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822)

闲读《随园诗话》(822)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10-19 20: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六·六一】

戊辰秋,余宰江宁,将乞病归;适长沙陶士僙方伯调任福建;路过金陵,谓余曰:“子现题升高邮州,宪眷如此;年方三十,忽有世外之志,甚非所望于贤者也。”余虽未从其言,而至今感其意。甲辰在广州,遇方伯之孙,诵乃祖《买书歌》曰:“十钱买书书半残,十钱买酒酒可餐。我言舍酒僮曰否,咿唔万卷不疗饥。斟酌一杯酒适口,我感僮言意良厚。酒到醒时愁复来,书堪咀处味逾久。淳于豪饮能一石,子建雄才得八斗。二事我俱逊古人,不如把书聊当酒。虽然一编残字半蠹鱼,区区蠡测我真愚;秦灰而后无完书。”

戊辰,指乾隆十三年,1748年。

乞病归,音qǐ bìng guī,意思是以身体有病为托词请求辞职回乡。旧时官员上书称自己染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清史稿·郑燮传》:“(燮)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陶士僙(?-1752),字中少,号毅斋,湖南宁乡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五年(1727)会试以明通榜(正榜之外增录名额)授崇仁知县,十年(1732)秋调任上饶,乾隆元年(1736)授兵部主事,再任柳州知府,其时兄士偰亦擢升太平知府,一时传为佳话。其后历任衢州知府、苏松太兵备道、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十七年(1752)五月卒于家。著作有:《凤冈诗钞》二卷、《东行草》、《江西行役记》、《豫章小草》(阮兆麟序)。《沅湘耆旧集》存其诗三十二首。按:当今网络上绝大多数将“陶士僙”错为“陶士璜”。僙,音guāng,勇武的样子。亦读作huáng,佯僙、偒僙。我国少数民族名,即贵州毛南族的前身。

题升,音tí shēng,目前各辞典均解释为“犹提升”,或者直接解释为“提升”,引文出处亦是本条诗话。其实,这个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题升,清代各地督抚对辖区内出缺的道、府、厅、州、县及所属佐杂官职位,向朝廷题奏荐举本辖区内某官员升迁递补,但最终任命须经朝廷准奏的官员管理制度。与此类似的还有题调,即平职调动。”题奏,是题本和奏本的并称。明代因公事上呈皇帝的本章叫题本,为他事上呈皇帝的本章叫奏本,清代不再明确细分。清初,外官道、府以下官缺均由吏部选任,每月一次,掣签补授,称为“月选”。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请托之弊,保证了选任的公平和便捷。但将人和缺的结合完全寄托于抽签者的运气,而不是根据官缺的实际状况和职务特点,为其选拔合适的人才,显然违背了量才授职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地方治理。为兼顾选任的公平性和适宜性,康熙中期以后,清廷开始尝试根据官缺的不同特性,对部分道、府、厅、州、县及所属佐杂官的选任方式进行调整。最初是将一些特殊地区或具有特殊职掌的官缺,诸如“烟瘴缺”“苗疆缺”“海疆缺”“沿河缺”“管河缺”等,定为“题缺”或“调缺”,改由各该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谙练之人,具题补授。雍正九年(1731),确立了州县“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官缺所占“冲”“繁”“疲”“难”四项之多寡,将道、府、厅、州、县分为五等,除二项、一项和无项者仍由吏部月选外,四项、三项者,道员和知府,由吏部开列名单,请旨钦定;同知、通判、知州、知县,由各该督抚拣选属员,具题调补。这样,题调缺的范围就从部分特殊官缺扩展至外省道府以下“繁”“要”官缺。相对于月选缺是由在京吏部负责而言,题调缺均由外省督抚选任,故又谓之“外补”。为了保证官员任职时间长久稳定,利于地方治理。乾隆十三年(1749)又规定,题缺和调缺必须符合一定年限:“应题缺出,必本任内历俸五年以上,方准拣选题升;应调缺出,亦必本任内历俸三年以上,方准拣选题调。”清代官员题缺的“三年准调、五年准升”之例正式出台。袁枚在乾隆十二年(1748)由两江总督尹继善题奏拟升迁为高邮州知州,虽然当时尚未出台任职年限的规定,但因为袁枚任职的江宁县拖欠漕粮征收(折银三十余两),所以被部议驳回。据台湾影印出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存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编号A150—48号,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月初三日户部尚书傅恒所进题本:“应将初参未完不及一分之江宁县知县袁枚,照例停其升转,罚俸一年,戴罪征收。”恰是这一年,袁枚被举荐任高邮州知州。由于在被处分期间,只得错过了这次提拔机会。恰又遇尹继善调任两广总督(后未到任),于是在次年辞官。而陶士僙与袁枚见面时,已经知道袁已辞官,故其知道袁的官职没有提升。所以,从这个实际情况看,也证明了“题升”只是具题奏请升迁,而绝非“提升”。

