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所以想要写一篇讲老慕容家的文章,是因为之前挺长一段时间都在看东晋五胡十六国的故事,然后看的那是相当热——血——沸——腾——!然而这段历史却在普通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知名度无比的低。想想也可以理解,这段历史实在太乱了,汉人,匈奴人,鲜卑人,羯人,氐人和羌人,你方还未唱罢,别人就在抢着上位了,打打杀杀乱成一锅粥,光是理清楚时间线就已经很困难,就不要指望历史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设了。。。。这就是同为乱世,三国时代要比五胡十六国时代在民间火的多的原因:你说是听刘备曹操关羽张飞的故事带感呢,还是听什么拓跋什翼健宇文逸豆归秃发乌孤的故事有劲?光是看到后面这一堆古怪名字读者就能疯了吧!
然而我觉得五胡十六国的历史还是非常值得看的,因为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分裂时代,也是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及其重要的一个民族融合期: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风云激荡,精彩纷呈。不了解它,你也许就永远也不会了解深藏在中国人血脉深处的某些特质,更不会知晓今天的中国如何成就了现在的面貌。但是以我的能力,要全景式的描绘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是绝对不能够的,所以为了装逼装圆满,我决定将笔锋聚焦在这个时期最活跃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家族——慕容氏身上。
当然,我描写慕容世家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对,你没看错,锻炼写——作——能——力——,因为要写作这样的一个题材,我至少需要攻克两大挑战:
1.在写作对象读者都不认识的情况下,如何引发读者的兴趣往下看(慕容氏在历史上当然并非无名之辈,只是在人民群众中的存在感实在太惨了)
2.因为描写对象同属一个家族,从名字上来看就是慕容A慕容B慕容CDEFG。。。。如何使读者克服密集恐惧症并把他们分清楚?
这可不是容易的任务!至少在我目前可以看到的描写五胡十六国历史的通俗读物里面,还没有任何一本完美的做到这两点。。。。为了朝这个写作目标努力,我制定了如下的写作方法论:
1.所有和主线无关的剧情我会全部删掉,比如说什么部落之间的小会战,内部的小叛乱啊,谁谁谁无关紧要的出场和言论啊,只要不到影响历史进程的地步,读者基本就不会看到它。。。没办法,这段历史就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要是什么都列出来我的文章必然会无情的沦落为流水账。
2.我的写作重点会着重放在慕容ABCDEFG的人设构造,力求看完了我的文章,读者至少能认识几个重点人物,要是粉上就更好了,虽然我绝对不包售后。
3.出于我个人对于古代战争的私人偏好,我会花很多篇幅来讲诉慕容家族中的某几位的经典战例,即使你口味没有我这么重也没有关系,我保证把战争当评书讲,保证精彩好看。
好了,废话少说,这就开始吧!
慕容世家1 最汉化的鲜卑
慕容这个姓氏,在普通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其实并不陌生。我们常常在看武侠和言情的时候能够看到它的痕迹:比如说仙剑系列的名门贵公子慕容紫英,天龙八部的复国狂魔慕容复,绝代双娇中的慕容小姐慕容九,以及湖南卫视版雷阵雨,哦不一起去看流星雨中的冷面男神慕容云海等等。他们的属性差别很大,但是共同特点就是一出场逼格就很高,这大概也代表了人民群众对于这个姓氏已经默认的一种设定吧。
然而在这么多牛逼闪闪的“慕容”当中,真正能够和历史上的慕容家族扯得上关系的文学形象,大概就只有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了,这个人物的设定可是非常清晰完整的。在书中,慕容复自称是鲜卑慕容氏,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燕国皇族后裔,其人生目标就是四处奔走,到处结纳人心力图复国并重登大燕皇帝的宝座,可惜他没有同书另外几位哥们的主角光环护体,非常悲剧的次次站队都选错边,于是最终一事无成直接崩溃发了疯。。。。当然,从情节设计来看,金庸显然是狠狠的把慕容氏给黑了一把,就拿一个最显而易见的点来说。慕容家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最后一个燕国灭亡在公元410年,而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生活在宋朝英宗和神宗年间,按照公元纪年大概在1060-1080年左右,也就是说,慕容家的后人复国复了快700年了,唯一的成果就是苏州乡下太湖边的一座临湖别墅,和四个傻不愣登的一直跟着公子爷徒劳的东奔西跑的所谓“四大家臣”,连个地方武装都没混出来。。。。当初的慕容家族要是这等智商和行动力,在五胡十六国这样残酷的乱世中早就嗝屁了,还建立什么大燕国!书中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还用历史上慕容家的列祖列宗来勉励儿子,依我看那群真正牛逼闪闪的列祖列宗见了这对拎不清的不肖子孙,估计只想一巴掌拍飞吧!
