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佐贺县伊万里市一家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这里都是因为不堪现代社会的压力,而出现精神问题的人。怎么才能活得像个人?
他请求建筑师津端修一为精神病院设计一栋楼,不是一排水泥浇筑、看不到风景的现代化楼房,不是从外面看会找不到自己家的公寓楼,而是一栋能缓解病人焦虑的建筑。
修一先生给出的设计方案把楼房置于杂树林中间,空地种上四季时令水果,还特别设了一个手工活动中心。能自己做的东西都自己做。
修一先生和英子女士的家就是如此。在高藏寺新城,经过一片杂树林,就到了二人生活了几十年的家。木质住宅,挑高的天花板,夏天用玻璃器皿和麻织桌布,冬天用瓷器和棉质品。
屋子前的庭园种植了上百种蔬菜和水果。从调配土地到播种再到收获,全都由夫妻二人携手完成。地里培育出的美味都由英子女士烹成美味的料理——草莓蛋糕、桃子蜜饯、布丁、樱桃酸奶等等。
两人自1955年结婚以来,相敬如宾,彼此间还会用敬语,还会互相道谢。英子女士每天早晨会做两套早餐,和式的给修一先生,西式的面包套餐自己吃。
在去世两个月前,修一先生接受了佐贺县伊万里市精神病院的工作邀请。作为规划设计师,修一先生的理念曾未曾真正实现过。开发商秉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不会在一排排公寓楼之间留空间给杂树林和菜地,更不会花大价钱按修一先生的规划不破坏自然环境、沿着山脊建楼房。所以,修一先生称佐贺精神病院的委托是他一辈子遇到的最好的工作,他不要报酬,会在活着的时间里竭尽全力。
求仁得仁,不能再圆满。
即使修一先生离世后,木质房屋里的生活依然如田园诗般。英子女士早餐会做土豆可乐饼,然后供在修一先生的照片前,旁边放着修一先生执着的木勺。修一先生生前不用金属制的勺子,最爱吃土豆。而英子女士一吃土豆肚子就胀气,她做的所有土豆料理都是为了修一先生,不论是在他生前还是死后。
纪录片《人生果实》讲述了夫妻二人如诗如歌的生活。第一遍看的时候,从修一先生去世开始,眼泪就没停过,哭得脑仁疼。我的观感,正如屋檐下的遮阳帘上的字所揭示的,这里是桃源。
之后,立刻下单把两位老人的三本书《明天也是小春日和》、《每天都是小春日和》和《积存时间的生活》买了回来。
第一本介绍了两人的基本居住和生活状况,第二本大部分是英子女士的食谱,第三本由两位老人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给我带来的触动最大。
“她在旁边跟空气一样,不会让人不自在,感觉很不错。” ——修一
虽然没有空气人无法生存,可如果听到自己的另一半如此没有存在感的比喻我想不少女性并不会觉得开心。英子女士确实在婚后的家庭生活中像空气一样,修一先生没有为她做任何改变。
修一先生的月薪只有四万日元,却买了七十万日元的帆船,因为帆船一直是他的兴趣。他会毫无缘由的一周不去上班,会突然辞掉工作,会在六十多岁选择当自由职业者。而这一切,英子女士都默默接受。
“结婚以后,只要把丈夫放在第一位去想,情况就会慢慢好转。” ——英子
买帆船花钱,养帆船更花钱。为了维持修一先生的兴趣,英子女士会把从娘家带来的衣服首饰送到当铺。还不够,她当掉了娘家给她买的多份保险。这些,修一先生都不知情。为了帮修一先生调养身体,手头再不宽裕,她都会到当地高档百货商店购买食材。
从田间小墅的布局设计就能看出夫妻二人在家庭中的存在感。在木屋外面,有桅杆,到了重要节日,桅杆会升起一面面旗帜,就像在帆船上一样。木屋内外,都挂着舵。而屋里的厨房小得可怜,从没有过热水。换气扇太小,每次做饭都得把窗打开。每到冬天,英子女士做饭洗碗都有些煎熬。
“那段搭船出游的日子总是刮着强劲的冷风,现在就没有那种烦恼了,每天都是小阳春,过得安安稳稳的。” ——英子
怎么才能活得像个人?
纪录片《人生果实》给出的答案是:积累时间,不紧不慢。一点一滴,孜孜不倦。
看完《积存时间的生活》,答案不同了。
修一先生非常大男子主义,英子女士非常传统,两人的行事作风拿到当下估计都会被喷得体无完肤。
我没办法赞同英子女士一心一意奉献的做法,但同样没办法苛责英子女士没有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先不论她的成长年代。英子女士从小性格非常内性,上课从不敢回答问题,总会受到老师的体罚。在学校,她会因为精神紧张躲进厕所。厕所太脏,她又受不了。能逃回家看佣人种地,对她来说是最好的一天。英子女士曾做过几份工作,当过美国军官家的佣人、做过打字员。都没干下去。她发现自己除了结婚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与其出去工作,不如找一个人养活自己,她只要做好家里的工作就行了。
然后,英子女士遇到了修一先生。
她选择了让自己最舒服的活法。
如果英子女士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做career woman,她会幸福吗?