宪眷,音xiàn juàn,旧指上司对下属的关怀照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原来蔡侣笙自弄了个知县到山东之后,宪眷极隆,历署了几任繁缺。”

甚非,很不是、极不是的意思。文言文常用短语。《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三:“秋,七月,己巳,臣僚言:‘祖宗马政、茶马司,并专用茶、锦、绢博易,蕃、汉皆便,近茶马司专用银币,甚非立法之意。况茶为外界必用之物,银宝多出外界,甚非中国之利。’”

甲辰,指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咿唔,音yī wú,象声词,形容读书的声音。清·田兰芳《石仙堂(袁可立堂号)即事三首》:“案上飞萤乱,咿唔接晓鸡。”清·张潮《虞初新志·自叙》:“学士大夫酬应之余,咿唔之暇,取是篇而浏览之,匪惟涤烦祛倦,抑且纵横俯仰,开拓心胸,具达观而发旷怀也已。”

淳于,指淳于髡(约前386—前310),齐国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人,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齐之赘婿,齐威王拜其为政卿大夫。淳于髡(chún yú kūn)身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度出使诸侯,未尝屈辱。博学多才、善于辩论,曾经辅佐过魏惠王、陈轸等人,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淳于豪饮能一石。《史记·滑稽列传》:髡曰:“……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

子建雄才得八斗。子建,指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极有诗才。十斗为一石。晋·李瀚《蒙求集注》注引谢灵运云:“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有成语“才高八斗”。

蠹鱼,音dù yú,又称蠹、衣鱼、白鱼、壁鱼、书虫或衣虫是一种灵巧、怕光、而且无翅的昆虫,它的身体呈银灰色,因此也有白鱼的称号,嗜食糖类及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喜欢咬食书籍、绣帷及纺织品。

蠡测,音lí cè,典故名,成语“以蠡测海”的略语,典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用蠡(贝壳做的瓢)来量海,比喻见识短浅,以浅见量度人。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且持蠡测海,况挹酒如渑。”宋·秦观《李端叔见寄次韵》:“一斑纵复为管窥,万派终难以蠡测。”

秦灰,音qín huī,释义:1、秦朝宫殿为项羽焚烧而成的灰烬。唐·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诗:“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橙有秦灰。”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摺:“秦灰犹未冷,汉道复衰绝。”2、秦始皇所烧书籍的灰烬。元·郝经《秋兴》诗:“六经依旧垂天地,千载秦灰散劫空。”3、秦始皇焚书之火。宋·王翊《谢王绣使同二教举充讲宾》:“秦灰不烬诗书种,孔壁犹铿丝竹声。”宋·刘克庄《题馀干姚三锡书钞》:“朱子所疑非孔传,汉儒之罪甚秦灰。”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822)

    【原书卷六·六一】戊辰秋,余宰江宁,将乞病归;适长沙陶士僙方伯调任福建;路过金陵,谓余曰:“子现题升高邮州,宪眷如...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 闲读《随园诗话》(4)

    【原书补遗卷五·一十三】山东道上,妓女最多,佳者绝少;过客题诗壁上者亦多,佳者亦少。独有无名氏末二句云:“最是低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8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dj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