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科举
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ー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 贤能的人才,《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オ,有察举的制度。汉高祖下过求贤诏,汉文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又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材。茂材就是秀才(优秀的人オ),据说后因避东汉光武帝讳才改称茂才的。汉昭帝举士包括多方面人才。东汉承袭旧制,一般说来,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但是东汉桓帝灵帝以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汉代被举荐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有所调“对策”和“射策”。“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则类似抽签考试,由应举者用矢投射简策,并解释射中的简策上的疑难问题。后来“策问”的形式定型化了,所以后世把它看成为一种文体,萧统《文选》称之为“文”。“对策”也被认为是一种文体,简称为“策”。至于“射策”,后来则成了一个典故,杜甫《醉歌行》说:“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就是在应举考试的意义上运用这个典故的。
魏晋南北朝有所谓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分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这种制度本来是为了品评人才的优劣,以便选人授官,但是后来由于担任中正的都是“著姓士族”,人物品评全被豪门贵族所操纵,“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九品实际上成了门第高低的标志了。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谛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土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由此可见,唐代进士、举人和秀才的概念与后世不同。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又遗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意试的人称为儒童或重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 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春。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文化常识·科举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调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为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