迄今为止的影视剧中的慕容复形象,不知为何有种“一代比一代更像坏蛋”的脸谱化趋势。。。。好吧,既然我们熟悉的“慕容”们跟历史上的慕容世家要么毫不沾边,要么扭曲极大,所以要讲讲慕容世家的故事,我们只好把历史书往前翻了,翻到慕容氏还没有发迹的时候——这是一切故事的开端。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慕容氏是鲜卑人。鲜卑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和影响力可谓无以伦比。鲜卑族最早发源于自从战国时代就出现在典籍中的东北亚少数民族“东胡”,在漫长的与匈奴的斗争和迁徙进程中逐渐在东汉时期形成了三大支系,分别是居住在甘肃一带的“河西鲜卑”,居住在内蒙古北部的“漠北鲜卑”以及居住在辽东半岛的“辽东鲜卑”。虽然同出鲜卑族,但是由于很早就分道扬镳,所以鲜卑的三大支系不论是长相还是风俗习惯都有了较大的差异,他们之间也不再视彼此为同胞,打打杀杀完全没有心理负担。鲜卑族的这三大支系都是特别能搞事的类型,比如说河西鲜卑,就是后来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秃发氏,建立了一个叫做“南凉”的小国;而漠北鲜卑就更加不得了了,他们的后人就是后来建立了统一北方的大帝国北魏的拓跋氏;而辽东鲜卑,正是孕育了我们本文的主角——慕容氏的一个支系。到了三国时代,辽东鲜卑正式分裂成为三大部落,按照地理位置从北到南分别是宇文鲜卑,慕容鲜卑和段氏鲜卑。至此,慕容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鲜卑人的发源地,内蒙古大鲜卑山,现在是一个生僻的旅游景点比较有意思的是,慕容鲜卑从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和汉化脱不开关系。当时慕容鲜卑的首领叫做莫护跋,他参与了司马懿讨伐公孙渊的战争,而且表现得非常殷勤,因此最后成功平定公孙渊之后,他被曹魏封了一个“率义王”的名头。要说这位莫护跋的汉化思维的确非常超前,他在别的鲜卑部落还在自由自在的牧牛放羊,骑马射猎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要和中原汉人政权产生紧密联系了,他甚至把自己家族的姓都给改了——慕容这个姓氏正是出自他的手笔。
在天龙八部里面有个情节,丐帮诸老集体向还未暴露契丹血统的乔峰发难,给他加的一条罪名就是乔峰“袒护胡虏”,理由是乔峰帮慕容复说过话,而丐帮诸老认为“慕容”这个姓一听就是胡姓。这话其实说的不对,慕容氏的确是胡人,但是“慕容”却不是胡姓。“慕容”姓氏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后来的慕容氏自己的官方说法,说是取自“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这个说法看看也就算了,不排除慕容氏子孙给先祖拔高逼格的意思,你想想莫护跋自己的汉文化水平也就是个入门者的程度,怎么可能想出这么文绉绉的句子?第二种说法是由正统史书《晋书》所记载的,说是莫护跋因为看到当时辽东汉人流行戴的一种漂亮的帽子“步摇冠”,非常喜欢,于是就以此为姓,因为当地人说话有口音,所以“步摇”就成了“慕容”——好吧,虽然听起来非常任性,但是比前一种说法还是可信很多的。。。。也就是说,“慕容”这个姓氏的出现就是慕容氏一家子向往汉文化的结果,慕容氏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就自动开始了他们的汉化进程,相比起一百年后,同属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还得好一番做作花费了偌大的功夫才让族人接受汉化,简直超前到不可思议!说慕容氏是最汉化的鲜卑绝对不为过!
魏晋时期流行的步摇冠,想象一下慕容家的汉子们头戴步摇冠的样子。。。。能拿一件流行事物来当作自己的姓氏,充分展现了老慕容家“爱臭美”的特质莫护跋死后,他的世子慕容廆(读“会”)继承了父亲的慕容部大首领,将慕容部的汉化进程向前更加狠狠的又推进了一步。莫护跋当年只是跟汉人政权靠拢,慕容廆直接就拷贝汉人政权的社会制度开始为慕容氏在辽东建国了。因为当时的“母版”魏晋政权是一个定居型的农耕文明的国家体,所以“子版”慕容鲜卑之国(此时还没有国名,只是部落控制区域)居然也是一个定居型的农耕文明国家体,而违背了鲜卑人本身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本性!汉化到这个地步也真是没谁了!
