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听歌的时候无意点进了评论区,知道了那一首歌的词是越阳写的。正好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关于越阳的故事,一个和我年纪一般大的男孩子,不过是两年前他和现在的我一样大罢了,他和白血病抗争了两年未果然后走了……
代入感真的是一种特别神奇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感同身受一样。就像现在读完关于越阳的故事,我的胸口像有一块石头压到了一样。
海德格尔曾经提过一个著名理论——向死而生,不知道有多少同病相怜人依靠这一信条活着。关于生死,真的或许绝哀,或许绝喜,哀的是故人的离去,喜的是生命的降临。死这个字眼或许困扰了我很久,小时候经常在关了灯快要入睡的时候在脑子里思考,要是死了怎么办,那个时候会不知不觉的流泪哽咽。现在死这个字眼真的是与我擦肩而过,然而现在还在烦扰着我。
花开一季,它谢了以后是否还记得前一季的故事;树生百年,那从它根须上长出的苗儿,是否还记得百年前的愿景……想想我对于死是惧怕的,更多的是不甘。遗憾没有补全,梦还没有去追,青春还没有挥霍,还没有肆无忌惮的消费年轻的资本,不甘有太多,正因为不甘,才惧怕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死自古相随相依。有人说过有了灵魂要肉体干什么,那么没有了肉体,留下灵魂有屁用!上次住院,在那一段时间里有两个人相继离世。在太阳还没照到日期变更线的时候,依靠着医院里的无影灯,那是他们所见过最后的光明吧……听说人死的时候,灵魂会飘到自己的上方看到自己的样子,不知道她当时看到自己的一具驱壳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是为了自己死了感到悔恨,还是心疼在病床旁哭泣的亲人或许是病痛得到解放的欣喜。那天夜里,只有一阵接一阵的哭泣,嘶哑的吼叫,她在房间里放了很久才送到太平间去的。太平间,何以太平,有的这是愤愤不平而已……那一句“医院的墙上听到了比教堂更多的祈祷”真的是一句实话。
我的一个病友,几个月前又复发了,放弃了治疗,是啊那大剂量的化疗真的不是人受的,在家中药西药一起吃。她在戴上假发的时候真的很漂亮,乌黑的眼睛,一点婴儿肥,双颊泛起粉色。她比我大两三岁,真的是爱美的年纪,在最好的年纪里,把时间给了医院。她喜欢笑,喜欢闹,可以拿着吊瓶到护士长找护士换药,连医生都说她是疯婆子。病毁了她的一生吧!她喜欢和她妈吵架,她有时候吵不过她妈就会说:“你要珍惜现在我还可以和你吵,要是有一天我不在怎么办!”然后面对的就是沉默……要是我不在了怎么办?!我不敢想,因为我想要活下去。
我想骑单车环游鼓浪屿、看黄山的雾、庐山的雪;我想读高中,然后考大学,因为我老师说过“大学是属于青春的四年”;我想坐飞机,坐游轮。病了之后天天青菜萝卜,街边小摊上的烧烤,奶茶,麻辣烫永远是我们最想吃又不能吃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病了之后突然对生活有了这么多期待,原来生活这么美好!对了,我还想谈恋爱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139/ff2f61856f1cb350.jpg)
既然选择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