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人生旅途《人生感悟ABC》
有一种创业叫:一个人活出一个团队

有一种创业叫:一个人活出一个团队

作者: 夜莺Louisa | 来源:发表于2020-01-17 12:00 被阅读0次

    这几天,有点怀旧,翻开自己在2017年辞职后写的一篇文章《从工作了11年的公司辞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我经历了什么?》,惊讶当时竟然写了那么长。

    做那个辞职的决定用了4年时间,现在创业已满两年半。这么说,在六年半以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因为自媒体而开始了一项新的事业。

    前天,有一位学员从青岛过来看我。自从开始教课,认识了五湖四海的人。我们去散步,去爬山,彼此交换着对写作、疗愈、理疗等领域的想法。我们都有一个共识:

    当一个人处于迷茫,又还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能力所在的时候,是最痛苦的。

    我曾经就经历过那样的痛苦。那个过程让我学会了耐心,并学会如何去聆听自己的内心。现在我非常明确——只有做心悦纳的事,我们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我现在做的事业,带写作课、带疗愈课、写小说、画线条曼陀罗,可以说都是因为2015年12月写公众号开始的。后来才知道,这是这个时代一种新型的工作方式——自媒体。那时的我,也没有给自己立下什么目标或者工作性质的定义。我只是做,只做眼前的事。

    前几天看见萨古鲁对“目标”这个词的解释,还真的是深有体会。他说:

    我会告诉年轻人,“不要设立目标”。如果你对你做的事有全然的奉爱,根据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拥有的机遇,我们能走多远就会走多远。但如果你总是想着终点,如果你达到了目标,你会失望。如果你没达到,你会崩溃。

    我多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立下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自媒体,更没有要成为一个作家的目标。我只是对我所做的事有全然的奉爱。如今,这两样,好像都在我没有设目标的情况下自然生成了。

    自媒体,就是自己给自己搭建一个平台。它是我和世界连接的一个管道,它让世界了解我,也把我推向世界。纵观过往,自己在这江湖里走着,虽未成大咖,也从菜鸟的级别摸索到了可以给别人上课的级别,也多少还能分享出一点心得来。

    自媒体运营,是写写文章这么简单的事情吗?

    如果真是那样,可能有很多人都对自己现做的工作撒手不干,回家写文章去了。

    作为一个不那么资深,也没多少粉丝的运营者,我且斗胆在这里发表一下见解。一份从零到一,一个佛系创业者的心声。

    自媒体运营,大概会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团队运营,一种是个人运营。

    我属于后者。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要干十个人的活。也可以说,一个人活出了一个团队。

    至今,我的公众号发布了差不多400篇文章。你想知道我的一篇文章出现在你眼前,需要多少工序吗?

    我猜,你想。

    好,又要讲故事了,那请你搬好小板凳。

    ▲▲我的一篇文章出现在你眼前,需要经过多少工序?

    √第一道工序:初衷。

    我知道现在很多写作课都会教别人如何用写作变现。我的写作不是为了变现,自然我的写作课里也不会教别人如何变现。我的初衷,是自然而然的表达。我感觉到了一点什么,我想把那种感觉描述出来,我想释放出内心的想法,仅此而已。至于有没有打赏,对别人有没有用,那都不是我可以左右的事。

    我的最大根基是:我喜欢写。


    √第二道工序:灵感。

    写作需要灵感。这一点毋庸置疑。

    灵感,它漂浮在所有的空间里,但是我看不见它,我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进入我。它和空气一样平常,却又不如空气一样容易被捕捉到。这取决于心的清澈度、安静度、灵敏度。当它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来找我,那我就要补充阅读了。

    当它进入我,我也认出它来,碰巧我那时正在煮饭,我得关火,用本子写下几个关键词,甚至做饭的时候还要和它继续交谈。做完饭,一篇文章可能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了。

    又或是碰巧我正在和人交谈,它来了,我可能会目光呆滞,说话的人说了什么我都不知道,因为我已经在脑海里写文章。

    日后,朋友们如果看到我这个样子,请谅解,我不是不尊重你,是已经得了点职业病,你们可以把我拉回来。

    等我有空,就要把脑海里的内容敲到电脑上。有时候,它会导出得很顺利,取决于我和它连接得够不够深入,心流够不够顺畅,够不够无我。有时候,它会导出得很艰难。不管如何,它都需要时间从无形变成有形。

    我知道,很多自媒体运营者会跟社会热点,专写某种专题的文章。我不会去追热点,也不会固定自己写哪种专题,我遇到了什么灵感就写什么。我感觉自己的细胞是敞开的,随时随地准备迎接灵感的到来。我热爱这种方式。如果说灵感像空气,那它就是取之不绝的。这一点让我安心,我压根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

    有谁能写得完像“空气”那么多的灵感呢?

