,情境对应恣横肆纵,发散角度绚丽多姿,对比强烈的句式看似跳离出声律格规的束缚而显"平民"化,但却规谨合则,错落有致。尤其是他的对仗功力,总是既工整优雅却又看不出对仗的刻意,令人朗朗上口且记忆深刻,成为可随手掂来的“美文”成品,每每在写文章中巧以运用,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深化提升效果。

《旅夜书怀》—— 杜甫(静水)

旅夜书怀 —— 唐诗五言绝句的“情·境”之作

本书法撰抄取自杜甫的《旅夜书怀》,这首诗表达了在其人生一段沉郁的岁月时光中,对仕途,对人生的一种寄怀。通过写景和抒情,展示了他离蜀东下的一种无奈。而这首诗先抑后扬的递进转折,又在境况和情怀的对比抒发中,透射出一种超然的醒悟和豁达。

759-766年间杜甫任蜀地节度使参谋职务,曾居在成都,"杜甫草堂"由是铭传天下。《旅夜书怀》便作于这个时期,765年正月,他辞去了节度使参谋职务,意欲告老还乡。二个月后,与他同在成都的好友严武辞世,杜甫感到凄孤无依,隧决定离蜀东下……

《旅夜书怀》—— 杜甫(独幽)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一幅动静交合的长江万里图。黯然神伤的子美先生,行船一路向东,夜泊江渚。此刻的夜晚,月朗星稀,微微的江风,轻轻吹拂着江岸上漫坡的野草,一股泥土的气息夹杂着青草的鲜香阵阵袭来,更让人觉得“离开”是最好的流放…… 风高浪急,顺流千里,桅杆不胜轻舟漂摇,此时也是疲乏落寞,形影孤单。月亮高悬于天,幽然俯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星星洒落点点光影,在黑夜中伴着虫鸣,奏响思乡的弦音…… 桅杆在月下的江水中投下摇晃的清影,更显得周遭旷野深幽,江流无情…… 想来自古才华皆粪土,最无一用是书生。写文作诗,也不过徒有些许虚名罢了,老来病体佝躯,又怎堪职务多艰?还是提早辞官,告老还乡吧…… 从来功名勤苦得,富贵于我如浮云,何如飘飞比鸥鸟,自由天地任逍遥!

《旅夜书怀》—— 杜甫(黑白·白)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的诗,杜甫的情,杜甫的人生和浸润在那些优美凄绝又傲然独立中的经典诗句,是留给后世至为温暖的人间关切。他的诗,是从诗圣到诗史的情感跨越,不仅描画着世间风物的自然繁华,也记录着时代的变革和民间的疾苦,抒发着对劳动人民深刻的同情。而同时,更表达着他对世间万物生息的思考和对人生起伏的感悟。“官应老病休”? 年老多病固然是不堪勤政,而官场中的政治昏暗和被异己排挤的无奈更令人唏嘘。

《旅夜书怀》—— 杜甫(黑白·黑)

而“天地一沙鸥”,则展现出水天寂渺,沙鸥飘零的空廓,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新的向往。人似沙鸥,转徙江湖,从此无官一身轻,又何尝不是一种超然的解脱呢。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催人深思。

《旅夜书怀》—— 杜甫(黑白·灰)

离开腐败的政治藩篱,走进最贴近生活的人生“江湖”,这是一种失落,还是一种获得呢?杜甫通过对天空中沙鸥的描绘,寄托了一种看似悲凉实则超然的笃定思绪,江湖,将从此有我的——传说。

《旅夜书怀》—— 杜甫(原稿)

欲作美文,先读唐诗 —— 传统文化的“自信”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些杜甫写就的华章美句,无不在慨叹生而为人奋进艰拮的同时,依旧对世间万籁抱有独到的审视和积极的期许。因此,读悟杜甫,才更懂盛世繁华之下,几多风华几度愁的孤执清醒,也更理解一个命途多舛的才情诗圣,如何能留下那么多值得后世玩味的旷古绝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从中,我们感受着诗中壮怀青春的纵歌豪情,在如画的意境中品味人生当歌的荡气回肠。又如"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常被后人引用的诗句,凝聚了诗人几多才情,又道出了诗人多少的悟世知觉。

《旅夜书怀》—— 杜甫(古月照今尘)

有时候,我们需要用一种阳春白雪式的优雅,来点染我们过于庸白的知解,丰满我们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对世界万物的深刻领会,及至我们对人生美好的企望。而这种悠然深切的情怀,真的不应只有古人才有,这种笃定的功力,更值得今人效仿和运用。

研读古文,品味古诗,从中提升文笔和品位,确实是不应该漠视的“文化传承”。因为,这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自信”。欲作美文,先读唐诗,亦为写作之“正道”,与强化书法习练殊途同归,亦值得今人冷静思悟。

枯枝断墨“写”唐诗…… —— 草书的"飘飘" 何所似 ?

