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临近放假的前一天我的时间可以很惬意。一个人坐在酒店大厅里静静的想想工作、生活、节后的计划。
然后听着酒店里的轻音乐,桌子上还放着一本书,和记录工作的笔记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3958/52dc8ee35ad6d189.jpg)
对于很多时候我依然是哪个习惯了早起和自律的人,早早就帮自己很多事件规划好,然后一件一件的去处理去推进。
很多时候逆向思考觉得这大脑感觉不像是一种会思考的样子。
回来这两个周的生活真的是除了工作就没有别的了,很多时候基本会开会到凌晨时光。
以至于连着有时候的写作爱好也就成了一件并不能保证质量和持久的事。也因为很多时候的匆忙和不够心沉总是没有帮每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很多时候就为了赶个进度和习惯。
正值这个小小的假期我想我在帮工作分配好,生活处理好了后依然会给自己的文章写得够那1000个的文字。
很多文章过了一段时间后,看标题看写了一些的内容,如今也会有另外的体会和另外的感觉。在输出文字方面也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正像是这一天一样,我在等待晚上飞回昆明的飞机。
刚开始业务这段时间,显得仓促而忙乱!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对业务认知程度的欠缺。
突然在这个周末的时间,难得享受着这惬意的时光。
从某种程度上看我还是那个喜欢带本书在身边的少年。也像是在这样的闲暇时间上就静静的看会儿书,没有人打扰,不去关注工作的事。
突然觉得这是这样的时光是有些奢侈,也许在往后的时间里会变得极其少。
于是在这样的时间里,总是很享受当下的感受,一个人惬意的听着歌曲。然后不慌不忙的看看纸质书。
每当这样的时间里总觉得是宝贵的,就像今日这本书一样是有着让很多时候可以清晰的知道社会现状里那些该有的底层逻辑。
有时候时常会想一个人是不是确实可以在狭窄的自我世界里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一生。随着社会多元的进步我想这是可以的,因为社会的多元逐步的接纳了很多时候人思想独立的那一面。
正像乌合之众所说的:之所以很多时候会从众,会有着从众心理正式因为太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独立理解一件事的可能性。
社会角色认知也是一样的,确实很多时候让人有着一些感知我们就应该去对应的认识社会角色。但时间静静流走的同时,是不是自己真的适合去承担那样的社会角色这是最近在清静的时间里一致持续思考的问题。
列举一下最近的一个感知:一致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一定一定要结婚,也不一定非得去谈恋爱。因为寂寞想要有人陪伴,然而静静的思考过,原来这些事并不是非要的,无非是看到社会中在这该有的年纪里,就应该按部就班的形成社会角色的样子。
也许不该从众,也许就应该认真的享受着那些属于自己的时光静静的感知着就好,不要那么着急,乌合之众不应该让内心太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