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28781/dcc3c36fbf0d6d92.jpg)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每个老师在换座位时,都有一种无法兼顾的苦恼。
身材娇小的罗晓聪同学,成绩好,长相乖巧,又是班长,理应坐在前排;而得了多动症一样的王鑫,上课时动辄用尺子和橡皮搭成一座石拱桥,或者趁人不备,用刻刀把书本刻出一个个几何图案,似乎也只能让他坐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近视到恨不得把脸贴到书本上的李天宇,看上去也蛮可怜的,也需要坐在前排。
还有学习困难户董同学、陈同学、彭同学。
还有一群原本就十分矮小的同学。
诶,可惜前排的位置只有几个。要是他们可以围成一个圈就好了!遗憾我们没有这个条件。
除了前后排的问题,与谁同桌也是个问题。
“老师,让我和罗晓聪坐在一起吧!”付志冉炽热的眼神再一次投射过来,我假装没有看见。
我知道,让两个优等生坐在一起,可以碰撞出无限的火花,可是,剩下的一波人怎么办?
我的耳边盈满了他们告状的画面。下课了,我刚走进教室,段欣怡就气呼呼地来找我了:
“老师,刁杭宝不能和董宸驿坐在一起,他们一起老讲话!”
“对对对!他们数学课都吵得老师没法上课了!”
“老师,陈雯迪和薄丹彤总是讲话,做小动作!”
“老师,周子恒和施祥健总是在桌子底下偷偷玩东西!”
段欣怡这个口一开,人人都成了通天眼、耳报神,尽管他们自己做的也不怎么样。
“换!”我脸色一沉、大手一挥。
“怎么换呢?”他们马上静下来,齐刷刷地看着我。
“明天换!”我的声调又缓和下来,望着窄小逼仄的教室,我陷入思考。
小组合“座”
放学前,我终于找到了办法——可以让小组的6个同学坐在一起,小组是他们自己选的,他们肯定愿意坐在一起,互相帮助,即便座位不是那么理想,但是以他们的凝聚力也一定可以克服。何况,五班之前也尝试过这样坐,起初,效果也还可以,小组长都很愿意帮助组员,主动帮组员听写、出试卷,鸟是前辈的脚印,我不妨一试,最不济就是没效果再换回来。
我这么想着,放学时,留下杜海滨小组,三下五除二,把全班的桌子都移成了六人小组。桌子围好了,杜海滨眼神比我还厉害:“老师,两组之间椅子抵着椅子,走过去都是难事,太不方便啦!
“还有,有一半的人是背朝讲台的。他们必须扭过头来看黑板,会很不方便的!”陈泊宇补充道。
确实如此。
“要是能够把这些椅子都换成小凳子就好了,随时转动身体,毫无压力!”我又开始异想天开了,无奈,学校并没有这样一个空间让我存放椅子。
“算了,明天先让同学这样坐试一下吧!说不定他们自己反倒觉得没事呢?反正座位是要换的。”我一边宽慰他们,一边走出了教室。
第二天一大早,我走进教室,发现全班的同学都在几个小干部的管束之下朗声阅读,看上去并无一人不悦,见状,我稍微有点欣慰。
午间,我宣读了小组合作的计划,实行小组之间竞争制度,组内帮扶制度、小组奖罚制度,他们的热情空前高涨。
下课了,胡徐晟小组开始开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条规,讲话扣一星,提早完成作业加一星……
胡俊杭小组的同学拼命翻书、出试卷。
程嘉蒂小组都是学优生,已经把头凑在一起商量如何完成单元末的综合作业和小组展示了。
吴浩又来找我聊天了:我发现这样安排座位,虽然进出不是很方便,但是班上就不会出现追赶打闹的现象了。
学生的言行让我心花怒放,我眼前浮现出期末大家齐刷刷坐火箭直追赶月球的画面,不免暗自窃喜了一把,再次叹道:一切皆有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