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年快要到了。
过去这一年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冬天太冷了。可能是日照太少的缘故吧,我变得很懒惰,停滞了许多事情。
这种放松的状态的确是种享受。可是享受得久了,就很容易陷入拖延的怪圈。
严重困扰我的是每个被闹钟叫醒的清晨,我发现自己怎么也起不了床。
这难道是拖延症吗?我居然被它打败了?
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人生规划,给自己找了一个新的支点。如此,在新年到来之前,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拖延说再见。
2
就在昨天,终于读完了一本“战拖”经典《拖延心理学》。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通过亲身实践,探讨了拖延背后的种种原因,还提供了多种对抗拖延的行动方案,看起来扎实而有效。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拖延的呢?具体说来有这么几种情况:
恐惧失败。
很多拖延者担心被他人评判或者被自我评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发现,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却还是做得不够好,害怕达不到要求。他们通过拖延来回避这种恐惧。
恐惧成功。
许多拖延者在面对成功的时候,内心往往处于冲突之中。他们害怕成功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或者被人妒忌失去关系。而他们自己对此是毫无觉察的。
争夺控制权。
对掌控感十分敏感的人会抗拒他人对自己的要求。他们以自己的独立为骄傲,不愿意做任何妥协,他们会用拖延的方式来证明一个结果:没有人可以强迫我改变意愿。
对亲近与疏远的恐惧。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舒适区,决定了他们跟周围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拖延者若离开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跟人太亲近或者太疏远,都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拖延是维护他们心理平衡的一种策略。
这种种理由都说明,拖延是由内心的恐惧引起的。
3
当然,拖延的出现是有早期记忆的。它有着很深的心理根源。
在我被起不了床这件事困扰了将近一个月之后,我终于想明白了我宁愿每天迟到也不愿意起床的原因:怕冷。
起床的那一瞬间,的确很冷。
在我的记忆里,也有很多与“冷”有关的信息。
记得我小的时候,因为妈妈脾气急躁,每次叫我起床都叫得很急,一言不合就直接来掀被子。尤其是冬天,温暖的被子里突然闯进来一股冷空气,让我全身都觉得冷。
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因为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在家里埋头学习,准备考研。那个冬天很冷,我坐在书桌旁,两条腿一点温度也没有,心里面也是冰凉凉的。
我曾经生过一次病,也是在一个冬天,那时候快过年了,医院里也是冷冷清清的。这之后一两年的时间,身体一直都很虚,冬天尤其怕冷,有时候睡了一整晚被子还是冷的。
我跟前任曾有过冷战的经历,时间之长令人咋舌。那段时间我们虽同处一室,却是相见不相识。我甚至能感觉到家里处处都透着的冰冷气息。过完那个冬天,我们就分手了。
这些往日的记忆,都和“冷”有关,相伴而来的感受也都是不好的,失败的,伤情的,不安全的。人天生就有逃避痛苦的本能,也难怪我会如此排斥。
4
很多事情经历过之后,我们总以为大脑已经遗忘了,却不知道内心深处的某些感受被如此顽固的保存了下来。
既然曾经的伤痕难以抹去,那今日的种种拖延又该如何应对呢?
方法其实并不难。
首先要找到导致拖延的原因。
恐惧究竟是怎样横亘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你是否因为害怕即将到来的失败或者成功而停下了你的脚步?你是否对那些发号施令的人决不屈服?你是否对跟人太接近或者太疏远感到惴惴不安?
想明白了这些,然后开始行动。
拖延本身就包含着难以达成目标的意思。又或者你终于完成了你的目标,但是其间经历了很多痛苦的挣扎。
所以拖延者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重新设定你的目标。
一个目标能够被顺利完成的关键,是要具备可操作性。它必须非常具体,容易被记录,也容易被拆分。尤其是第一步要很容易实现,这样才能保证你有持续跟进的动力。
更重要的是,在取得了一点进步之后,一定要记得奖赏自己。这是正面激励。当目标遭遇了阻碍时要及时修正它。无需完美。
5
除此之外,对抗拖延最有效的途径,是利用我们的身体。
照顾好我们的身体,培养良好的身体状态,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有平衡感,更稳定和轻松。这些可以让我们更勇于面对那些被延后的事情。
所以最直接的做法是,通过运动来启动我们的状态。运动会刺激身体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的荷尔蒙,有助于提升愉悦感和幸福感。
不仅如此,运动还有助于大脑的成长,能提高大脑的调节能力。我们运动时在身体中涌动的血液,在我们停下来时会马上返流到大脑中,以此激发大脑的学习能力。
当然,除了运动,我们也可以选择社交。社交对大脑也有好处,它可以对抗被孤独所激发出来的压力荷尔蒙。
或者,也可以选择“正念”。正念修行的要旨在于轻柔、满足和滋养。修正念可以培养慈悲地观察自己的能力,让人体验到更多稳定、平衡和被接受的感觉,而不是忧心如焚的焦虑或负疚。
6
拖延有错综复杂的根须,很难完全根除。可我们依然还是能够通过主观努力来防止它主导我们的生活。
然而,不论我们用什么方式,一定要记得不断的重复它。只有通过一次一次的重复,才能做到一步一步的改变。
所以,相信自己,每一次小小的努力都会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