当然了,慕容一家子如此卖力的汉化,绝对不是因为仅仅仰慕汉族文化从而自发想要融入汉族社会,事实上光是慕容鲜卑的容貌和当时普通的汉人差距就十分巨大。据史书记载,慕容氏身高腿长,皮肤尤为白皙,远胜汉人,于是常常被其他民族蔑称为“白虏”(世居辽东的慕容鲜卑并非现在有些网文说的是什么金发碧眼的欧罗巴白人,反而应该是和后来的满族比较类似的人种),在慕容鲜卑兴起的时代,他们从未摆脱过异族的称号,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并未对同时期的汉族政权产生过眷恋和崇敬。慕容氏向来野心勃勃,他们主动进行深度汉化的原因无非是看到了汉化能够使他们部落迅速的繁盛起来——至少在周边少数民族部落们还在放羊牧牛,骑马涉猎的时候,慕容鲜卑已经抢先一步拥有了更先进的文化制度,更稳固的社会结构,以及更丰富的物质资源。这一切都是慕容氏开始攻城略地,吞灭邻居的战争进程的重要前提。
此时慕容鲜卑的地缘政治环境也称得上恶劣,邻居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首当其冲的就是一北一南钳制着慕容鲜卑的两大鲜卑部落: 宇文鲜卑和段氏鲜卑,这两个部落地盘比慕容鲜卑大,实力也比慕容鲜卑强,还互相勾结联合起来欺负慕容鲜卑一个,虽然是同胞也是十分不能忍的;稍远一点东北边上还有扶余和高句丽,两个东胡后裔建立的小国,也是趁火打劫的主。——这么多的敌人,即使慕容鲜卑再牛逼,也不能一个打四个呀! 还好首领慕容廆汉文化学得好,制定了一个各个击破的计划: 扶余和高句丽毕竟离得远,我们先搞外交请你们别来搞事,等以后有余力再来收拾你们;段氏鲜卑离得近又态度暧昧我们就联姻,狠狠地拉拢一把! 于是慕容廆自己就求娶了段氏鲜卑的女子为妻,从此慕容氏子孙多有娶段氏鲜卑女性为妻的,一代代联姻下去,成功离间了段氏鲜卑和宇文鲜卑的联盟关系。好了,这么一来眼前真正不共戴天的仇敌也就宇文鲜卑一个了! 慕容廆摩拳擦掌,一面向当时的西晋皇帝晋武帝上书要求支援,一面点起本部军马,就等着一仗去干掉长久以来骑在头上的宇文部了!
然而令慕容廆没有想到的是,尽管他们慕容氏一贯和汉人的中央政府关系好,但是在刚刚统一天下的晋武帝心目中,显然还是维稳更加重要。晋武帝一封拒信就摁死了慕容廆的雄心。慕容廆哭也哭过了,闹也闹过了,甚至还大发脾气跑去辽东郡搞了一盘报复性的恐怖袭击,但是统统没用,还被晋军反过来狠揍了一顿。。。。虽然西晋军队的战斗力在中国历史上还排不上号,但是此时慕容氏的战力更弱,所以也只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耐心等待机会了。
令慕容廆更加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机会在十年后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被奉送到了自己的面前。那就是曾经差点被打的宇文鲜卑现在主动进攻来了! 宇文鲜卑在鲜卑诸部中胡风最为浓厚,一向信奉“你打我我必须要打回来“的哲学,说好听是单纯质朴,说不好听就是相当二逼,简直正中慕容廆下怀,立马出兵把宇文部揍了个大败,直把宇文部赶到漠北去了,宇文部曾经的地盘以及资源人才于是就统统都便宜了慕容廆了。。。。慕容廆大概觉得自己老慕容家是烧了高香了,对老仇敌宇文部的初战就如此顺利,趁此战的余威,慕容部在辽东更加混得风生水起了。
其实慕容家的高香还真不止烧了这一柱,那个二逼又冲动的宇文部在将来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得跑回来被慕容氏刷经验包,一直把自己刷出历史舞台,把对手刷成辽东之主;而更重要的是,慕容氏即将等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令他们一个小小的边远少数民族部落,竟然有了入主中原逐鹿天下的机会!
这是一段中华民族的痛史,在晋武帝去世之后,因为继任的晋惠帝黯弱无力弹压朝廷(大家都知道这位是真白痴),司马诸王纷纷起来争位,为了增加自己取胜的几率,司马诸王不约而同的向中原引入了北方胡族雇佣兵。。。。从此潘多拉的魔盒就此开启,与之同时开启的是中国南北长达300年的如同人间地狱一般的大混乱大分裂时代。当最后残酷长久的战争终于结束,痛苦的民族融合也最终完成的时候,人们依然会用心有余悸的眼光看回最初那个罪恶的起点——八王之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