    √第三道工序:写的过程。

    第一稿

    在我的写作课上,第一个要学习的就是:不要在你导出第一稿的时候同时进行修改。导出的过程必须是心无旁贷,像流水一样顺畅的。只有当这篇文章全部导出了,再来做修改,即便你导出的时候除了你无人能看懂。

    深化主题

    深化主题,往往比第一稿要花的时间要多得多。捕捉到的灵感,它可能有很多个主题,也就是说:散,不聚焦。这时,我要把自己打扮成读者,以读者的角度看看,我到底想说什么,要传达什么,然后提炼哪个主题,深化哪个主题。

    润色词句

    这一步是让文章更精进。一个长句,可以用两个短句代替;两个相似的词,可以保留其中一个;一个不符合全文格调的例子、比喻,可以删除。

    传达价值

    到了这一步,一篇文章所要传达的东西就清晰了。我还要自我剖析:这里是否带着自我?是否在炫耀?是否过于夸大事实?语气是否中肯......最最重要的——我是否能给别人带来片刻的宁静?

    晾稿

    斯蒂芬.金曾说过,没有经过反复修改、晾置的文字就像穿了裤子忘了拉拉链,随时都可能被读者找出笑掉大牙的破绽。当然,他是居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说的。于我而言,普通的文章同样需要晾置。在晾置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还有很多修改的余地,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晾稿,一直是我鼓励学员进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他们往往也觉得这个小技巧超级好用。

    初步定稿

    经过以上所有步骤,我可以初步定稿了。为什么忙活这么半天还只是初步定稿呢?下面继续分解。

    文字的形成只是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写作能力的呈现,要把文章在公众号上呈现,就不止需要这些能力了。你得活得像个无所不能的人,集平面设计师、摄影师、美工、电台主持人、电视主持人、职业规划师......为一身的人。

    这些都体现在公众号排版上。

    √第四道工序:排版。

    有些人不注重排版,觉得文字有吸引力就行了。我确实也见过有这么大能耐的人,不管文字怎么编排,内容都吸引了很多读者。我的感觉是,阅读到有排版的文章,感觉更舒服,是视觉和文字的双重享受。刚开始,我也根本不知道需要排版,也压根不会。后来,我自学起排版的各种技能。再后来,我发现,良好的排版就像你把家里打理整洁,是对客人(读者)的尊重,也为客人(读者)带来方便。

    在我的写作课里,有很多都是没有自媒体运营经验的学员。我会从他们自身的特点开始,建议他们如何开始自己的自媒体,并且教他们如何排版。

    提高写作能力是第一步,如何运用能力是第二步。

    平时我自学而来的排版小技能都被我编到了课程里。当你练习几次,你会发现,这些小技能就像木匠的各种工具,你清楚它的性能,在不同时刻知道自己需要用哪一个。排版也需要工匠精神,把它打磨得越精细越好。

    排版小技能,说难也不难,说易也不易,当你是自学而来的,你会终身难忘。这些技能就像四肢一样,长在你的身体上,永远服务于你。

    排版涉及的是平面设计和视觉艺术。

    那为什么一篇文章的视觉效果那么重要呢?

    视觉效果不只是让版面整洁、方便阅读,还是一个作者的基调、传达的气质,所需要的一个载体。就如一个人远远地向你走来,你大概会感觉到这个人的气质是怎样的。那么版面,在读者还没开始阅读文字时,就已经很直观地传达出这些气质来了。它也像一本小小的电子书,和你买到的纸质书籍一样,视觉也是阅读感受的一部分。

    视觉效果里包括哪些东西呢?

    海报设计、文章题目、引导语、字体大小、字间隔、行间隔、段落划分、首图配图、正文插图、订阅号配图(和首图不一样,在你收到的订阅号的版面上)、配图的文字说明、划出重点句、引用、序列内容、图表、美工小插件(标题、分割线、动画、边框、底色内容......)

    ......

    以上内容是一篇文章无法说得完的,这里面涉及的细节实在太多了。在我的写作课上,有更详细的讲解,并且会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一对一点评。在此,就挑其中一个来详细分解:配图

    配图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有些文章有配图,有些没有配图?它的作用在哪里?

