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天气不错,几个妈妈相约遛娃,说是遛娃,不过是吃个饭。因为已经读高小的娃,哪有时间遛周末?而做为高小娃的妈,也哪有时间侃大山?聚在一起都是交流鸡娃的心得体会,与其说是聚餐,更像是鸡娃研讨会。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相当尴尬,不是埋头吃东西,就是做认真听取状,再配上仰慕崇拜的眼神,内心里其实十分惶恐,很怕她们问我“你们娃都在上什么课外班啊?”因为我们除了弹弹古筝自娱自乐外,什么课外班都没上!
以前的时候,我回答啥都没上,她们还会说“低年级没上也还好”,要不就半同情地说“你要带老二,送老大去课外班也不方便”。而渐渐地,我再说啥都没上时,她们就会用看外星人一样的眼光看我,然后就是各种评论和劝诫,当然中间也少不了自我成果展示:
“都高小了,你还不给她上学某思,等到小升初时就抓瞎了!我们现在都奥数什么什么班了。”
“英语一定要上课外班啊,就只靠学校英语课教的那些怎么够嘛!差得远!我们现在英语都突破瓶颈期了,现在都可以每天听英国BBC广播,美国地理杂志之类的了。”
“语文也要上啊,以后大语文了,那知识面宽得,学校课堂上根本满足不了的。我们在那个补语文最好的某某花开上的,老师都是很有名的!”
“要上科创编程啊,看现在孩子一天到晚学习,脑子都固化了,要去学习动脑动手。再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孩子越早接触,以后越有优势。我们娃现在都可以自己编小程序了,前几天还自己设计了个小游戏呢!”
……
我即使有一万张嘴估计也解释不出我为什么不给娃上课外班,即使我解释得出她们也不一定认可。于是,她们一通劝说后,大概觉得我没给娃报课外班简直不可理喻,而我的娃在没上课外班的情况下,估计不知被甩丢几条街了,以后大抵也难赶上了。然后她们又开始热烈的讨论各自的报班经验了。就这样,因为娃没上课外班,我成了这个群体里很不合群的一个。
诚然,听到她们说各自娃娃的累累硕果时,我确实有点自卑和焦虑,但也只是有点而已。关于课外班、补习班,我一贯坚持自己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不攀比,不盲从。比如我的娃,属于主动性自觉性较强的那种,如果我盲目给她课外再报班,她会觉得对她目前的学习状态是种否定;但也有娃娃属于那种集体激励型的,就是只有跟着集体,有比较有竞争,才会很有劲头。这种就可以考虑报班。
二、有的放矢,不跟风。了解孩子的短板,有目的地报班加强;
三、尊重孩子,不填鸭。毕竟去上课的是娃娃,关键还得看娃娃乐不乐意,如果孩子不乐意,那就亏大了,家长损失金钱,孩子损失时间;
四、重在学会学习,养成习惯。不管报什么班什么课,知识是学不完的。不管在学校学也好,课外报班也好,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会什么知识,一期提高多少成绩要重要多了。娃娃班上就有一个例子,家长看着数学卷子上的两道思维题无奈地痛斥:“这两道题都是这周学某思上精讲过的啊,娃居然一道都没做对!”
五、孩子是有爱玩天性的。难得的周末,我是主张孩子劳逸结合。周一至周五,完成做为学生该做的,听课也好,作业也好,拓展也罢,认真,努力,负责,这样周末才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毕竟大人周末还不想加班呢,何况孩子?
焦虑归焦虑,合不合群也罢了,孩子总归是自己的,授之以渔还是鱼,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