“我总觉得就是因为对别人有用处,我才会活在这个世间。”——英子
修一先生更是如此。他一向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从不用金属勺;早饭没有海苔,不动筷子。坐着等英子女士把海苔热好、切好,洒在饭上,才开始吃饭。如果这种事不是发生在两位老人身上,估计都是掀桌吵架的导火索。
修一先生常年记日记。日记本上只记录开心的事情,不开心的事情一律删掉。在遍地都是成功学、媒体以煽动焦虑为己任的当下,不从失败中吸引经验、不踏出自己的舒适区,简直是大逆不道。只会用快乐麻痹自己,怎么可能会成长?
可是,为什么要长大呢?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没有大人,只有长皱了的小孩。
修一先生和英子女士都没有长皱。两人的价值观从不曾因外界的冲击而发生变化,更不曾为了逢迎社会而改变自己。
看英子女士谈话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她总把小时候娘家怎么样、娘家怎么教育我的挂在嘴边,她确实完全按照父母的期待处事。比如,父亲曾告诉她“钱会扰乱人的心情,手上没钱最好。”英子女士就一直觉得钱是脏东西,就算婚后再穷困,也能熬过来。再比如,娘家教育她““给男人穿一流的衣服,吃一流的东西,品格就会出来”,英子女士会为修一先生定做手工西服,买高档皮鞋和手表,而自己从不擦保养品。
“每个人都夸英子‘可爱’什么的,上了年纪还能得到这样的赞美,真是幸福。这大概是因为她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活得很快乐的关系。” ——修一
看到不少人说夫妻两人的故事是老年版真实版的《小森林》,但我个人认为和《小森林》有点差别。《小森林》毕竟讲的还是年轻人的故事,就算再平和还是体现了年轻人的不服输、不接受。主角市子认为,人生是螺旋。每次尝试,螺旋都在不断扩大,所以,还要再努力一把。种地带给市子的感受是土地会惩罚懒惰的人。不能有一丝懈怠,才会有收获。
而津端夫妇,对于一切,全然接受。到九十多岁了,二人没有保险,没有股票,没有存款。如果生了病,会非常吃紧。一般老人住的家,都是搞成平稳的无障碍通道。可修一先生却刻意保留了家里上上下下的台阶,为的是在生活中保持紧张,多多锻炼身体,不生病。
细细体会,其实有怕的成分在。
“我们虽然跟杂草一样强韧,内心却非常怯懦。在我们的资质中,可以这样存活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份怯懦吧。怯懦会让人更加敏锐,也会去接受各式各样的事物。要是变得强悍,就不行了。感性一麻痹,就会变得连感觉得到的事情都没有感觉。” ——修一
这种坦然接受束缚的心态,在看到英子女士的冷冻食谱后,我才突然明白。《积存时间的生活》这本书我看得有些别扭,因为展现出来的生活形态和纪录片中有出入,让我在不断调整脑海中两位老人的形象。
直到看到《英子式蔬菜冷冻活用法》那一篇,才明白这种不适感来自何处。两人食量都不大,吃不完的食材只能先冷冻起来待日后再用。因此,津端家有四个冰箱。马铃薯要切成丝后油炸,才能冷冻。甘薯切成片油炸,苹果切成圆片在太阳下暴晒,西葫芦切成薄片在太阳下暴晒再冷冻。
“对象是大自然,你只能顺应它。” ——英子
怯懦、顺应、接受,颇有点尽人事听天命的味道。
纪录片为了保持乐观平和的氛围,删掉了许多内容,刻意营造出一种禅意。但两位老人,都是真实的活在世间。他们的怯和怕,都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看纪录片制作人和导演的访谈,因为拍了太多关于孤独死的新闻,他们想给世人展示老年生活阳光的一面。
我认为,与其效仿两位老人的生活方式,不如追寻类似类似两位老人的内心状态。有向往田园生活的人,就一定有无法忍受各种害虫侵袭的人。
如果能不媚世,按自己的心意活着,坦然接受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哪里都可以是桃源。
英子女士从小就向往田园生活,修一先生的建筑主张以人为主、尊重自然。两人不谋而合。只为别人而活的英子女士,遇到了只为自己而活的修一先生。对两人来说,都是完美的邂逅。
两人生活虽然拮据,修一先生曾在六十六岁、六十八岁和八十八岁开帆船去大溪地。修一先生务农时带的帽子是从大溪地带回来的纪念品。
“我的大溪地朋友说,他们那边的人都会先决定好,死掉以后要去哪一颗星球。大家都喜欢浪漫的地方,像南十字星就很热门,一定挤得水泄不通,所以我打算去的是南十字星旁边的小星星。烧成炭的遗骨就请人撒到南太平洋的海里。英子好像也会随后跟来,真好。” ——修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