    配图能够给文章带来气氛,带来节奏感,它是文字抽象呈现的形象补充。

    首图和插图的功能决然不同。你得先了解自己的文章,想传达一种什么样的基调,那么首图就要传达这种基调。

    这些图从哪里来呢?这时候,你可能要化身成一名摄影师。

    我文章里的很多配图都是我自己拍的,拍摄器具:华为荣耀V10,一款已经老掉牙的机型。

    我从未拥有过相机,也从未学习过摄影。我大学学的是师范专业,教英语的。有朋友建议我买微单,视觉效果会更好。我知道的,手机的镜头再怎么强大,它毕竟是个手机,不是相机。这一点,我还得顾及那羞涩的钱包。就把这个当成是有待提高的项目吧。

    那么,是写完文章之后再去拍需要的配图吗?

    答案是: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

    我的整个生活都在为公众号发布文章这件事准备着。散步的时候、煮饭的时候、旅行的时候,我都需要拍。我也不知道哪些会被用上,遇见比较有内涵的场景、细节、小玩意,我都需要拍。

    拍完之后,调色。

    专业摄影的作品,也不是拍了马上可以用的,用手机拍的也一样。用手机里的滤镜做一些调整,照片往往会出现单反的效果。

    有些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手机里没有可以用的图片,就要现场拍。现场拍,也不是一个镜头就可以满意的,得拍很多个镜头,才能遇见一个满意的画面。还得看老天赏不赏脸,那时的光影好不好。如果现场没有可用素材,就要在网上找。这又是一番搜索的过程。那么多图片,我怎样遇见符合这篇文章的呢?

    在找之前需要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需要什么图?

    人?女人?男人?孩子?景色?

    什么基调?

    想传达什么样的氛围?

    得到这些答案之后,会很快找到心仪的图片,几乎百发百中。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手机拍照的心得:学会寻找光影。这,也应该是专业拍照的基本技能。

    这些都做完之后,这篇文章终于可以预览了。

    预览就说明完事了吗?

    呵,早着呢。

    第五道工序:定稿。

    前面说过,为什么修改了那么多还只是初步定稿。当你的文章用编辑器排版过,出现在手机上,就像一本小杂志。想象一下,拿着杂志看,和在word软件里看,怎么可能一样呢?这时,你的眼睛更加敏锐,更能发现瑕疵,让版面和文字更加精进。

    这个时候,还得斟酌题目。

    题目非常重要,那是你的文章是否被人点开来阅读的关键。就如一本躺在书店里的纸质书,它吸引你肯定有它的原因。

    记得我在出版《出走的喜鹊》的时候,我原来定的题目是《那一个雨夜》。编辑说,这个题目太散文了,小说要接地气,要让人知道你到底写了啥。那时候我前前后后想了三十个题目,都想疯了。我最终确定了这一个:《九巢的门开了》,可也被市场部否决了。最后,还是用了《出走的喜鹊》。

    题目,是万万不可忽视的一步。

    如果你问我,我的每篇文章至少要预览多少遍。我会告诉你,不少于10遍,有时候更多,20遍,30遍,都有可能。预览越多,瑕疵越少,越精进。然后,这篇文章才会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你眼前。事实也证明,排版需要的时间比文字输出要多2-3倍。

    现在,你清楚了吧?一篇文章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出现的。而你也不知不觉读到了这里。

    你不会无缘无故就读到这里。它的背后有一个精心的设计师。而那个人就是我。

    团队运营里,每一个环节都是分开的,有专人负责。而个人运营里,就得一个人抗下所有的工作。

    所以,每一位独立的自媒体运营者,都值得尊重。这确实不是一份容易的差事。

    一个人活出一个团队,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对于我,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不再担心未来,我享受当下。

    我理解到,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自己不懒,就不会有绝人之路。

    每一篇文章写完,排版完,我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我在做着原创的工作,我一点点地丰富自己的能力。我无需担心,没有什么会从我身上把这些能力带走。它源自于我的内在,我本来就拥有它们,现在我只是遇见它们了,而且我相信自己会遇见更多。

    我是多么富有。

    不是物质上的富有,是精神上的富有。

    我是人类的一个缩影,如果我这么富有,那么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我敬畏每一个人,他们身上隐藏着多少连自己都不知道的能力。而我也越来越清晰了自己的事业:

    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遇见他们的能力,遇见爱,让他们和真正的自己团聚。然后,活出大爱。

    包括正在读着这些文字的你。

    -本文完-

    夜莺

    一只用文字唤醒人们的鸟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一种创业叫:一个人活出一个团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ec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