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教育和心理多年,发现很多孩子被家长带到我面前时,孩子的一些外表性特征已经形成,也就是说问题已经表现出来了,比如说厌学、内向、强迫、多动、暴力、自残等。
这时的家长经常会说孩子怎么怎么样不听话,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事!
首先,要说我曾经也是一个孩子,经历过父母的各种教育;
也是一名老师,明白孩子孩子顽皮时,老师的无力;
还是一名家长,经历过孩子的成长过程,包括心理的不同变化;
最后,我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每个孩子行为的背后的一些动因也是有一些了解,那么,为什么我们所谓的父母尽力了,孩子们会有不同的差距呢?
我一直在观察,一直在反思,最终我发现孩子之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外表问题,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里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孩子不知道要什么或者是自己所做的一切为了什么
孩子从小被照顾的太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
没有学习目标,缺少学习动力,很多孩子学习就是为了父母而学习。
实质上,他们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只不过是迫于周边“形式”,假装自己在学,麻木的学。
想让孩子学习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动力,一个没有内在动力的孩子即使短时的学习好,后期也会面临具大的迷茫。
误区二:照顾的太好,要么欲壑难填,要么无欲无求(什么都行)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多的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孩子,不管是不是孩子需要的,即使孩子不要求大人也会代为完成,只是认为孩子或许需要。
举一个例子:每天早上路过家门口旁的幼儿园,看见各种各样的家长去送孩子,有一类家长是这个样子,孩子的书包他背着,孩子被口罩、帽子、大衣、手套包的严严实实,手还紧紧的被拉在家长的手里,一路摇摇晃晃的被送到幼儿园里面...还有甚者,五六岁的孩子或被老人背着或被老人用婴儿车推着,“送”进幼儿园。
孩子进步时,家长会骄傲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太优秀了,自己教育有方。
只要孩子有一点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外界对于孩子是不是太苛刻了,是不是自己为孩子提供的还不够!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你以为你把全世界给孩子,他就会如你所愿吗?
其实绝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那些能够清晰表达、明白底线孩子,是因为家长给了他们很强的精神安全感。
他们会思考总结自己的需求,遇事知道与亲人商量。
然后从“失败”中学习,适度调整自己的需求。
当然对于做得好的地方,他们也会再接再厉。
他们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必做的、什么是不用商量绝对不可以做的。
很多时候,不是给予了孩子一切就是安全感,安全感是来认内心的认同与关注,是对孩子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
误区三:想法多于行动力差,不能坚持
家长想法多于行动力,不能坚持,这是教育的一大致命的弱点。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至,大多数有着良好耐力习惯的父母做的和想的一样的多。
比如,学习乐器。有的孩子对学乐器很感兴趣,开始也很想学好。可是当他们真正去学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折磨,尤其是每天的复课,课下的大量的练习。
家长总会给孩子制定各种特长班,却不能陪伴孩子一直坚持下去。
前面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旁边是“虎视眈眈”的父母,如何让孩子兴致冲冲?只会败兴而归,而家长不能温柔坚定更使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教育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大人的时时自省和对孩子的慢慢观察、细细诱导,
当我们希望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花时,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可能是一棵大树,它只会高耸入云而不是肆意怒放!
❤ 作者:子辰相希,80后辣妈,爱读书,爱瑜珈!
相信爱是享受而非依赖,只愿做最独立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