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经常听人提起“元认知”这个词,今天学习意志力时才算真正了解了它的含义。
简而言之,元认知,就是策略性运用陈述性知识、操作性知识以及自我调节知识,以真正解决问题。它包含知识和技能两部分,前者就是前面提到的三种知识,后者包括计划、监控、调节、反馈四种能力。
将这个认知引入到情绪和意志力中,可得到元情绪、元意志的概念,大体框架没差,知识更细化。由此我想到,理论上,元认知的概念可以迁移到任意能力的学习中。
学,即了解元认知知识部分,习即学会元认知技能部分。
拿写作举例,学写作先去了解写作是什么,这是陈述性知识;在学习如何写,这是操作性知识;最后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写、怎么写最好,这是自我调节知识。
这部分可以让人有基本的写作能力,但也仅止于此,真正的写作能力提升,来自于进一步的完善。对自己写作的计划,通过记录监控自己写作的数据和成长,分析问题并调节写作方向,最后反馈调整结果,循环四个步骤,这是针对写作的完整“元认知”技能部分。
学习是两个部分,学即知识,习即技能,离了技能,学习是很难有成效的,往往我们缺少的正是“习”的部分。
那如何突破呢?记录。
最近学的越多,越觉得任何学习的步骤都是相通的,比如减肥、运动、写作、意志力,突破的第一步往往都强调记录的魔力。
拿意志力来举例。
元意志的知识部分已经在学习中,而在元意志基础上延伸的“意志力笔记”就是通过记录“意志力行为”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增强自己对意志力的感知,最终达到习惯运用意志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强调“坚持”。
去年学习情绪时,同样提到了记录这个工具,情绪笔记的目的是提升感知情绪的能力,感恩日记的目的是提升感知自我需求的能力。再联系一下写作中的记录素材,其本质也是提升自己对写作的敏感度,升级觉知能力。
再次发散一下,每次给新学生的家长强调学习重要事项,我也总会强调“错题本”的重要性,它其实也是一种变相提升学生对某些知识感知能力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总想着每件事都让别人给个方法,却没发现其实方法每个人都触手可及,感觉有些魔幻。
换句话说,不是没有方法,是我们没有发现方法的能力或者时间,所以才有知识付费,才有讲师、咨询师。
我想到一句去年挺流行的话,“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不记录情绪的变化,它的出现就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不记录意志力事件,我们也很难体会意志力对生活的影响;不记录写作素材,人就不会发现其实生活是很多彩的,素材其实是无穷尽的。
不知道这种联系所学的能力,是不是也属于元认知的一部分。(笑)
从这些事来看,写作、短视频、自媒体哪个选择更好?其实如果能以元认知的概念迁移,然后坚定执行,选择哪个都挺好。关键不在于事情或者技能本身,而是“我”究竟有无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的能力?
内容有些发散,午休中的即时想法,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