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与书评读书读书
《精进》收益巨大的一本书

《精进》收益巨大的一本书

作者: 珈言 | 来源:发表于2016-06-27 16:44 被阅读195次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利害的人》,作者采铜。读这本书纯粹偶尔,本来是刚买了kindle,想随便买本电子书体验下,就点了《精进》。

             说到读书,我们常见到的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像我这样的,手不择书,读完便扔。还有一种是读书作备注,划重点,写读后感的,能做到后者的,我已经觉得很不错了。但这两种视乎都是停留在对知识表层理解上,我们只是静态的用知识填满大脑。

          像这两种阅读所学得的知识,运用起来我觉得是比较困难的。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当你写到某个专题文案时,总觉得有些理论可以引用,但就是想不起来出自哪个书,哪个人,甚至连具体内容都模糊不清了。我们惯性追求“博”而忽略“深”。

         采铜就针对大众这种“浅”阅读方式,提出了我个人认为非常有用的建议:以问题为导向。也就是说读一本书之前先认真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想从中得到哪些信息?我想中有哪些问题想得到答案?比如说我是想学习如何高效使用时间的,于是看一本介绍时间的书时候我就会先构建几个问题:书中提到哪几个使用方法?这么方法作者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哪些方法我已经体验过,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在心里,作备注和画重点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自己心里疑惑的问题或许也会在阅读过程中迎刃而解。

         这种问题导向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连续不断地构筑着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是理解成更利于专题知识的系统化。

        关于如果写作,《精进》里面采铜也是具体描绘了,对我的启发也是层层递进。读一本好书,真的胜过你苦练几年功。

       写作,我个人觉得是件很容易可以看出一个人阅读量的事。因为输入和输出这个事从来都不是平等的,超大量的输入,输出的也可能就那么一点点。没有阅读量撑起的多点辅证结构,单纯靠情绪上的渲染和语言上的讨好的文章,读起来空洞,乏味。大量高质量的阅读是我们必不可少的。

        而采铜针对写作这个事提了另外一点必不可少的,就是获得反馈(这个也就是我今天特意写作发简书的原因,我需要你们真诚的反馈)。

          如果没有反馈,我们在练习中发生的错漏,自己无法察觉,导致无法校正,做再多阅读也是没有用的。所以采铜说,对写作操练者来说,最关键的是获得高质量的反馈。如今互联网发达,许多平台可供我们发表作品,豆瓣,简书,微信公众号,微博,我们都可创试。

         写作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一定的笔力是基础。我曾经看见另一个知名作者说过一句非常贴切的:笔力的形成始于模仿。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家,总结他语言的风格,并加于模仿,改编。但止与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应该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我关注的公众号上有好些大伽几乎天天产出原创,我并不觉得奇怪。其实要是灵感有了,一气呵成一篇佳作也不是不可能。但灵感不是平白无故的产生的,采铜在书中提到,“灵感有赖于思考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把这些材料进行各种理合,可以说,我们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那么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

         对如何获得创作灵感,多萝西娅•布兰德曾经给予这样的建议:每天至少有十分钟时间,让自己像个幼童一样观察生活,对一切已知抱以探索,对一切未知抱以好奇,不带观点的去观察身边的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从而获得来自生活的灵感。

        《精进》里面其实还提到许多我个人认为非常好的观点,比如“采铜法则”可以说是精华了,想在读书,写作,创新思维各方面提高自己的,不防看看这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想想清:文字,细腻~我看过这本书以后最大的收获是书中推理和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论,方法论是知识通往实践路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学生时代读书,追求的是知识和精神愉悦。然后发现,在信息爆炸自媒体崛起的时代,知识的优势已经被极大的削弱了。书对人真正的帮助一个是精神愉悦,还有一个构架思维体系,总结方法论,指导实践。
        珈言:@Thinferent 本质上,我的感触和你差不多。方法论独特,对我实践指导很有帮助。

      本文标题:《精进》收益巨大的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wzdttx.html