【工具癖】
本书法材具:树枝 + 英雄钢笔墨水

本篇《旅夜书怀》的书写,同样是结合杜甫五言绝句既定的情绪色彩,用枯枝为笔,点蘸重墨,采用了比较放纵的笔法,突出枯老和孤独的情绪主线。写法上主要以“转”、“驻”、“挫”、“顿”为基本,硬书中带有软笔的一些技巧运用,但走法上执于“拙”“抑”,侧锋和断墨比较明显和突出。

枯枝断墨“写”唐诗 —— 红豆(摄影器材:三星 N5)

其中的个别字在构法上略微偏离“传统”,尤以中段部分,意呈困顿抑扼情态,表达积郁的不顺感。该诗为先抑后扬的体例,因而关键是结尾的表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为诗人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在写法上转为飘洒闲逸之势,在气息流连上也加重衔接顾盼,以展现诗人在悟彻之后,怅渺天际沙鸥之孤清,自比飞鸟惊鸿,淡看寥廓天霜,抒怀"天地之间·我心飞翔"的另一重况味,最终从章法上呼应前文“细草微风岸”之自然舒展情势,意达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旅夜书怀》—— 杜甫(清月)


红豆诗词鉴赏『书法文札』系列:

『书法文札』| 杨慎《临江仙 · 滚滚长江东逝水》 —— 明词的大写意豪放派“画风”

『书法文札』| 李之仪《卜算子 · 思君》 —— 宋词小令的“旋律”与“线条”

『书法文札』| 毛泽东《七律 · 答友人》 —— 九嶷山上白云飞,遍地芳华下翠微

『书法文札』| 毛泽东《卜算子 · 咏梅》 —— 手绘与软笔之金风玉露一相逢

『书法文札』| 恽代英《致青年》 —— 走在时代的刀尖上!

『书法文札』| 莫向东风问是非 —— 黎军诗词之草书撰抄忆事

『书法文札』|「给自己的征文」—— 标准草书:李白《将进酒》

红豆谈草书(1)| 「见字如面」—— 手写随笔致简友

【注】本文图1-5底图为作者蒐存之名家画作,仅作红豆书法视觉效果PS使用,特此说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如伊老师:好美的字!
    如伊老师:@简书_红豆 厉害了
    简书_红豆:@音符写梦 谢谢!呵呵,这个是另一种风格,用树枝写的,跟筷子写的又有些不同。:blush:
  • 守护桐林:可以出唐诗草书集了👍
    简书_红豆:谢谢谢谢!过讲了~ 差很远,呵呵,自修习练以为乐趣 :blush:
  • 272834366435:诗歌和书法交相辉映,能写自己风格的树枝书法,又能写格调高雅的美文,真的是别具一格的阳春白雪!
    简书_红豆:谢谢阿杰,其实谈不上的,欠缺的很,只是尝试多一点写的角度啦: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一缕阳光yg:你一连抛出三篇文章,这篇看一半得歇歇,你的文章我还记了笔记😀😀😀
    一缕阳光yg:@简书_红豆 😃😃😃我看得正来劲呢,别挡住我的眼睛😀😀😀
    简书_红豆:@一缕阳光yg 谢谢! 您别看了,写的不好,有待精善啊~ 😜
  • 好风似水:书法有特色,诗论写得也好,看你的文章觉得我们必须文化自信。
    简书_红豆:谢谢谢谢!书法和文字结合一下可能有助于拓展我写文章的视野,克服慵懒散的惰性。尝试写了几篇诗论的文字,突然感觉书法写起来更加顺手了,相比写文章,书法简单很多,虽然写文章没有稿费,但我们都不想放弃写点自己喜欢的文字的初心,不是吗。这就是大大说的咱们的文化自信:smile:
  • 简书_迎风而立的异乡人:认真看完了!除了佩服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来表达😌。原来我以为我读的书都忘了,但看到红豆兄写的我都还记得,真高兴!
    一天居然来了三篇。西雷.😀
    简书_红豆:@迎风而立的异乡人 好,谢谢鼓励!深浅其实不是问题,有时篇幅确实是情之所至,也不是故意不加节制,感情的东西说不好的,这个跟情绪有关系,写的时候经常会被感情和情绪影响,所以我只要求文章能通顺就好,不能有重复语句词组更不能出现错别漏字,达到这个标准,我就很满意了。跟你讲真啊,这些文字其实更多的是自我欣赏而已啦,属于意淫。倒真没苛望别人耐心,没事自己读着顺溜舒服就足够我高潮不断了: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简书_迎风而立的异乡人:@简书_红豆 有文字更好啊!书法、文字才过瘾呢😀。只是要控制下篇幅,毕竟你写的是有深度的东西,除了像我这样的迷弟会一字不漏、反复拜读,一般人没这多耐心😌!
    简书_红豆:谢谢!自我感觉文字没有书法满意。跟书法一样,文章也是多写多练反复求进的积累啊,一天三篇其中一篇并没有文字:)

本文标题:『书法文札』|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枯枝断墨“写”唐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up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